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西藏写生——帕崩卡远眺(设色纸本) 2016年 李小可
“1988年8月我和摄影家郑云峰的黄河源之行,使我与藏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整整三十年。这块神圣的大地和人,使我触摸到生命最本源的状态和那不灭的灵魂;感悟到真切、敬畏、感恩的美好和自然的圣洁、瑰丽、博大与苍茫的震撼……藏地为我的生命注入了特殊的情感。 ”画家李小可感叹。
近日, “藏迹——李小可写生之路”展览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李小可在近30年内, 34次进入藏族聚居区体验、采风所创作的百余幅作品,类型众多,包括水墨画、写生、版画、摄影作品等,旨在全面呈现李小可与藏地、藏人之间的特殊情感。
藏地——创作源泉与精神家园
受家庭影响,李小可自幼喜爱中国画。上世纪70年代,他在父亲李可染的指导下,开始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最初,古都北京与黄山是他擅长的主要绘画题材,并在该领域颇有建树。作为绘画大师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拥有别样的优势与“光环” ,但也不可避免地背负着与其他画家不同的压力。若想摆脱身上的“画二代”标签,成为一名独立的、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画家,李小可亟须另辟蹊径,找寻到属于自己独特的绘画之路。
80年代,李小可与摄影家郑云峰同游黄河源头。正是此次经历,让李小可在西藏这片神圣而广阔的土地上,找到了全新的绘画语言和感受。于是,藏地成为了他最为主要的绘画题材。这30年以来,李小可曾多次深入西部藏地,踏足柴达木、珠峰、那曲、甘南、夏河等地,体验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写生及摄影创作活动。
藏地的纯净与博大、藏族人的坚韧和淳朴,都给李小可以巨大的震撼。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功利主义至上的社会里,藏地与藏族人那种最纯粹的本真状态,让李小可得到了灵魂的洗涤,体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与此同时,他也将这种生命感悟融入到创作中。在作品《山魂》中,巍峨高耸的雪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景物,而象征着人对崇高的敬畏与向往。另外,不难发现,在李小可众多的绘画作品中,景物往往是画面的主体,而人物所占的比例很小,通常只出现在最下方或角落里,如《路》《西藏写生——圣地》 《寺院的风》等,这实际上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呈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藏地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而神秘的,在它面前,人类的力量总是显得渺小而不可及。 “我企图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永远饱含着变化、失去和永恒……这就像人生,总是在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之中。 ”李小可感慨道,“藏地已成为我不灭的精神家园和创作源泉。 ”毋庸置疑,藏地让李小可得到了生命境界的升华,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绘画灵感与精神养料。
用全部的生命创作
藏族聚居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在写生时,李小可往往面临着缺氧的困难。但他总能克服艰难的创作环境,排除外界干扰,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地。对他而言,一支笔、一坛墨、一个画架,足矣,可谓是在“用全部的生命创作” 。
在创作态度上,李小可也始终怀揣一种谦逊、平实的姿态。他创作的《水墨家园》《雪域藏迹》等系列作品,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显示出他非凡的艺术创造力。然而,李小可一直在绘画之路上低调而踏实地钻研着。“他从不浮躁,从不说大话,甚至已经谦虚到了不客观的地步。 ”李小可的夫人刘莹这样形容。实际上,李小可的创作态度也就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在他看来,人不应把自己放大,而要放低姿态,这样才能更本真地认识、体会这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览上,除写生作品外,李小可的版画及摄影作品也十分引人注目。比如,版画作品《他们》及《祈天》 、摄影作品《欲出》与《纯净的世界》等,真实地记录了雪域高原的自然本体与藏族人单纯质朴的生命状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并且将以系列展的形式,按照写生地域与不同主题不断推出展览项目,此次的“藏迹”是该系列展览的发轫之作。今后,李小可还将继续在藏地寻觅艺术创作与生命的精神之源。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韦丽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