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日日是好日”出自于云门禅师,大意是:
如果以豁达的内心面对生活席卷来的一切,
认真对待每一日,为每一日赋予自己的意义,
那么每天都是好日子。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在感知当时的环境时,
在不变的日常里体会欣喜、辛苦、荣誉
冗长、顺遂、瞬间、充实、重复。
美术馆对于我们的同事来说,就像家一样温暖而熟稔。那么,这次就真的把展厅变成一个家的样子吧!于是先有了客厅、卧室,后有了书房,那再来个室内花园?这么一步步地,空白的展厅被作品装点,家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家本就是共享的空间。这次策展采用了非常活泼的形式,馆内人人都可以发表看法,相当于是一次集体创作。在这次策展、布展的过程中,我在同事们身上看到了仿佛装修新房的雀跃,希望这种心情也能传递给观众们。
“日日是好日”就像是这个家门口的题字。家是什么?是日常,是陪伴,是不变,是以不变应万变。美术馆又何尝不是如此。这里大门常开,今日相聚,明日有缘再会。
——戴陌草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
“日日是好日”展览已于2020年1月10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向观众展示美术馆的意义。展览展出了丰子恺、左小祖咒、刘广云、吴高钟、赵赵、马秋莎等艺术家的绘画、摄影、装置、影像、雕塑等50余件作品。
美术馆的日常看似缓慢、一成不变。15年的旧地址,除了是员工通勤路线的另一终点,也是熟客、周边居民常来关顾的老地方。这个空间中曾经发生的事,都已成为值得珍藏的记忆。美术馆各个空间里不同的光线与温度,或是某一处凸起的墙面,某一块剥落的地皮,对于这里工作人员来说,都需如同对待家中的煤气水电一般,关照并维持这个环境能如常地运行。本次的展览我们让自己处于住户的视角,把作品按“家”的形式来布置。
各展厅被分为了“客厅”、“书房”、“厨房”、“卧室”、“花园”主题,希望以人人都熟知的空间来建立共鸣,将幕前幕后艺术工作者的情感更加直白地浸入到美术馆空间内。艺术并非日常之外的景观,或不近人情的理论。它对美术馆里的人来说如同日常,日复一日地构成了“家”的场景。
2020/01/10-2020/05/10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00停止入场)
2020/01/10-2020/05/10
Tuesday to Sunday: 10:00~18:00 (last entry 17:00)
展览现场
「书房」
一个家庭没有书房,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书房一直是我们在家中办公和思考的空间。展厅里的展品都具有现实意义,符合这个相对严肃环境下的产物,同时又用或诙谐或隐喻的方法,让本来正经的空间多了深层次的含义,真实引发思考。
「厨房」
这个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无论它在哪里,是怎样的,只要是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我就不会感到难过。即便是一间邋遢得不行的厨房,我也难抑喜爱之情。即使地面散落着碎菜屑、邋遢到能把拖鞋底磨得黑乎乎的,可只要异常宽敞就可以。
······目光越过溅满油渍的灶台、生锈的菜刀,蓦然抬头,窗外星星在寂寥地闪烁着。
剩下了我和厨房。这总略胜于认为天地间只剩下我孤单一人。
一如继往,桃花心木的家具,在锦缎的踌躇中继续着,它们永远的交谈。
「卧室」
卧室是整个日常空间中最为私密和个人的空间,不同于客厅或书房存在着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卧室往往代表着“私领域”。很多时候这个空间都能映射出空间所有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同时承载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符号性和公共认知。
这个空间总是包裹着人们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晦涩隐秘的情感常常在其中流动。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展览现场
马秋莎《空间的故事:家》
卢佳伟《赤裸的生命》
2009年
雕塑
Lu Jiawei, Naked Life
2009
Sculpture
焦兴涛《绿箭》
2006年
树脂喷漆
Jiao Xingtao, Doublemint
2006
Resin spray
左小祖咒《我也爱当代艺术》
2007年
摄影
Zuoxiao Zuzhou, I Love Modern Art Too
2007
Photography
丰子恺《挑灯风雨夜往事从头说》
漫画
Fong Tse Ka, Lighted Up the Wick and Told the Past
Comic
征稿启事 call for papers
作者: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