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年鉴展2019艺术家 | 耿雪

受疫情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近日才得以在深圳、上海、北京(线上)三地分别开展,展览以文献和原作的形式展出了疫情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状况的总结,涉及艺术家107位/组。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仅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变革力量,也体现了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CMAA通过对他们艺术档案的梳理,提示出疫情之前艺术与科技、艺术本体的当代性、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女性艺术、艺术群落的变革、艺术乡建、当代艺术的国际化、替代空间、当代艺术与“潮文化”的结合等问题的演进。但是,现在2020年鉴整理已经开始,穿插在一起考察,既反映出疫情前后的变化,也交织成形成复杂的问题,而在疫情发生以后再看疫情之前的艺术和当时所看又有所不同。

CMAA公号将陆续推送原作参展艺术家的简历和相关作品。





展览现场

“金色之名”,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展览现场,坪山文化聚落展览馆,2020年


艺术家

耿雪

1983年出生于吉林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参展作品简述

在双屏影像《金色之名》中,影像开头呈现了一个黑白的世界,是残酷也是幽默,是人间也是隔世。故事中,泥土塑造的人物在黑白世界中不断前行,集体创造着一件巨大的不可见全貌的擎天大物。他们取出自身或对方的一部分献祭,大物却不断吞掉为它劳作的人类。一个电子计数时钟在飞速地倒行,在“泥与肉”之间忽隐忽现。配合幕墙影像存在的装置散落在屏幕周围。屏幕和雕塑相互嵌融,被置于地面。金色世界里是翻滚着的人物,仿佛被放置在金色“脐带”里,使得观众低头观看的行为本身一如在井中窥见生命之泉。

艺术家在作品中纳入了对于世界当下节点的直接感受,包括苦难、沉重和生命的焦虑与希望,但仍在叙事中通过诸如“擎天大物与巴别塔”、“倒流时间与梦幻泡影”、“集体行为与宿命寓言”等象征性的留白,为传递人性共通的感受提供了相当的阐释空间。


年鉴展艺术家访谈


2019-2020年展览推荐

20191229-20200301
《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筑中美术馆,中国北京

(图片来自网络)

本次展览由策展人Alia Lin策划、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担任学术主持,集中展出艺术家耿雪近几年的8组作品(金色之名、苏格拉底的广场 、苍蝇、童年寓言、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土堆、天籁、自由之绳)。展出作品包括绘画、陶瓷、雕塑、装置、影像。

展览相关报道

《耿雪:在“轻重之间”探寻生命的残酷与温柔》

https://mp.weixin.qq.com/s/E6c8JJ40wH80efDuO4JEfQ

“金色之名”: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2019年(图片来自网络)


《耿雪:在“轻重之间”,寻觅生命“情诗”》

https://mp.weixin.qq.com/s/C5RSYIKQTLtiLjtEOijo7g

(图片来自网络)


在《轻重之间》的黑白剧场,看耿雪的“再神话”

https://mp.weixin.qq.com/s/nJ_p26QoUwyhjnOTT9M27g

(图片来自网络)


邵亦杨:《耿雪的“浮生三部曲”》

https://mp.weixin.qq.com/s/OXqH_L3oeZdp0JBCVsBJBg

(图片来自网络)


Alia Lin:《残酷与温柔》

https://mp.weixin.qq.com/s/Kt9PNQGqSuXDg4n5PFupsw

(图片来自网络)

展览经历 | 代表作品 | 收录画册 | 相关文章


展览经历

个展
《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筑中美术馆,中国北京 
《天籁》耿雪景德镇声音项目——陶溪川72亼青年艺术家计划首届邀请展,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中国江西
“寻音”——2016届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获奖艺术家耿雪个展
“身体诗学——耿雪的雕塑和影像展”, 风眠艺术空间, 广州
“耿雪——借东风”,Kleinsun Gallery (凯尚画廊),纽约,美国
《海公子》耿雪个展,零艺术中心,北京
耿雪作品展,H.T画廊, 北京。
耿雪作品展《彼岸》,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英国
 
群展
2019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8”,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Re-睿’2019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意大利威尼斯军械库中国馆,意大利威尼斯
“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OCAT深圳馆,深圳市
 
2018
诗歌·影像 2018 :日常之光, 南京TMP紫麓戏剧空间,中国南京
「感同身受」松美术馆,中国北京
平遥国际雕塑节,山西平遥
“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
“国际偶人动画电影”,加拿大西蒙弗雷泽艺术大学Goldcorp艺术中心。温哥华,加拿大
第21届悉尼双年展,“叠加:平衡与参与”,悉尼,澳大利亚
“当下——中国女艺术家的对话” CFCCA中国当代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
 
