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陈源初的艺术创作特征,首先在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中,因为其所身处的地域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总体价值观的多元性。陈源初的独特经历决定了他的艺术创作是一个个案式的特例,同时,这个特例也无法具有可复制性,所以,我们也无从应用一种风格、流派的方式来定位他的创作整体面貌。但是,也正因为这种非标签化的个性化特征,使我们在日趋均质化的当代艺术大潮中能多一种“异样”的体验。——吴鸿
4月28日,由吴鸿策划的旅美艺术家陈源初个展“不确定性‘视界’陈源初个展”在北京798圣之空间开幕,批评家邓平祥、王端廷、高岭、何桂彦、鲍栋、刘礼宾、王春辰等都到场祝贺,并在展览现场举办小型研讨会探讨陈源初的作品。
展览展出了陈源初《北京新画》系列以及他对于环境生态、梦境、传统人文、多媒体作品等多个系列的作品。陈源初跟其他的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不同,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离开中国大陆,来往于中国大陆、香港、美国等地,不同的经历和一直不同变化着的环境带给他对于艺术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陈源初的绘画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和油画相结合,画面中各种具象与抽象元素共存,海阔天空的场景与微小的动物、人的面孔相互穿插,模糊而隐约又清晰起来,他的一幅绘画似乎包涵了整个宇宙。陈源初关注生态环境,所以他的很多作品描绘的是海洋环境,无数海洋中的生物和弥漫的海洋组成了整个画面,而远观作品,又会有一张面孔出现,艺术家认为深海环境是人类对环境影响的代表,石油污染、核泄漏,一次次事故应该引出对环境的思考。陈源初也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画和山水画,他将油画和中国传统山水文人画结合起来,另外将人体也加入进去,不同的艺术、不同的美对于观者视觉所产生的反差是艺术家所探讨的。《北京新画》系列作品似乎是陈源初所思考的一个总结,环境、生物、梦境、中国传统等元素全部融入到作品中。另外,展览现场的绘画、影像、声音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带来了绘画在视觉、听觉上的新概念。
作者:蔡春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