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的真谛是对人生、对美的追求。寥廓的人生似广袤大漠需要艺术家漫长、艰辛的跋涉去寻觅美的甘泉,来滋润人们的心田。故人们称艺术家是用生命祭奠美的苦行僧。刘菊清老师六十多年在绘画艺术领域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凝成一幅幅富有诗意美与迷人境界的画卷,她恰似其笔下《搏浪》画作中那勇敢搏击艺术海洋巨浪的海燕,她的艺术精神令人感动与敬佩。
艺术作品必须表现大自然撼人心弦的颤动,必须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必须是作者心灵的倾诉和表白。刘菊清创作的一些以象征寄寓表现手法的工笔花鸟画佳作,如《中华之春》、《搏浪》等便是从大自然撼人心弦的激动而取得创作灵感的。《中华之春》描绘一园迎着春风绽放的雪白高洁的牡丹花,“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分出白龙香”,朵朵花姿婀娜,阵阵清香四溢,引来群蝶翩跹飞舞,真是一派“阳春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景象,象征着中华大地生机盎然、繁荣昌盛、和谐安详。画面以纯洁雪白的牡丹花为美的主调,跳出画牡丹以艳丽富贵为美的俗套,还运用不同艺术表现技法描写不同空间层次的牡丹花,取得和谐的艺术效果,开拓了工笔花鸟画新的审美领域。这一成功的画作她酝酿了二十多年才问世。作者记叙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她在菏泽牡丹园写生,朝阳初升、霞光四射,她惊讶地发现牡丹的花和叶在动,花瓣在一点点地舒展,像小女孩在伸懒腰⋯⋯这大自然的生机让她惊奇、激动。尔后她又多次赴牡丹之乡观察、感受、写生,许多村民远道赶来观赏她写生的牡丹图,有的用手摸摸图中的牡丹,一种精神的满足油然而生。她被牡丹花的活力和美震撼,被人们对牡丹花的热爱感动,触发创作的冲动与灵感,催生了《中华之春》。刘菊清创作《搏浪》的构思初发是“从电影中海浪的镜头得到启示”与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诗句的激励。为创作此画收集素材,她站在海边礁石上,“为呼啸而来的壮美的排天大浪震撼⋯⋯”于是立意表现大海壮美与海燕的生命活力为主题,用画笔表现大海波涛汹涌所卷起的几丈高的巨浪,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势呼啸着、咆哮着的瞬间,这惊心动魄的气势却吓不倒勇敢搏击风浪的海燕,这是无穷生命力的赞歌,是作者艺术理想的倾诉!动荡无形的海浪与飞动万变的鸥鸟是工笔花鸟画技法表现难度很大的描绘对象,画家知难而上,多次易稿,终于取得远观有势、近看有神的良好艺术效果。刘菊清长期艰辛的创作,佳构叠出,不一一列举。当下有些花鸟画家无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原则,心态急功近利,不愿花力气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真花真鸟给人的心灵、情感的颤动,闭门造车,靠录像、照片或移运前辈花鸟大家的笔墨来拼凑“作品”,如此的画作无情无意、千篇一律。刘菊清工笔花鸟画严肃的创作态度应使这些急功近利的画人猛醒、反省。
工笔花鸟画的本质是“写意”。刘菊清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写意不仅是表现在笔墨技法方面的含义,更重要是“意境”的营构与开掘。“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中最精粹部分,加上画家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与渗透,并以恰到好处的艺术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故“意境”是画家艺术创作的终点,同时是欣赏者审美联想的起点。刘菊清的《夜深沉》是一幅让观画者思绪万千的画作,图中柳丝如帘,静悄悄的隐伏着一群熟睡的白鸭,柳叶间闪烁着点点萤火虫的幽光,湖面上轻风微波,恰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静谧幽美的湖滨之夜的意境多么令人心醉神往。其笔下的《春韵》则是描绘“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里,“桃花雨过醉红飞,何处飞来双云雀”的大地一片生机的景象,山间悬泉瀑布飞洒其间,真是让人置身“春在桃花深处鸟声中”的意境里,使人心旷神怡。这是刘菊清工笔花鸟画作既具有画面勾勒赋彩笔墨形式美的审美空间,又具有画面引起观赏者意境想象的联想空间。这是当前画展中许多只有笔墨操作而没有耐人寻味意境的作品之作者应该深思和学习的。
清代恽南田专擅没骨花鸟画,画花鸟少勾勒,以水墨渲染技法描绘花草物象,天机物趣毕集毫端。没骨法继承者不多,刘菊清半个多世纪的绘画生涯,曾对工笔画技法:套染、平涂、混染、接染、积水、点染、烘晕、衬托、白描、淡彩、墨彩、粉彩、重彩等进行系统研究与运用。此外她对没骨法也有深入的探索与表现,画出了《花开时节》、《春雨濛濛》、《洛阳春色》、《白头富贵》、《唯有牡丹真国色》等佳作,而大幅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其没骨法的运笔用色与用水的难度极大,她却能驾轻就熟,充分显现出没骨法点染、渲染技法描写牡丹花时赋色明丽、用笔立形简洁精确的特点,把牡丹花“国色天香”的神趣呈现,继承与发扬了“恽派”没骨法优秀传统。刘菊清的艺术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陈之佛工笔花鸟画派主要传承者之一。她不仅认真实践陈之佛老师“观、写、摹、读”治艺要诀,还从谢稚柳、陈佩秋老师学到了敦煌壁画艺术对工笔花鸟画的装饰意味的影响。她重视研究、学习传统,足迹遍布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精心研究古代书画珍品,主张“传统的东西、古人的东西要多看、仔细看⋯⋯传统不能丢”。她更重视到大自然中“师造化”,每年都上南京梅花山画梅,并多次赴山东菏泽画牡丹,还到丹阳练湖农场画鸭子⋯⋯写生稿难以数计。“天道酬勤”,刘菊清六十多年的艺术修炼,在艺海中搏浪,终于成为一位在画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工笔花鸟画大家。
半个世纪以来,刘菊清还献身美术教育事业,辛勤地培育一批又一批美术人才,桃李满天下。她编写的工笔花鸟画教材一版再版,不仅是美术院校学生的教科书,也是社会广大美术爱好者不见面的“老师”。长期以来,她对各地慕名而来的求教者都热心指教与帮助。古人曰:“经书易得,人师难求”,似刘菊清这样既是著名画家,又是桃李芬芳的美术教育家,既有高尚的人品,又有精湛画品的“人师”确实不易求到。愿刘菊清先生健康长寿、艺术常青!
2010年1月23日
作者:黄鸿仪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