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庄声涛
7岁时,庄声涛就明晰自己将一生与艺术为伴。
我喜他的自信,亦爱他的自知。
表面桀骜,内心赤诚。他选择直面自己的欲望,不因他人评议而轻易动摇。这类不驯来自实力,也是人生智慧的底气。故其笔下虽激情汹涌却能表达的冷峻理性,天趣恣意之际诗意横溢,笔墨叙事与色线激扬勾勒着独属的东方谱系。
故他斡旋的,实是整个河山。
2021年5月16日,江南瀚阳墨彩即兴,老庄论艺盛宴将起。
亘久集聚,他将成功之路修到脚下,从此之后便前路光明。
应势而为
1944年,庄声涛出生于中国潮州,自幼喜画,亦能画。
刚上小学,他的画就被家人贴在墙上,客人来拜访,父母会很自豪地向他们介绍。稍大一点,爸妈还会将他的画作为礼物拿去送人,这份认可使小小的他自尊得到大大满足,也收获满满自信。除了画,他写字亦早。一路探幽篆、隶、草、楷,奠定深厚的传统笔性基调。
家人和朋友都认为他日后成为艺术家是一件非常明确和自然而然的事。他本人亦早熟,对这份称赞消化自知而非仅停留在虚荣,因为那些纸上笔下的神秘世界对他而言非涂抹游戏,而是一条可循进的大道,不喜不悲,勇往直前就好。这份认可延续至中学,有位老师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直接自掏腰包买了张画桌扛到他家鼓励他作画。
庄声涛 重彩之大红 水彩纸 39*54 2019
或许生来就知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庄声涛很小就能揣度时势,看清时态久变,早早在时代链条中找到个体位置,故可一路直行,并无叛逆。人生漫漫,创作都来不及,哪有时间跟世界对抗?他还极擅反思,尤是目睹身边人热忱某事时,多会产生某种质疑之惑:“看到大家都在做某件事时,我就会觉得或许不应该这样,总有那种一定要让人看看还有别的可能的想法。”这类精神,实是艺术家必备之优良品质。而最关键的,是他拥有的大智慧:“只要抓到核心,就一定不会出错。”在他心里,优质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核心,他所思虑的,只是如何基此前进而已。
但时局之变,还是有些超乎他的预想。
庄声涛 朱墨3 墨色 宣纸 100*100 2016
1955年,多方机缘下,庄声涛离开家乡定居新加坡,那一年,他11岁。虽环境大变,但所幸心智已明,方向亦定,国脉浸润已入骨髓。生活空间的大转变使他面对的最大困难便是文化的差异。新加坡全年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小,无明显季节变化,文化亦早盘西化,无论自然环境或人文氛围都让庄声涛无根可寻。
此时,唯有读书方能自救,于是他一头扎入典籍中汲取营养。同时,置身差异的庄声涛亦面临不同选择:是拥抱西方,努力向他们学习,还是坚守传统,维护最初的艺心?聪慧的他并未耽于二元对立,而是择二者之利为己所用。一方面沉心研习传统,另一方面积极吸收新资源,“毕竟我们生活在当下,艺术一定要与时俱进和选择性使用。”因此,他又主动数次前往法国、美国等,看遍当代艺术之貌,从中敏锐地发现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眼见差异的同时信心大增:“这与我心底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谋而合,因此我不愿意成为他们,一心想着的便是如何产生一种新构造以做的更好。”
反复汲取营养后,庄声涛返回新加坡,却发现此地已无合适自己艺术生长的土壤,而遥远的中国江南却因鲜活滋润的自然环境和水墨晕章的人文传统与他内心遥相呼应。“我选择离开新加坡,因为那不是我要改变的对象,我也不是他们可以改变的对象。”他很明白,前行阻碍诸多,唯积极摸索付出代价与自我搏斗,才能最终走出自己的路。于是,庄声涛于1997年移居中国苏州,在这里与生命中最重要的她相遇,也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图谱。
庄声涛 重彩之粉白 水彩纸 46*61 2019
一腔水墨间,隐藏着多少时代秘诀。从传统出发才能走得更远,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时代脉搏。沉浸江南二十余年,庄声涛持续进行着独家艺术实验。一路走来,他的创作生命力蓬勃,立足笔色水墨,一方面链接中国传统,一方面积极与西方对话。无论是写意书法亦或抽象彩墨,他都倾注了全部心力与热情。中国传统文人调性多谦逊内敛,但庄声涛的画中情绪、感觉和空间处理多通过笔下一瞬直接迸发。这种胆气实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应有之貌。
庄声涛 夜色-1 墨 宣纸 180*96 2006
以画为圆点,他专注的是更广范围的艺术圈,如独爱贝多芬,这位集古典派大成又开浪漫派先河的先行者为他带来了命运的启示;亦喜庄子,这位前辈的逍遥游艺和哲思慧语更赋予他漂若游龙的笔墨之趣,故他的身上,既洋溢着知识分子惯有的书香诗韵和自尊矜持,也携裹着新时代艺者的拓展精进。
自知自信自审的庄声涛,正是中国艺术崛起时的最佳代言。
以下内容源自艺术头条和艺术家的对话,择优而录,希望可以真诚呈现其“行健自强”的天性。
Q&A
Q:艺术头条
A:庄声涛
Q:如何理解东西方的共通与差异?
