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工笔人物画的赋彩

  一、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意指“随类”而赋以物体的固有的色彩,要在“类”字上着力。西洋画从“再现”自然出发,忠实于物脏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条件色的复杂变化;而中国画则比较倾向于“写意”,强调相对稳定的固有色,以多种固有色的相互衬托,以固有色本身的浓淡变化去反映自然,并抒发自我(这两种观察方法和处理方法,都有它各自的功能与发展前途)。事实上,画面的色彩是画家凭借自然之色来抒发他内心感情的结果。而宇宙之大,色泽之繁,也决非画家可怜的几种颜色所能表现。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如实表现。事实上即便是彩色照片,也难以分毫不差地摄出自然物的微细变化。艺术总是主客观的统一,只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才能产生艺术。而“随类赋彩”之所谓碘,也是包含画家主观因素的综合和概括。古人所谓“尚纯而戒驳”,即要求画家舍掉易变的条件色,借助多种固有色的组合和笔墨的配合,以造成必要的色感跳动和主色调子,这正是国画色彩所以能别具—格的关键所在。

  二、妙造自然——理想化的夸张

  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解决艺术和自然的对立关系中,“妙造自然”是重要的理论支柱。中国画家对艺术的态度是不隶属于自然,不和照相机比高下,而是用一切艺术手段能动地表现自然,使之比自然现象更典型,更理想,也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从而也更美。所以中国画家执着地从生活出发,为了强调对象的精神特征,为了整体的艺术效果,在用色上往往采用大胆的“理想化的夸张”手法,即所谓“设色须悟得活用”。理想化的夸张,在中国画中俯拾皆是,如朱竹墨荷、浅绛山水。又如永乐宫的群仙肤色,有黑如墨炭者,白如冰雪者,红若朝辉者,蓝若靛青者,这在自然生活中,未必真能看到,但经过画家们的艺术处理,使人们感到不仅可信,而且非如此不可。任颐的《群仙祝寿图》,画面使用了大量对比性的石色,衬上金色的背景,确非自然本色,然而却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近年来在工笔人物画中,理想化的夸张手法也不乏使用,如李少言的仇盼。作者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神化中的人物,不只在造型,而且在设色上,从民间绘画,装饰风中得到启迪,在用色的“渺造自然”上,做了颇有意义的大胆尝试和探求。

  三、黑白黄红蓝,以黑色为主

  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科学上已把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认为大干世界,万紫千红的色彩,不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吸收和反射的结果。西洋色彩学的建立,无疑对我们中国画用色是有所裨益的。在色彩原理上,如关于原色间色。色相,色阶,冷色。暖色等知识,一名美术工作者,是应该了解的。但中国画的设色确有其自身规律。我国的丹青先辈,一直以黑,白,红、黄,蓝为五原色。因为就颜色而言,除了色相以外,还存在着明暗,即黑和白,每一种颜色,都毫不例外的和黑白二色相联系(即素描上的明暗)。事实上,看一张画的整体效果如何,画面大的墨色排列,大的黑白关系是起重要作用的。画面整体效果是强烈的,柔和的。或是灰暗的,除颜色因素外和画面上黑白关系比较强烈,柔和或是灰暗有关。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中提出“吾国祖先以红黄蓝黑白为原色,而五色中,又以黑白二色为红黄蓝三色之主色,故宇宙间万物,可借白色而更分明,宇宙万物之色,可由黑色而消逝”。所以国画中,画家总是把墨色做为重要主色去使用,以黑色为基本色,与白色(白纸)互相烘托,使画面色泽协调而鲜明,此即谚语所说的“黑白分明\我国画论强调“知白守黑”,实质上,空出的白纸,决非真正无物,那是画家为了突出主题,有所取舍的结果。潘天寿曾经指出:“吾人注意集于某物,无力兼注意并存之彼物……此即限于今人目力之能量也。”国画可以不用任何颜色,但黑和白二色(主色)则必须有。所以上色时,必须保存墨色和白底,遵循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工笔人物面的“充填”法,就是为了解决色不碍墨而创立的。唯其如此,才能百彩互映,协调统一,达到色墨交溶,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艺术效果。

