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范勃·无形的剧场”今日美术馆开幕:提示知觉与心灵世界新的可能

2020年9月12日,“范勃:无形的剧场”在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担任策展人,作为艺术家近年来艺术家最大型的个展,它在2020年的举办,具有特殊的意义。

Ozl8usBRd6qNxzcbIpH02MfZQTEYjNr9OqPPuyxV.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kdufX5swmwVJeCw3ma9NJKwFpSpmcXURlKoMhN54.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无形的剧场’是一个关于多种感知体验的集合。”策展人胡斌讲到。

多种感官体验以及认知无疑是我们走进此次展览的关键。

i1wb1gIKELet8y9ATacNHkiXYhxBeLFNEYMHwWyB.jpg

策展人胡斌

P8ZH2E0K0wFb6zXQ5Y6HV5Ej5pkFer8DwQdX5ETI.jpg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

此次展览被策展人分为四个部分,用他的话讲就像是电影一样,我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不同的剧情。

nRR4Xs9i8cjHhRGHxz2aOhql4VYj1yPQAOH4213W.jpg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

LTvrbpaF2nPxRTWxgORI6XlSwblspnE8QrIvkaMI.jpg

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

1damZPOQXrTHkyJZKoWjTYwP4mPY2RaoZQSKpxHV.jpg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

a0lu4xObQnhGUX5cOr8UoV2DC3lTe93yrlSrs03S.jpg

艺术家范勃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剧情,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什么关系?另外一方面,社会就像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大舞台,是一个无形的剧场,也在上演这各种剧情,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所以此次展览营造一种关于人的综合的感知和体验模式,区别于一般的视觉艺术形式,建立一个立体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91oz2Q1ENNgtZCMr2KTz4Kbqy1zBH2I5mkmaQmjQ.jpg

策展人导览现场

第一幕:降临

这是面对未知的观众,展开的一场富有诗意,想象的演奏;是令人窒息的情境中从天幕投射而下的一个庄严的仪式,给处于“孤岛”的人们以内心的抚慰。

Md73uCRX2YakRDmnBR4oOaTPHvcdsaIyyukI8S88.JPG

《降临》

进入到今日美术馆一号馆的展厅之中,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展厅空间,也是在这里展示了《如影》和《降临》两件作品。

y7hVYIGOp3FlvhKbKykZuuBhC2M1AOzb9Ko1HmuV.JPG

《降临》

首先,《降临》被放置在展厅的正中央,一个人影被投射到地面装置的水面之中,再加上蓝色的背景以及空灵的音乐,给人营造了一个具有仪式感的场景。尤其是投影中的人,他像是浮在水面的背影,从而给人们一种贴于水面的窒息感。

GVxHBWM0WIqVhvcnifyqisnquQnMHsaNIjBjPjvl.JPG

《降临》

策展人讲到这种设置,与我们“大流行”时代的身体体验相关,就像是病毒包围着我们,人人自危但又看不见摸不着,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件作品奠定了本次展览的基调,在莫名的压抑和流动的剧场之中传达一种心理的疗愈感。

第二幕:如影

区别于人们的日常感知,通过技术媒介“测温”来洞察身体的另一些秘密,并对其行踪和影像形成如影相随的“控制”。

OQ2FTXsuIIAmCvPCT2giWMuoUAr9UYxhpU5Tdf39.JPG

如影,尺寸可变,热感应装置、投影,2020

观看作品《如影》时,就像是身处在电影院一样,展厅中巨大的墙面充当的影幕的角色,一块放映的是室内的场景,一块是室外的场景,通过红外线成像技术捕捉室内外的实时图像,这很容易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测温。

4mLBMh9u2TCevFfSLjx1DolLJbh8HVm5KfPb2Ym3.JPG

如影,尺寸可变,热感应装置、投影,2020

疫情期间,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就像被紧密的跟踪了一样,不管去到哪里都要登记个人的详细信息,另外一方面,对温度也非常的敏感,“体温”和“隔离”成为与身体如影相随的关键词,它造成与以往日常生活经验不同的某种“例外状态”的恐惧和臆想。

所以艺术家的创作,通过室内及城市空间的观测和跟踪,使参观的人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同时也在讨论观看和被观看的关系。

转场

这是关于“可见与不可见”关系的一次转场。由充满弥撒的隐性力量的“体感剧场”进入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系统交叠又穿行的物质实存的场域。

第三幕:终有乌篷船吱吱呀呀

诗歌文本来自于一位视觉障碍少女在乌镇的行走体验。这是在视觉缺席的前提下,通过触觉、声音、空气流动的方式,对于有色、有形世界的想象,而艺术家将其诗句转化成盲文图式并予以重组,使得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系统的阅读得以穿行而又不能相互解释,从而构成新的开放性的意义世界。

