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集美·阿尔勒首届“影像策展人奖”:希望更多人去关注和研究影像

2021-12-04 09:57

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首次设立了“影像策展人奖”,首届“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有5组:“往昔乃是异乡”(策展团队:彭嫣菡+Tracing the Elephant)、“未名河”(策展人:蒋斐然)、“世界之时,夜之时”(策展团队:印帅&张艺川)、“Women are Fashioning”(策展团队:刘影&游伊一)及“SMART-59”(策展人:周一辰)5组方案。其中,蒋斐然以其方案“未名河”夺得2021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影像策展人奖:这是一个具独创性的举措

DpYCulkznUgTXEnz3FJmYNv8L9kzMdMLjA4tW5RU.jpg

nGrAlOBecY7nkpc9zObVWPGkYLm1fQsV8IgwXAb7.jpg

EpxsC2GcyTxlVAWvaDbLn0qpXOUNGIQald6Ty1AL.jpg

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现场

“这是一个具独创性的举措。在我所知道的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范围里,专门为策展人设立奖项也是前所未有。”策展人、评论家、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给予首届“影像策展人奖”高度的评价。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由香奈儿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1年10月共同创办,以扶持年轻影像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入围并展出的项目从不同程度上展现出策展人(团体)在研究能力、思考方式上的独特之处,以及他们将过往策展、公共教育经验带入提案的思考。

FFhftWzrEinhZiB5zNinItVMZVH88KpNTIa5h0K4.jpg

Jv4k9AyW51Uk1KagunN8tIPmpHZNwDc4hndBCAwc.jpg

2021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现场

影像的生态其实是一环扣一环,有创作者,有策展人,有展览的空间,当然,有批评家,还有收藏者。从国内整个当代艺术生态来看,关注影像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很多方面关注的是,比如说架上绘画,装置录像等等,所以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及联合总监荣荣觉得,特别是针对影像策展人,是非常缺乏的。

荣荣讲到,自己作为三影堂的创办者,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正统的策展人。当他在做这个空间的时候,有一些东西其实是边做边学的。与此同时,当他在跟周边的这些年轻人交流起来时,发现很少有这样的平台供他们进行展示、学习和交流。所以在未来,荣荣觉得影像策展人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给他们一些机会,给他们平台,让他们锻炼。

5NVpR8WbMk1KQG7ZR0uJGn7NziLLJ8ozuyovIEoK.jpg

jew2GO0QiBynr9gOKgaNuQOuzyjYeRFPeQXbKuIp.jpg

202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现场

“在这个领域中,我们现在有很好的艺术家,但缺乏特别优秀的策展人。我们需要有影像策展人,用他们的学术理论框架来推动艺术家的发展,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他们所扮演的是幕后推手的角色。影像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影像的在国际范围里关于它的历史以及未来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我觉得还是很欠缺的,我们初衷,可能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它,研究它。”荣荣说。

同时,当下很多人搞不清楚影像究竟是不是一门艺术。他们会认为摄影就是一个图片,在那么多的艺术形态中,它就是一个媒介之一。因此荣荣觉得影像策展人是非常重要的,他/她能够去引领、带领人们,去解读艺术家的作品,搭建跟艺术家跟观众之间的一个非常中重要的桥梁,这是重要的通道。

