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独立策展人龙邃洋先生,艺术家王义明先生,摄影家温一沙先生,艺术家郭燕女士,摄影师 Roy Hoh,融空间艺术基金会主席黄志荣先生
加拿大温哥华当地时间2019年8月31日下午3点,中国当代艺术家王义明先生温哥华个展《彼岸之幡》在温哥华市中心唐人街的Canton-sardine沙甸咸水阜举行,该展览由中国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教授,独立策展人龙邃洋先生联合策展,为王义明行动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拉开序幕。这次展览亦是王义明在海外的首个展览,意义非凡。
“彼岸之幡”——王义明
王义明,湖南浏阳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视觉艺术实验室主任、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从2011年起,他每年都进藏创作,从最初的写生逐渐演化成巨幅抽象作品,并在这一历练过程中把创作上升为行动艺术,他希望通过他身体力行的艺术方式唤起人们对世界环境保护的关注。王义明借用了藏地“五彩幡”这种形式作为他行动绘画的一种象征,正如中国艺术家黄建成评论道:“西藏对义明应当说有一种生命的归属感。上西藏只是他西藏宿命的开始,或者是一部分。我想西藏之于义明应当不仅是表皮上的符号、感官上的体悟,而是内心的呼唤和宗教般的信念所至,如此才有他生命中这一段极富意义的痕迹”。幡作为一种“西藏式”的象征包涵的是许愿、祈福的意义。王义明在连续进藏的创作中从抽象绘画中剥离出这一象征元素并将其升华成一个与绘画结合,并具备原始仪式感的行为艺术——他计划把81条长15米宽3米绘画而成的“五彩幡”,以“转山”的方式在珠峰脚下拖行。他说:“希望人们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在珠峰营地,每年造访的游客和登山者都会留下大量垃圾,在地球的最高处都已经出现这么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王义明希望通过这一绘画行动,能为世界、为珠穆朗玛峰、为环保做一点事。
左起:艺术家Charlotte Yao 艺术家王义明先生
左起:艺术家王义明先生 策展人杨小彦教授 独立策展人龙邃洋先生
左起:艺术家王义明先生 策展人杨小彦教授
左起:艺术家王义明先生,艺术家Lam Wong, 右,西门飞沙大学人文系主任Paul Crowe
这次,王义明把这种精神带到大洋彼岸的温哥华,以行动艺术的方式继续探索生命之旅的意义,并把他的感受分享给中国以外的观众。这是继北京今日美术馆个展(2017),东莞二十一空间美术馆个展(2017),上海艺术博览会首席特别艺术项目(2018),广州红专厂个展(2018),珠海无界美术馆个展(2018),成都眉山乡野艺术节(2018)之后,开启王义明环保绘画行动在世界范围的推广。
在展览开幕的两周前,王义明老师便到达温哥华为展览进行准备工作。在游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落基山脉之后,於8月25日回到温哥华,与多位本地艺术家Lam Wong、苏向、Charlotte Yao等人一起创作一条20米长的绢本作品《幡—彼岸》。此外,展览展出的三组主要作品《幡—风》是王义明在2018年进藏时与他的团队共同完成的一条宽3米长60米的作品:王义明团队带着这面“五彩幡”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经过沙漠、高原湖泊边走边完成,作为一次“转山”式行为绘画的完整表达,然后这件作品被重新裁切、制作成船帆的形式参加了2018年四川成都地区的眉山乡野艺术节,矗立在西部华侨城中法农业科技园示范区内。这次王义明再次把这作品转变一个形式,以平面组合的形式再次展现在艺术空间里,让观众能近距离观察他作品的细节:藏地的沙砾尘土,风蚀等自然因素流露在作品上所形成的痕迹与油彩结合而产生奇妙的效果。
独立策展人龙邃洋先生与观众亲切交谈
艺术家、策展人与现场观众合影
中:艺术家顾雄教授 右:艺术家王义明先生
艺术家王义明先生与观众交流
艺术家王义明先生与观众交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自2017年起,中国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小彦先生便一直为王义明的行动艺术的推广与展示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策划。他为这次展览撰写的序言中写道:“……在现场铺开巨大的画布,然后邀请众人与他一起在上面放肆地涂抹,让自由的笔触、流动的色块、豪迈而不可思议的形在行动中成为整体。最后,画就成为幡,它先是在沙地上,然后,猛烈的风把它吹了起来,让它飘向远方,飘向人心幽深的黑洞,不再返回。这里彰显了一种可触摸的艺术意志!