乌镇满足了我对江南的所有想象

冯火琼

乌镇满足了我对江南的所有想象

小桥流水

终有乌篷船吱吱呀呀

从此岸摇到彼岸

远处有人哼着小调走来

近了又远了

终于消失在深巷中

布坊中

布匹被吹成鼓鼓的帆

招摇着

像是热情的主人

在向

远道而来的客人打招呼

木的门

木的墙

墙头有花探出

为安静的水乡增添了几分热闹

去了乌镇

圆了一个江南的梦

那是一份永不褪色的关于美的记忆

这是一位没有感受过视觉世界的女孩写的诗,她看了(应该是触摸)很多的文学书,自己也写诗,这是她去过乌镇之后写的自己的感受,展览现场还展示了一件影像作品,是今年拍摄的,影像中,女孩在讲述着自己的爱好、工作以及对文学的看法。

REN1vgH4rHQPkXSiqF3TeMthO7E0wH4Cs2gaOHqd.JPG

VBnokVI0JITOR8IiDnTue05ukpqNXPpUa5BpbVPh.JPG

7ZTxt6rqj76lcuiNhtkggIlRFTaLUrIhEVasnqYt.JPG

T2QYC0Mhqef22NeBbsnN2UyMlWCssr4fAE4DXd43.JPG

athAryRBZrh8B373DRRHNll8yU2pFIkrLyZyNz1z.JPG

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1476x20 cm,影像、布面综合材料,2019

展览现场,策展人将女孩的一句话单独拿了出来“我们要把生活过成十四行”,胡斌表示完整的话应该是“我们要把生活过成十四行诗”,一个要把生活过成诗的女孩,她看不见,所以她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他们的感知经验与常人的交织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呢?

第四幕: Emmanuel

一明一暗,遂成镜像,皆是对于日常世界的陌生化,同时又试图连通和唤起我们不同的感知系统。 “明室”通过尘封的日常物展现视觉的陌生化、遮蔽以及救治;“暗室”则通过复制盲人家庭的家居环境以及去除光照让人对于另一种“非正常”生存状态感同身受。在这个场域中,没有人的形象,但却无不显示着某种“与我们同在”的隐秘的精神力量的恒久在场。

4ZcieK0nsQPxSqGmvWBUgZ9nsSaC9ZujByQuxnzW.JPG

sG7qhXr1zvSckAUKRqTQMoHboySXXOZkrmikVrpn.JPG

x46XvmdK9BnCPRwF7YcaxPipCZUNhIloGNEuF1So.JPG

Emmanuel,尺寸可变,家具、生活用品、药粉,2020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三间纯净洁白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各种家具,同时上面还落了很多白色的“灰”,显得非常的静谧,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暗室,进去之后是完全的黑暗,但是会有灯光间隔短时间照亮一次,同时还有声音,这里面复原了一个盲人的生活环境,摆放着各种家具。

YZx9BoieOdYXHwO1mhGEV9TZQfwGj9MRQDjxoLWr.JPG

Rb4n7c1rfOJRd2muw0jNFvxoJoWjOlked35yvT54.JPG

z8ceTwgJsuAYzpyAnXZbvpgJdRmFTceUcyDJn15Q.JPG

Emmanuel,尺寸可变,家具、生活用品、药粉,2020

“《Emmanuel》此部分作品都与日常家居陈设的设置有关,但一明一暗正好对应了常人与视障者两个不同的感知世界。在‘明室’中,日常物被药粉覆盖形塑成陌生化的形态,封存隐喻一种视觉化世界的遮蔽;药物则意味着唤醒和治愈。在这个场域中,没有人的形象,但是静置的日常物却无不显示着某种“与我们同在”的隐秘的精神力量的恒久在场。而‘暗室’则是对盲人家庭日常陈设的复制,其中包含了有关盲人行为的观察细节,看似普通的家居环境,实际缘于盲人生活经验的设置;而全黑的环境是为了让观者体验盲人的感知世界。人的部分感知只有在遭遇障碍时才变得更加敏感,而这种敏感也会让人对于另一种‘非正常’的生存状态感同身受。这一处于暗室里的日常环境与位于‘明处’的尘封的日常物形成镜像关系,都是对于日常世界的陌生化,同时又试图连通和唤起我们不同的感知系统。”

Dt7TulVHFT4tR4OwFuwS3m3azq9CUd7HM7A58JcE.JPG

接着来到展览的最后,整个空间只有墙面上的几句话“剧情无所不在,剧场却又是无形的。眼盲、感知障碍、身体隔离意味着人体机能以及内外互动遭遇的困境;而药则是对生命的介入和调适。‘无形的剧场’串联起多种感知体验的通道,提示知觉与心灵世界新的可能。”

在胡斌看来,疫情作为全球性事件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与互动方式,艺术家亦处于这一“危机时刻”的语境之中,经历着感知与精神的冲击。对知觉及其背后的认知与心理系统非常敏感,且有着深入探讨的艺术家范勃,其艺术实验在先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这种拓展不是基于事件的条件性反射,而是对经由事件而加剧的身体的痛感、价值观的撕裂、社会的奇观等现象的再认识,以及从艺术想象力出发的对于社会的疗愈。

范勃的创作发展经历了抽象和观念化的漫长历程,始终力图表现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人类内心世界。以各种切身的题材、媒介和文本探求人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社会角色的置换。从探究一种时代精神开始,到重审视知觉能力的创作实验。范勃始终保持着敏锐与果敢,其作品创造了内在感知与外部结构的独特连接,清晰地呈现了知觉作为一种感觉既是现实存在又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8日。

作者:陈耀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