在荣荣看来“影像策展人”是一个带路人。

蒋斐然:一次影像策展就是一次影像行动

AOoLUAjZ1b44ZHpqEH6fcdBbPVx4i8prGprWQK3d.jpg

蒋斐然

T3GnzgfZU2A2H2CiDsQYrTsBaYeHAkE95w0QbEYU.jpg

Oiie5TnG57s5UR2dWb06tiM7iTipEL0BwLby8PhE.jpg

“未名河”展览现场

蒋斐然是首届“影像策展人奖”的获奖策展人,她的获奖方案为“未名河”,当蒋斐然看到“影像策展人奖”这个比赛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要做一个与“影像”真正有关的方案,而非仅仅以影像作品为媒介范围。很快她就决定以影像的“时间性”为基础来建立自己的问题意识。尽管从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艺术媒材都有其自身的时间性,但是影像仍在这一点上显示出它的特异性:不论摄影还是电影,自身就是曝光时长的产物,是时间性的直接显现。其次,“影像时间”也是她前两年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去年蒋斐然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Raqs Media Collective的个案研究中,也在对他们的研究中深入到对影像的时间哲学及其背后的非线性历史观的研究中去;今年又在中国美院毕业季“现在史”的主题研究中,进一步延展了对时间与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上工作为本次提案奠定了研究基础。因此,“未名河”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基于前期学习研究而生发的一个展览方案,它以展览的形式呈现了蒋斐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以展览的形式续写和拓写了她的研究。

kSwngX26pESe93LujixZ5MWb7On8frfsy8yY3Eov.jpg

wAYWQeEWZchS9fETqBViuC7LefAuFTOFFj3zomft.jpg

AUQefNkHYwir0ba96AMt3zPzAgaeNvfJ1y2lrMDV.jpg

“未名河”展览现场

蒋斐然讲到,“未名河”是以影像的时间意识为工作对象的一个展览项目。它所要对话的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在这种时间观之下,影像被认为是截断历史之河的种种横切面。按下快门,截断众流的时刻,既是对这一瞬间死亡的悼念,也标示了被选中的时刻的不朽。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像是对事件与时刻的命名。

评委团评价蒋斐然的展览方案:“未名河”将中国当代影像实践的九个案例编织在策展人围绕影像时间之历史性概念的探究之中,展览试图借助对摄影和电影史中的三个被反复重现和讨论的“名场景”—— “圣拉扎尔车站后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敖德萨阶梯”(谢尔盖·爱森斯坦)和“迈布里奇的马”(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重新打捞和阐释搭建起针对研究和展览的框架,以此在影像的历史、时间的哲学和当代的实践中开启新的对话。“未名河”带领观众理解一种可擦写与可重塑时间的探索,当下的影像实践一方面搅动着时间之河的线性流动,同时伴随着对影像语言的拓展,探索探索新的展览形式。展览方案体现出策展人及其团队在把握研究性、策展性和空间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iki7klOdQEESlFAdbX6WXlVe69nKza7RUHbO2pAV.jpg

aHAoToy3U0XjERcmeV9ZLDprTeyeyjOD7hubUpCl.jpg

oCVyXzlH8TJmI7KBKo6EAalQOgkz1FckhEQxdyOF.jpg

“未名河”展览现场

关于获奖,蒋斐然讲到,策展人奖一方面以设立一个高标准的方式促进了“策展人”这个门槛相对不清晰的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另一方面也在评选和相互学习中又进一步超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套路,试图突破策展惯常的配置与交换模式,以反对自身逐渐稳固而僵化的建制。在近年国内为数不多的一些策展人奖项之外,“影像策展人奖”的诞生不仅为策展人新增了一个舞台,也在方向和定位上与其他奖项有所区分。它引领创作者和策展人对“影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期待以展览为媒介呈现出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次获奖是团队合力的结果,也是他们未来集体工作的起点。作为策展人,蒋斐然也希望“未名河”能够通过与艺术家、学者、艺术机构的联合,让展览本身成为一种集体的影像行动,并为未来更为长远的共同工作打下基础。

据悉,在本项目支持下,“未名河”将进入实施阶段,并受邀于2022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和誌屋(上海)进行展览。获奖策展人蒋斐然亦将开启“影像策展人奖”培育计划,包括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及十万元人民币现金奖励。

对话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及联合总监荣荣

雅昌艺术网:此次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影像策展人奖”是首个面对中国籍招募的影像策展培育项目,请您谈谈发起这个项目的背景还有初衷是什么?