对于王义明来说,这意志就是,艺术必须成为众人行动的载体……”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这个展览,在开幕前已经广受温哥华本地艺术圈的关注,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系终身教授顾雄先生、日裔资深策展人Makiko Hara女士、艺术家Sam Lam林景山先生、Lam Wong王艺林先生、SFU西门菲沙大学人文系主任Paul Crowe教授、温哥华华人艺术家协会前会长Greta Ho洪子珺女士、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发展委员会理事阴晴女士、温哥华融空间艺术发展基金会黄志荣主席、艺术家郭燕女士、艺术家Bryan Mulvihill先生、艺术家苏向女士、摄影家温一沙先生等人都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式。为支持加拿大尚·艺术基金会和沙甸咸水阜的日常营运,促进世界艺术环保的推广和中加两国艺术交流,王义明慷慨捐赠本次展览的画作15件作为基金会和画廊运营经费之筹募。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本展览将延展至10月15日,为温哥华本地华人提供又一艺术观展的好去处。
图文提供:加拿大尚·艺术基金会
摄影鸣谢:摄影师 Ted Liu,Roy Hoh,Gavin Wu
“青年极简”艺术作品征集
MINIMALISM OF NEW GENERATION
报名日期
2019年8月21日—9月14日
征集对象
40岁以下,性别、职业不限;长期致力于艺术语言的极致化探索,对现代主义特别是极简主义有深入研究,在极简艺术中融入当代社会和人的现实、心理特征,发展出独具一格的艺术方法论和艺术语言。带有前沿的实验性或回向传统的东方精神,具有纯粹的视觉呈现和强烈的个人风格,构建出个人化的艺术与哲学观点。
入选呈现
1、作品将收录发表于《库艺术》第64期专题
“过程与偶发-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
2、《库艺术》新媒体聚合媒体平台个案推广
3、从中甄选参加北京光语美术馆“青年极简”专题展览计划
提交内容
1、5幅代表作品及近作, 图注完整( 名称、尺寸、材质、创作年代)
2、完整的近期简历一份(生平、重要展览、现职业、现居地)
3、个人作品自述(或评论文章或访谈资料)
4、个人照片及微信,电话联系方式
投稿方式:kuart@126.com
微信咨询:kuyishu001
电话咨询:010-84786155
过程与偶发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
PROCESS AND INCIDENT
过程与偶发 | 《库艺术》全新专题策划聚焦“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
方法论构建 | 朱其:今天如果要有新的语言方法的创造,必须迈过跨学科知识集成和技术集成这两个门槛
方法论构建 | 尚杰: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艺术与哲学如此接近
方法论构建 | 方振宁:重要的是视觉语汇的创造
方法论构建 | 王春辰:无论何种文化系统,只要把它转化为中文就都是我们的
方法论构建 | 王南溟:艺术语言可以变成一个实验体,不停地突破原来的定义和框架
《库艺术》特别出版
《谭 平》特刊
TAN PING
一本杂志
就像一个经历繁复运算后得出的
简洁的数字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谭平“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家之一,谭平的艺术不仅有绘画,还涵盖了版画、装置、影像以及空间艺术等多种创作媒介。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它们逐渐构成了一个不能被轻易解读和论述的复杂系统。
《库艺术》“谭平特刊”在详细梳理谭平历年创作的基础上,试图寻找到理解谭平艺术的全新视角和脉络。从谭平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版画训练对他的艺术方法论的影响以及看似理性严谨的工作方法背后的精神要素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其中多篇文章为首次发表。在本书中谭平与编者进行了深度对话,话题涉及许多之前未曾涉及的方面。本书还最新整理发布了谭平1982-2018年作品系列年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长按上方二维码获取此图书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垂询电话:010-8478615
作者:库艺术KU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