  四、彩色感应

  色性的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映。五代荆浩提到“红间黄,秋叶坠,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红笼黄,胜增光”,就阐明了不同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不同反映。当然,色彩给人以心理上不同反映,是受人们本身的阶级意识,社会风气,民族习惯,个人经历所制约的。古人所谓“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就是具体人的阶级意识,社会审美情趣,影响到对色彩的好恶。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比较喜好淡雅的色调,认为能给人以一种飘逸超脱的意境;而农民却比较爱好色调强烈,冷暖辉映的颜色,认为不如此,就是一种“自来旧”。对不同阶层不同的人们对色彩的不同反映,美术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做些调查研究,以使自己用色能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其次,色彩本身的暖色。寒色,间色,补色,也确实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不同反映,画家可以根据主题需要,施以不同性格的颜色;让读者感应到冷色的恬静,暖色的开朗,补色的跳动,间色的柔和,从而使主题深化。

  五、炎绯寒碧,五彩彰施

  利用色彩性格差异,经过画家苦心经营,有时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觉。画家正是利用这种错觉创造出艺术效果。如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性的不同,使黑和白,纯和杂,冷和暖,浓和淡,在互衬互映,互为因果的作用下,产生一种视觉上强烈的跳动感。有的色彩往“前跳”了,而有的色彩却往“后缩”了。有的色泽在互衬之下,更显其艳,而有的却更见其灰。画家就是利用色彩上的“前跳”。“后缩”、“更鲜”、“更灰”这些规律,把要突出人物施以“前跳”的色彩“更鲜”的色彩,把远景的人物施以“后缩”的色彩、“更灰”的色彩,以造成色觉上的前后空间感,或叫色彩透视感。色彩的透视感确存在于自然之中,人类肉眼观察到的自然本身,就是如此。色彩暖,纯,明者往前跳,反之则往后缩。而这一规律,早为我们古代画家所利用,永乐宫就不乏此类画例。在青灰的统一调子中,突出的人物,往往着上纯色,暖色,对比强烈能往“前跳”的石色。反之,画面上,凡色相不纯,色性不明,接近青紫的颜色,都必然后缩。工笔年画《延安之春》(刘文西作),把背景人物统一于紫灰的单一色调之中,从而使其和前面人物身上的红,绿,黄,紫强烈对比的暖色产生明显的前后空间感,就是利用了“前跳后缩”色彩规律的结果。设想在紫红的底色上,配以正红的重彩人物,由于正红在色性上比紫红为暖,在明度上比紫红为亮,在纯度上比间色的紫红为纯。所以,这一“正红” 重彩人物,必然跳到画面前方来,而紫色背景也必然相应地缩往远处,当然,根据色彩不同的性格,有目的地巧妙经营,或将对比色参差分布,综合组织,使整个画面的色彩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相互呼应,互相制约,以达到视觉上均匀平衡。唐代周防的《执扇仕女图》系描写宫廷贵族妇女夏日独憩,对语、围绣、挥扇、梳妆等生活情景。周防利用贵族妇女的服饰,把朱砂、石绿、紫红,藤黄各类对比强烈的石色水色,参差于画面各个部位,不使红色或紫色偏重一方,使画面从局部看对比强烈,而从整体看,又比较均匀统一。古人还懂得用墨线、金线的勾勒,来获得色泽繁多,对比强烈的画面调和。也有通过空出大块白地,或分布大块墨色来达到统一的。永乐宫壁画,正是利用流畅的墨线,使繁杂的色彩得以谐调和完整。《韩熙载夜宴图》对比强烈的服饰,就是通过用大块墨色画的家具和空出的大片白底取得了统一和谐。

  所谓设色,概括地说,是指各种固有色的组合。单独的一种颜色,很难说清它的性格,只有在各种固有色组合以后,在相互衬托下组织成一种调子,这个颜色才能起它应有的作用,犹如一个音符,在一段乐曲中所起的作用一样。