荣荣:中国这么多年来,整个影像的生态、摄影的生态,正慢慢繁荣起来,我们看到国内关于摄影的美术馆这几年也在逐渐增多。

2007年创建三影堂,到现在一路走来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接触过很多年轻的摄影家,曾经还做过三影堂摄影奖,也扶持了很多年轻的创作者。影像的繁荣,其中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我觉得其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完善,它才会有健康的生存土壤,内容才会越来越丰富,才会繁荣。

影像的生态其实是一环扣一环,有创作者,有策展人,有展览的空间,当然,有批评家,还有收藏者。从国内整个当代艺术生态来看,关注影像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很多方面关注的,比如说架上绘画,装置录像等等,所以我觉得,特别是针对影像策展人,是非常缺乏的。

我作为三影堂的创办者,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正统的策展人。当我在做这个空间的时候,有一些东西其实是边做边学的。与此同时,当我在跟周边的这些年轻人交流起来时,发现很少有这样的平台供他们进行展示、学习和交流。所以在未来,我觉得影像策展人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给他们一些机会,给他们平台,让他们锻炼。

llii6L93Ttckci5Gc5isYdi0cRadQHzfxdEgNxuH.jpg

FFIBtWHpETyIczbFN52bF5vYhGDcb6toyJXTL0tf.jpg

世界之时,夜之时”展览现场

一方面,在这个领域中,我们现在有很好的艺术家,但缺乏特别优秀的策展人。我们需要有影像策展人,用他们的学术理论框架来推动艺术家的发展,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他们所扮演的是幕后推手的角色。影像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影像的在国际范围里关于它的历史以及未来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我觉得还是很欠缺的,我们初衷,可能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它,研究它。

另一方面,在当代摄影这个领域里,国内的发展是比较晚的,只有短短40年。改革开放以后,才有通过摄影的媒介,去独立创作。还有一个因素,比如说我们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的公共美术馆,摄影的传播其实是很弱的。现在国家的美术馆对摄影的收藏、传播都还比较空白。而在西方欧洲,他们是从小就在这个氛围中,耳濡目染。比如说,他们小学或者中学,有很多机会走入美术馆,经常可以看到影像的作品,影像的展览,在他们的教育体系里,很早就有这个艺术氛围,因此,在中国我们需要重视影像。

但很多人搞不清楚影像究竟是不是一门艺术。他们会认为摄影就是一个图片,在那么多的艺术形态中,它就是一个媒介之一。因此我觉得影像策展人是非常重要的,他/她能够去引领、带领人们,去解读艺术家的作品,搭建跟艺术家跟观众之间的一个非常中重要的桥梁,这是重要的通道。

我觉得影像策展人的是一个带路人。

雅昌艺术网:这个奖项是为期三年,为什么会有时间的设置?

荣荣:这个奖项不是说做一年就不做了。首先,我们有一个小目标,暂定第一期是三年。这个项目我们希望能够为策展人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起到真正帮助他/她们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大家双方合作的愿景,对彼此的认同。然后起到一些效果,通过这样一个奖项产生一些正向的效应。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希望它能更长久地发展下去。所以我们首先确定这个奖项不是只有一次,是三年。我觉得三年它是一个小周期,在未来里,我想还是应该有一个更长的阶段。但现在,我们是第一阶段的起步。

雅昌艺术网:首届“影像策展人奖”共收到53份有效投稿,不知道对投稿人员的教育、年龄以及所属行业是否有过统计?

荣荣:在53份有效投稿中,有24份来自策展团队,比例过半。投稿者总体较为年轻,教育背景多为本科、研究生毕业,较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从所属行业来看,学生群体占主体,也有相当比例从事独立策展、教育以及研究机构等行业。

rvbn1QmYzm9IXkbKeCS0aXX0tcCQXB8PCMIwiWm1.jpg

qI3HCdGtLAkOMHes15D4EBOSqqfdMGzU4SzXz0qi.jpg

vdNOLWgboPT9jLz1sPIyqO4fOPKOO3elvVC10jp6.jpg

Women are Fashioning”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从中反映出来的“影像策展人”生态是怎样的?

