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品瓷韵人生,以匠心逐梦——杨玉峰

 

瓷板画的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明中叶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清中期,随着清代瓷艺的迅猛发展,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瓷板画越来越走向兴盛。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上边镶嵌有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品种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等。绘画、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翎毛、鱼藻、吉祥图案等,几乎无所不包。

瓷板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优点,是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在中国绘画史和国际绘画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文化产业的活力和潜能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文化产业作为正在成长的产业形态,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杨玉峰 以匠心追梦

在京郊平谷的金海小区,有座小红楼,楼里桌子上、架子上、墙壁上满是图案和色彩丰富的瓷板画。或方形、或圆形、或扇形的光洁皓白瓷板上,各色釉粉经高温煅烧后呈现出鲜明、靓丽、浓烈的高雅细腻质感。这些瓷板画材质密度颇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怕潮湿,不怕霉变,存放百年也不会褪色,不会走样,常年如新。不仅实现了和书画、剪纸、照片等元素的完美融合,还能按需定制个人满意的尺寸和图案,便于家居装饰,既可独立挂于客厅、书房,又可作家具的镶嵌之饰,或制成插屏或围屏等。

谈起这些瓷板画,要从创始人杨玉峰早期接触的798、宋庄等地书画界朋友说起。为持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他进山开公司,作为艺术界朋友们交流、合作、以艺会友的平台。数年下来,他收藏了一些字画,非常喜爱,珍藏的同时,他感觉字画保存不易,总想着如果将这些字画“搬到”某个载体上,能永久保存就好了。机会总是照顾有梦想的人,不久,他就发现了一个好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瓷板画,于是热血沸腾,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书画最佳载体吗?所谓艺高人胆大,在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后,动手能力极强的他,决定要亲自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对认准的事情,杨玉峰舍得投入,不怕失败。他首先学习陶瓷技术,先后多次到江西景德镇、唐山等地走访考察,拜师学艺。然后购置设备,利用景德镇和唐山瓷片进行烧制实验。

烧瓷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及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C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在掌握了制陶技艺和瓷器煅烧方法后,杨玉峰考虑如果用平谷本地岩土做陶土效果如何呢?于是他开始在平谷山区寻访陶土,经上百次的反复实验,终于在2017年初,以平谷岩土为原料的陶瓷烧制成功。实验表明:平谷有些地方的石、土里就含有烧成瓷器的主要元素,用平谷本地陶土制瓷,不但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耐氧化的普遍属性,而且质地细腻、声若金石,釉色光润、古朴贵气,称得上陶瓷中的上品。

烧瓷成功后,就到了制作瓷板画的关键阶段,需要攻克的是瓷器上的热转印技术。为此,他自学激光打印机技术,自己动手改装打印机,经不断试验,成功实现了以釉粉代替墨粉,通过了打印机的检验,第一张瓷板画终于问世。技术上实现了画上去什么样,高温烧制出来就是什么样,而且是釉中彩,整件产品对人体无害,不怕磨,不怕晒,可以长期保存。

技术上的难关一一破解后,杨玉峰成立了“御风匠艺坊”,有着深厚家乡情结的他,决心要结合平谷文化元素,创制出不一样的瓷板画作品,做平谷记忆中的东西。他首先聘请画师按县志图绘制“平谷八景”,成功制作出秀气的仿陶瓷工艺小屏风礼品,这一作品在第二届、第三届平谷文化庙会上很受欢迎。此后,“御风匠艺坊”与区内外书画、剪纸和收藏名家合作,一批批带着“平谷味”的瓷版画、插屏、壁挂、摆件等系列工艺品和装饰品相继问世。当这些高雅的艺术和年代久远的老照片纷纷呈现在瓷板上,再配以不用形状或花样的木质装饰时,尤显雍容华美、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

每件瓷板画,杨玉峰都像绣花一样精益求精,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块块明丽精致的成品,而背后的辛苦他却鲜少与外人道。因制陶成本较高,初期成品率达到40%就算是理想境界了,出一件满意的成品往往耗资数千元。为了环保,需用电来烤制,一些程序也要委托他人加工,又大大增加了成本。但只要能呈现最佳品质效果,确保合法有序生产,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人说,值得做的事都是难做的事。杨玉峰总是以匠心追梦,有过多少次失败和沮丧,就一定有多少次的振作与期望。无论是在无线电技术上的执着和精益求精,还是在瓷板画烧制上的如痴如狂,他都是怀着热爱与笃敬,不攀不靠,灌注全部精力,苦心钻研,亲自实践,必须掌握纯熟的技术和技能,做到随心所用,体现了一个匠人的风骨和精神。更了不起的是,他不断加深修为,关注传统、关注乡土,用巧妙的心思,将技艺和本土文化发扬光大,达到了“匠心独运”的高度。优秀的作品能吸引人,邂逅杨玉峰的瓷板画,一定能遇见他隐藏的匠心。

2017年,杨玉峰的公司加入了平谷区文化产业商会,成为商会常务理事单位。短短几年,从对瓷板画一窍不通到如今的行家里手,这份成就让人钦佩。性格厚朴的他总谦虚地说“我只会创作,不会宣传。”正是好酒不怕巷子深,来过的朋友们一传十、十传百,包括中央美院几位教授在内的很多知名艺术家、各相关单位领导频频光顾,帮着宣传,一时间,他和瓷板画的知名度不断提升。2019年,杨玉峰的目标是根植平谷文化的丰沃土壤,在瓷板上做足平谷乡土文化这篇大文章,留住平谷人的乡愁和记忆。

心中有梦的人是可敬又可爱的。坚定、执着和自信使杨玉峰成了“多面手”,对想做的事,他一往无前,不弄出个所以然来绝不罢手。坚守文化立场和工匠精神,让他退休后在家乡又开创了一份独树一帜的事业。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60岁,古称“花甲之年”。但岁月给予杨玉峰更多的是内心的丰厚,整日心无旁骛、与爱好与追求为伍的他,仍由内而外散发着盛年的蓬勃朝气。如今,他用经年的人生智慧和文化底蕴,凭借着执着和双手,把对技艺的酷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平谷家乡的挚爱,一一通过瓷板画呈现出来。


北京市平谷区传统文化交流协会

2020年10月25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