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有人为“利益”铤而走险,盗墓贼便是其中之一,许多国宝文物都是通过他们之手传到了国外。1992年8月,晋侯墓地8号墓遭到盗掘,大量随葬品被盗往外地,其中有14枚编钟流落到香港古玩市场中,但古玩商家们认为它们是“赝品”,因为当时编钟尚有土锈,铭文又是刻上去的。
在我国出土的几万件青铜器中,没有出现过这种刻上去的铭文,青铜器上的花纹文字全部都是事先刻在陶范上,再浇铸的同时,花纹和文字自然而然的就留在了青铜器上,这似乎已经成为辨别青铜器真假的常识。这些编钟用“内行”的眼光看实在是假的不能再假了,所以就一直被放在古玩店中无人问津。
马承源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看到这组编钟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马先生看过后认为这些编钟极有可能是真品,因为他是学习古文字,并且知道金文的风格来自于西周,但是造假的人却没必要用金文去写上完整有意义的句子。
其次造假者若真的想要造假,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更像的作品?因为这种将铭文刻在青铜器上的做法只要稍微懂的都会认为是赝品,造假者并没有用浇筑铭文的方法,这显然说不通。
通过这两点的判断,马先生认为这些编钟应该是真品。
后经请示上海市领导,马承源决定以博物馆的名义买回这批编钟。为了进一步验证,马先生要求卖家将编钟寄到上海,经仔细鉴定,确定这是真品。
由于当时香港还未回归祖国,要办理去香港的手续需要几个月时间,为避免节外生枝,马承源便委托张光裕与卖家进行谈判。由于卖家不了解编钟的真实价值,又急于出手,仅以一百万港币的低价成交。据行家分析,如果对方知道铭文的内容,这个价格连最小的一件编钟也买不到。
铭文拓片
最终的结果证明,马承源的眼光并没有错,当他将这些编钟带回去,除掉上面的锈迹时,不得了!他看到了令人激动的三个字“晋侯苏”,随后他又将整个铭文拓下,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原来这是西周周厉王时期的一套编钟,甚至比曾侯乙编钟还早了几百年,说是国宝一点也不为过。
上海博物馆藏14枚晋侯苏钟
现如今晋侯苏编钟已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们今天能够瞻仰到这精美的文物,马承源先生功不可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