  六、以水运色,以色运水

  重彩画,一般均在熟纸上作画,而熟纸托水不会渗化。如果不善用水,往往容易显得枯涩郁滞。清代松年《颐园论画》提到:“作画不善用水,件件丑恶,论妇女,姿容秀丽,名曰水色,画家悟此二字,方有进境”。设色妙者,无固定法,在于根据描写对象,随机应变,不断创立新法。而这中间,水份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国画设色,掌握水份有枯、润、湿三类,面老人脸庞,设色宜“枯”,水份要少,笔头干涩,造成线条与色块起毛,飞白,方能显出老人苍枯粗糙的肤色效果。画妇女设色宜“润”,即笔头水份饱满,才能画出浑润华滋,娇嫩光洁的肤色。如画晨雾中的人物,则得“湿”,可先将宣纸打湿,趁未干之际,画上色块,稍施线条,使人和物背景色彩,互渗互溶,蒙蒙然化为一体,形成浓郁的晨雾气氛。这一方法,在某些次要人物上,背景道具上也可采用。我国宋代绢本山水,在水份的运用上,已具多样手法,颇有变化,值得我们研究继承。近代岭南画派,在熟纸水份的运用上,也时有创新。如工笔花鸟的掺粉法,水渍法,都是画家为了表现不同对象与意境,利用不等量水份,不同的设色方法创立的。人物画也可以借用。事实上,设色丰富与否,这不只是一个用色多寡的问题,而和水份的掌握和运用很有关系。或干画,或湿画,或干湿相兼,或干后罩色,或趁湿泼彩,多种方法可以相辅使用,使一种颜色,通过水份运用的不同而产生多样的色彩效果。近年来,在水的使用上,国内夕卜些画家很有创造。有水中加酒精的,有加上胶水,甚至有加松节油的。作为特技,作为一种尝试,也不无借鉴之处。当然,从国画而言,还得沿着我们民族自己道路,按照本民族审美观,去借鉴发展重彩人物画的设色法。

  七、人物画设色法

  重彩人物画设色方法不外以下几种:

  (1)皴擦渲染:重彩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人物形象结构,先用墨色或固有色加以皴擦,而后渲染,使人物生理结构,精神特征,基本体现出来,这就是国画上称为“打底”。打底用色要求自然,少留痕迹,但要老人或画线条硬挺者,可保留用笔。渲染一般使两支笔,一支上色、一支渲染,交替进行。渲染以色到边缘,能自然消失,即古人所谓“色以清用而无痕”为好。

  (2)烘托:用邻近色或对比色,从旁或从画幅背面烘托,使色泽更力厚重突出。

  (3)罩色:在打好底色以后,就可用水色或半透明石色复盖,但不宜太厚,以能透见底色为宜,罩色均系平涂,最好一次上足,色彩才容易透亮清晰。

  (4)充填:用重色时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效果。所以上不透明的石色时,宜采用“充填”法以便空出墨线来。同时还可利用重色有意识地挤压墨线以校正墨线的弊病。

  (5)掺粉掺墨:在色彩未干之际,用浓墨掺色或在墨色未干时用浓石色掺墨,听其自然流动化合。具体做法,即将浓墨泼于湿彩之上,或用浓色泼于湿墨之上,然后平放凉干。由于粉色与水色密度不一,就能自然化合出非人工所能雕琢的特殊奇趣。

  八、具体步骤

  过稿以后,第一步就得为人物打底。如果画面人物脸部面积较大,脸部结构明显,在打底时,可先用墨色稍作皴擦。须发墨色要一层层渲染,渐次加深,特别要注意发际的自然过渡,不要截然区分,造成一种假发套的效果。然后根据上述皮肤的固有色,把脸部结构一一渲染,使人物形象基本呈现。一般色宜多次上足,渲染先从整体入手,然后进入细部。脸部用色不宜过繁,少用补色,以免色脏。底色浓度当估计下一步罩色是用水色呢还是粉色,如下部是罩水色,则打底用色宜恰如其分,不要过火。如果罩色是半透明的粉色,则底色宜稍过一点,反差大一点,罩色之后,才能恰到好处。打底色重点得放在眼、鼻、口、眉等传神关键部位。

  面部刻划的要点如下:

