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11-28 12:08
2021年11月26日,松美术馆同步推出武艺、王玉平和蔡磊三位艺术家的个展“布拉格”、“虚岁六十”、“登楼去梯”。此次三位艺术家个展览都由戴卓群担任策展人,策展思路简洁清晰地将地点、时间、空间三个基本元素作为对三位艺术家及新近创作观察的维度,展览之间既有联系,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其中,武艺“布拉格”指向地点,王玉平“虚岁六十”指向时间,而蔡磊“登楼去梯”则指向空间。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蔡磊
艺术家王玉平
艺术家武艺
武艺“布拉格”:微小、日常、或私密的浮世转角一瞥
武艺“布拉格”,展出内容包括武艺以布拉格这座城市为描绘对象的30余件绘画作品。武艺个展“布拉格”展出艺术家以布拉格这座城市为描绘对象的30余件绘画作品。
2013 年夏天的一个正午,只因看了一部捷克电影《Kraska v nesnazich》(中文译名《陷入困境的美人》),随后武艺便飞往了布拉格。自此,艺术家在过去的数年间,多次前往和逗留这座古老的东欧城市。从中心街头到郊外乡野,画咖啡馆,画男人女人……时时留心,处处观察,这些绘画,尺幅都很小,目光所及,也都是微小、日常、或私密的浮世转角一瞥。
展览现场
武艺在布拉格,入住巴黎街129号五层,友人Sklenar先生的房子。像这样如同居家一样的逗留,就和5年前在日本大船一样,他似乎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甚至一度感觉就像一个日本人或捷克人那样生活。参加当地朋友的家庭聚会,结伴郊游,跟同行的艺术家、收藏家、评论家、画廊主、美术馆长以及大使、医生各色人等往来憧憧。
武艺也在布拉格画了不少人体写生,他的模特,有咖啡馆的服务员,画廊的会计,还有戏剧学院的学生……只要对上了眼,就大大方方请来画,一个个洋溢逼人的生命。画家很动情,生命的美打动了画家,一系列的摄影和绘画泉涌而出。后来,捷克出版的《道德经》,全书使用了武艺笔下的女人体局部作为书籍插图,一本极美的书。
早在2002年,武艺在寓居巴黎的半年时间里,画下超过四百多幅的游记式小画,并配以日记体文字,结集出版《巴黎日记》。自此,行走与游历、日常观察、摄影、绘画和文本记录并行的复合书写,形成了武艺后来游记式创作的个人方法范式。
武艺《阳台之三》,60cm×50cm,布面油画,2020
武艺《午餐》,45cm×38cm,布面油画,2020-2021
武艺的油画,多以游历处的地名作为主题,以全维度“组画”的形式,配以细腻入微以至琐碎如流水账式的日记文本,捕捉下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也因游历中的条件限制,所画皆小尺幅,正如武艺所言,旅途中画小画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可以方寸间最大限度扑捉当时气息,第二则是,需要用许多幅小画,来组成一幅大画所要表达的东西,是为“组画”。
武艺喜欢用油画的圆头笔做画,因为和毛笔很像,可以发挥线的魅力,把神采勾勒和提炼出来,油画也便带有了“写”的味道,以书法线条入画,平面化的造型和只用固有色的画法,形成武艺油画的个人风格。
王玉平“虚岁六十”:不只是年龄,更是技与艺的沉淀
画家王玉平,1962年生人,今年正是“虚岁六十”。六十,不止是年龄,更是经久的观省和技与艺的沉淀。一位杰出画家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从一根线,一笔颜色,一帧构图,显露出神入化的修为。
王玉平是地道的老北京,在南城白纸坊的胡同里长大,情感细腻又念旧的人。他画笔下的街巷胡同,红墙碧瓦,日光塔影,醇厚的京味儿。而此次展览,将场景转移到了室内,邀请观者走进画家的日常,自画也画人,起止及物。以一幅创作于1986年的《自画像》做引子,呈现2021年的全新作品,两幅《虚岁六十》结题。
展览现场
在1986年的《自画像》中,一个大逆光的构图,整个人物的面部覆盖在几近全黑的阴影之中,仅额头和肩侧漫射金色高光,这种着迷于光和影极致反差的审美和绘画方法,初露端倪,也成为之后王玉平绘画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核心风格,独具的个人面目。
从最早仍旧偏向学院写实的画法,到进入1990年代后,发展出大胆使用相当主观的色块,甚至大面积的色域,大刀阔斧,仅以做明暗的区分,背景留白的处理,对纯色的恣肆涂抹,起止洗练,挥洒自如中酣畅淋漓。
王玉平《自画像》,45x35cm,木板油画,1985
王玉平《六朝金粉》,240x355cm,布面丙烯、油画棒,2021
近些年的绘画方法,在延续基于光影来造型和大笔触、纯色块的元素下,更倾向于探索线的使用,其线法,类近于写,精微醇熟,自然天成,已臻化境。色彩的处理,也是另一方面很大的转变,由鲜明艳丽而转向了温润雅素,颜色的纯度和明度都渐渐降了下来,画面开始由灰调子来主导,过去的浓墨重彩,化而为平淡冲和。对于画家来说,绘事似乎不再迫于创造力的重压之下,而是内化成为了一种举重若轻的造诣与智慧,神乎其技矣!
蔡磊“登楼去梯”:风格化形式下的现实生存景观
“登楼去梯”,中国古画史中的一则典故。在谢赫《古画品录》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都有记载。说南朝画家顾骏之,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时人罕见。
展览现场
顾名思义,“登楼去梯”既体现为一种人与空间的物理关系,又喻示了艺术家对待创作时,弃绝杂扰的态度和专注精神。蔡磊的作品,在探索空间和处理现实两个层面,既通过透视和视错觉实验了空间的平面化降维,又将现实粗粝的生存景观,转化为高度提纯的风格化形式。
蔡磊《自由之外20210508》,145 x 50 x 50cm,(底座)82.5 x 50 x 50cm,耐候钢、汽车漆,2021
蔡磊《毛坯房20211025》,120 x 92 x 30cm,(底座)80 x 92 x 30cm,水泥、钢结构,2021
他在疫情期间的新作“楼梯系列”,更是与“登楼去梯”中的“隔离”这一语意暗合,一个单元,一个楼梯,孤立的单元与横断的楼梯,共同完成了隔离、控制抑或封闭。蔡磊通过其作品《单元》发问,未来人类的境况是向单元化还是多元化转向,未可知。
据此,三位艺术家个展将续到2022年1月16日。通过“地点、时间、空间”而展开的三场展览的碰撞与交叠,也希望能带给观众不同维度的观展感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