2017
“In motion”荷兰皇家陶瓷博物馆100周年展,莱瓦顿,荷兰
《雁渡寒潭不留影——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作品展》 苏州 中国
“Ritual Spirit”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白兔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
“修复进行中:妖怪与降妖者”,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中国,艺术运动”(China, Art in Motion) ,安纳西城堡博物馆,安纳西,法国
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记忆与当代》展,威尼斯军械库,威尼斯,意大利
 
2016
印尼陶瓷双年展,雅加达,印尼
“中国动画百年,万籁鸣文献展——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特别展映”,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美术馆,四川成都,中国
“从绘画到动画”,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内燃——中国新一代女性艺术家”,密西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美国
ANČA国际动画电影节,日利纳,斯洛伐克
“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心有灵犀”-徐冰的硕博士研究生作品展,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奇想阁——动漫美学双年展2015-2016”,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国际青年动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中国
 
2015
中国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中国
“意想的青花瓷——新世纪的震撼”,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北,台湾
罗中立奖学金十周年回顾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中国
“延伸的感官”,B3 移动影像双年展,应用艺术美术馆,法兰克福,德国


“China 8”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鲁尔区,蓝布鲁克美术馆,德国。

中央美术学院CAFAM未来展,K11艺术基金会艺术空间,香港

“传统与创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人像”,威斯康星大学查森美术馆,美国。

《海公子》入选荷兰HAFF国际动画电影节,乌特勒支,荷兰。


代表作品

《金色之名》,影像、装置, 1000x400厘米,2019年

《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影像,2015年

《海公子》,影像,2014年

 

收录画册
“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La Biennale di Venezia,Biennale Arte 2019”,《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威尼斯艺术双年展2019》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19
《Chine Art En Mouvement》(《中国艺术运动》2017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出版社(法)éditions de I’œil,2017
《观世界·世界观:漳州国际当代艺术展》,2017
“Re Craft” 清洲第十届清洲手工艺双年展,2017(韩)
《记忆与当代》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2017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Women Artists”《内燃——中国新一代女性艺术家》,密西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2016(美)
《China 8 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
《延伸的感官——B3移动影像双年展》,德国法兰克福
《2014釜山双年展——亚洲青年艺术家特别展》,釜山双年展,2015(韩)
《“海公子”耿雪》,ZERO零艺术中心,2014
 “New Trends: Fiftee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2009 Pacific Heritage Museum,《新潮流:十五位当代中国艺术家联展》(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传统博物馆,2009
 
 相关文章
《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筑中美术馆》,admin
《耿雪:我与艺术在温柔博弈》,Madame Figaro
《耿雪: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可能性》,ZERO零艺术中心,Cathy
《徐冰谈耿雪的艺术语言》,《美术文献》2015年第10期第67页,徐冰
《耿雪自述》,美术文献,2015年第10期第68-69页,耿雪
《与瓷同质——关于耿雪个展》,《中国陶艺家》,2014年第1期第8-13页,夏彦国
 “PUBLIC ART”  2014/07   “Artist GengXue”, P72-79
 “ART AND DESIGN”   2014/07 “GengXue : Possibilities between Language”, P30-34

关于展览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是基于一年中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全部活动和各种展览的调查情况所进行的一个回顾性的展览。这个展览的基础是2019《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调查,《年鉴》共收录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3941个、文献4319篇,涉及15000多位艺术家的活动信息。

“年鉴展”根据这些数据,对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和突出的变化进行总结和归纳,分八个单元呈现为展览。这八个单元包括:艺术的当代性、现实的当代性、当代艺术与“潮文化”、艺术与科技、女性/性别艺术、艺术乡建、替代空间、当代艺术与全球化。

“年鉴展”以文献形式展出2019年对当代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107位艺术家,其中在坪山展出24位/组艺术家原作,在上海展出10位/组艺术家原作。

网络展http://cmaa2019.eqxiuzhan.com/设置手机和PC端口,分设五个板块,集中呈现了年鉴的整体情况与编辑方针、“年鉴展2019”共计八个单元的阐述与分类、107位入选年鉴艺术家详情、“年鉴展2019”三地的展览现场、年鉴编辑部相关情况。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坪山)展期至2021年3月28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2019”展期至2021年4月11日,网络展也会不定期实时同步深圳坪山及上海两地展览现场活动。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坪山文化聚落展览馆(1F-3F)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2019”,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 | 网络展”


电脑端入口

http://cmaa2019.eqxiuzhan.com


手机端入口

关注我们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