A:正视差异,它可能恰恰就是我们试图创新与发展的余地与可能性。
国人曾经最大的问题是对根脉认知不清,国门打开的瞬间太急迫想学习西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本就很优秀。那个时代没有其他选择,但到了一定阶段后便会迷惑,找不到根,飘在空中怎么往前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从小就画画,所以对西方系统感同身受,但我们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技法工具等都不一样,勉强去学永远没法超越,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当年我到了法国和美国后,看到现代艺术中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影子,反而就此找到了自信。我不是要做他们,而是想着如何产生一种新的构造以便做的更好。所以回来后就开始践行自己的实验,即如何让传统走向新阶段。
最近,我在进行书法实验。方法之一是减少字的数量,因为传统书法中文字的内容比视觉形式更重要,所以我希望把文本的意义削弱,把文字的意义解构,但保留传统书法的笔墨、结构、旋律和布局,且将传统的“小”字放“大”。
庄声涛 情动于中 墨 宣纸 100*50 2017
Q:为何强调“大”?
A: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相较,东方水墨特色鲜明,但若进入美术馆,则需按他们的逻辑来。“大”当然不是唯一要求,内涵,线条的质量还要在,传统笔墨的旋律与笔触有强烈魅力,我要把它们保留 下来,但用现代的书法形式来表达,我相信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中国传统书法诞生时之初其实是一种书斋文化,书写时面对的空间和现在的展厅完全不同,此外现在居住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心理空间随之转变。所以传统往前走不是要把它掐断,而是接续性地跟世界对话。当心理、视觉及展览空间都发生变化时,拓展传统书案展卷的感觉自然是必然。
某个层面而言,这也是当代国人的自信在视觉心灵上的强烈呈现。中国画论十分强调书画同源,这类最本质的血缘脉络现在依然有效,因为工具材料都没有根本性变化,甚至国人的审美品味、趣味也与祖先类似。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认可传统文化,这才是中西方真正平等竞争的好机会。
庄声涛 重彩之桃红 水彩纸 26*37 2019
Q:所以您的作品中有强盛的自信力量。
A:其实,这种想法我很早就有了,所以在大家一窝蜂追求西方时,我已不愿意这样做。
在我看来,艺术风尚很快就会回归传统,自信地与现代对话,最重要的还是对传统力量的把控和掌握。因为有了自信,才会更客观地理解传统与西方,才可能心平气和地吸收资源。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人的信心正逐渐增强。时代已变,艺术家不可能继续躲在深山里画山水,必须面对已经改变了的环境,回不去,也没有必要回去。
中国文化的韧性和包容性很强,我们强大的民族在新时代中又站起来了。
庄声涛 山水 墨色 宣纸 47*78 2014
Q:您如何理解笔墨?
A:这取决于我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笔墨是中国文化中最精髓也最核心的要点,但不同时代对笔墨的处理使用和观念设想肯定不同,因为它首先是工具,千百年来基本未变,但效果却千差万别,所以关键还是人。曾经有人和我说,我不要学传统,学了会跑不出来。我说如果是这样,那你不能怨传统,因为这是你的问题而不是传统的问题。
我从小习书,书法追根究底就是用笔的问题。相对而言,油画可以改,中国画不能,下笔那瞬间不允许出错,画坏了只能重新开始。这种胆气我很赞同,而这个胆气,就是自信。
庄声涛 荷塘-1 墨 宣纸 96*180 2008
Q:您喜欢的艺术家有哪些?
A:我比较喜欢青藤、八大、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等人,他们基本奠定了我的审美基础。
Q:您的画中有某种长情。
A:其实我一直在管控自己,因为我觉得情感流露的太浓烈不好,感性表露要适当,但若纯理性,则缺乏趣味,所以最佳状态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庄声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墨 宣纸 96*50*2 2017
Q:如何看待这二十余年在苏州的隐居式生活?
A:在苏州生活的这二十几年,我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自我实验的状态很舒服。当然,中间会有一些自我搏斗的过程,因为没人告诉我路在哪里,但这种“自我实验”是常态,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的路。
我每天都工作,基本不休息,但一天只工作一个小时左右,做不出来就不再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和材料,其他时间还是要生活,主要是听音乐、看书和发呆。
认准的路,我一定坚持到底,不在乎别人认不认同或理不理解,因为我的观众是历史上更庞大的群体。肉身有限,我不知道以后会走到哪一步,但无论如何,我都在接近自己想要的那个最终目标。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