  (1)眼部:眼是心灵的窗口,是传神关键中的关键。眼部形,色稍差就会歪曲神态,形成截然不同的形象效果。 眼部色泽是透明清晰还是朦胧混沌,是黑白分明还是血丝满眶,是眼露寒光还是明眸喜睐,不同的眼神色泽,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人物个性。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眼睛在人物画中所占位子,由此可见一般了。画眼要注意两点,一要活,二要灵,“活”者是因眼珠本身是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切忌画得呆直(除非是表情使然)。要注意眼珠与上下眼睑的关系,切忌框死,一般上眼睑宜深,得画出一定厚度和弧度,上眼睑连着眼球处是眼部较深处,要用焦墨,这样才有精神。内眼角有一定厚度,而外眼角因厚度减弱而消失,因而画上眼睑时不能简单地面一条黑线,而要根据眼部结构,有轻有重,有粗有细地加以刻划。下眼睑可稍浅稍虚,并特别当心不要把眼球和下眼睑框得过死,造成眼神呆板。所以眼球和下眼睑交接处,要稍稍分离,才使眼部有一种活动感。“灵”者要画出眼球的精神来,所以要下功夫画出虹膜的透明感,可用赭加墨画虹膜上部,下部稍浅,以造成反光效果,并根据光源点出高光,使眼球的玻璃晶体,表现得比较充分;最后用焦墨趁水份未干时点上瞳孔。这样眼睛就有了灵气,人物才能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一般说,孩童的眼仁清白,瞳孔乌黑,又加上眼球在脸部比例较大,所以画孩子眼睛,宜黑白分明,又圆又大。老人的眼睛色泽混浊偏黄,有的还布满血丝,多数老人因眼皮松弛耷垂成三角形,使眼部受光面减少,所以更感觉老人眼部黑白混浊,高光不显,与孩童眼睛形成显明的差别。眼部是表情的主要部位,人物情绪的变化,对眼部色彩起着不小的影响。高兴时,眼睑收缩,眼睛迷成一条细线,因而眼仁眼球不清。激动时,眼眶睁大,分泌泪腺,因而眼珠高光明显,眼珠空灵在上下眼险之间,不时抖动,色感上,更显得黑白分明。愤怒时,眼仁充血,眼球高光明显,上下眼睑尽力睁大,因而显得瞳孔缩小。悲伤时,二目无光、眼险肥厚而色红,下眼睑充满泪水而显得透亮……眼部是脸部表情最复杂的部位。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领会,反复实践,才能得心应手画好这传神的重要部位。

  (2)眉部:眉色泽宜浅于头发,眉根眉梢要注意自然消失,一般男性比女性为粗,成人比孩子为粗,老人特别是六十以上老人更粗,俗称寿眉。画眉要根据解剖画出眉弓眼眶的结构来,眉弓处要浅,眼眶下端宜深,如果紧缩双眉则色泽更深。

  (3)嘴部:上唇色宜重,下唇可稍浅,嘴角可更重。唇部颜色宜在脸部肤色的基础上,稍加洋红,但不能太红,否则就有像涂口红似的不自然感觉。老人唇部枯干、色泽苍老,和脸部色彩相差无几。脸色白而健康的孩童、唇色鲜红而透亮,并有很强光泽。体弱有病者,唇色往往惨白,有时还可能带有乌紫色。唇色还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人激动时,则双唇惨白,有人则发紫,所以不要忽视口唇颜色的细微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物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关系。

  (4)鼻部:鼻部颜色偏焦,因它和额部一样,接触风雨日光最多,但又比额部稍红,鼻部皮肤较脸部其他部分显得细腻平展,油脂较多,光泽强,因而上色时要注意鼻的“质感”,用色用笔不宜枯涩,但要注意鼻骨的轮廓,即稍显笔迹,使有硬度,并要适当空出高光。鼻孔不宜画得灰黑,否则容易产生一种航博感,一般可在墨色中稍加红色,使其有一种肉色的透亮感。

  在打好底色以后,第二步就是罩色,以使睑部色泽柔和协调,如画妇女孩童,罩色时可稍加粉色,使人物的肤色隐约有一种娇嫩感。老人或室外工作者,宜以水色为好,因无粉质,才显得色泽厚实,不飘浮。脸部罩色一般以一次上足为好,但如一次不成,色泽较浅,也可重罩第二遍。有时可用不同色彩交替罩色,以求得理想的色调。男性一般以赭色稍加花青为主,女性以洋红,朱磦稍加石绿为好,在发际须边,要自然溶合,逐渐过渡,罩色后,候色稍干,就要对细部,特别是五官部位,进行收拾和“醒笔”(因为经过粉色罩色以后,有些黑线,底色可能模糊不清,对此,都要从大体着眼,细心地重新勾勒或加重,国画谓之“醒笔”)。醒笔有利于五官的突出,有利于校正线描,使其更加犀利,使整张画更加醒目清晰。

  经过细部收拾和醒笔以后,脸部就算基本画完,这一步骤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部位的制作。

  总之我们重视用色,那是因为色彩有利于“形”的充实,有利于“常”的揭示,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用色不当,就可能损害到形和神的完美,从而也损伤了作品的主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用色,把握住神形,色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使作品更好地达到写形传神的效果。

作者:冯一鸣,陈望秋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