荣荣:其实能看到虽然我们发起的时间非常紧促,但是收到的提案水平却都很不错,这让我们很意外。之前我有提到,策展人,尤其是影像策展人在这个行业里面是相对薄弱的一环,但实际收到的提案数量,比之前预想的要好很多,而且很多都是更年轻的群体,大家对这个项目还是报以了很高的热情,还是有潜在的很多人在关注。他们想对这个行业进行拓展。

雅昌艺术网:首届“影像策展人奖”的获奖者为蒋斐然,她的方案为“未名河”,能否谈谈为荣荣:什么她的方案能够获得此次大奖?

荣荣:蒋斐然是我们几位评委通过讨论、投票,最终票数统计评选出来的。那一天我们在评选的过程中,几个评委之间争论还是挺激烈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她的方案从思路、结构、定位,都非常符合这次的影像策展人奖的方向,我觉得她的方案也相对饱满,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她从五组入围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雅昌艺术网:您也是评委之一,在评奖的过程中,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荣荣:作为策展人,他/她的方案的整个方向和思路,结构的扎实与否,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

yZluI9ysefE9sVS3ISbtsjuMgkMBi3cPa8i4jcg7.jpg

C9Sg7G0Xudx2xwjbn5TpFjR11YizD8oZxN2A2M4P.jpg

VtkzARGGF4FbM0tYcncZRUHxwc0O6lsF8FxHjKGF.jpg

xzjArQW8kjbGArVJQfyntnEzO6LFkrdzBWzwNPPR.jpg

往昔乃是异乡”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还特别提名了“往昔乃是异乡”(策展团队:彭嫣菡+Tracing the Elephant),雅昌艺术网:能否谈谈这个方案?您提名的原因是什么?

荣荣:他们策展人整体都挺年轻的,我觉得这个方案是特别有力量的。虽然这个方案没有获奖,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团队的方案也是很不错的,非常简洁,也非常有力量。比如方案中提到的塔可,还有包括与物件、摄影的时间等等。这其中形成的对比,还蛮有意思。

雅昌艺术网:“影像策展人奖”的设立对于未来影像艺术的发展将会有怎样的意义?

荣荣:我们与香奈儿共同发起的策展人的奖项,我觉得是恰好处在当下中国的当代艺术跟摄影之间很模糊的一个概念的阶段时期,因此,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希望能够促进一下艺术生态的发展。就像我刚才说的,中国的摄影它还没有完全走向世界,当然就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不了解中国的摄影,所以我觉得,帮助策展人建构他们的理论框架,学术结构,让他们有这样一个平台,有机会去施展自身的才华,同时把艺术家、创作者们的理念,想法更好地传播,我觉得策展人奖的设立是很重要的。

就像我们每一年举办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首先我们找的是策展人,由策展人提名两个艺术家,我觉得策展人他们的发现与推荐非常重要。在这样一个国际摄影节里,每个板块的策展人,我觉得都是他们帮助了我们,丰富了整个摄影节的生态。

影像策展人在整个摄影节里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我们也希望能在未来的影像艺术环境里建立起这种艺术氛围。

策展人、评论家、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

雅昌艺术网:首先请顾铮老师谈谈,您对于“影像策展人奖”的设立是如何看待的?

顾铮:这是一个具独创性的举措。在我所知道的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范围里,专门为策展人设立奖项也是前所未有。

雅昌艺术网:在活动致辞中您讲到“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既是当务之急,也必然成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为什么这样的说?在您看来影像策展人当下的生态是怎样的?

顾铮:因为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培育,包括了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只关注艺术家而忽略和艺术家一起工作共同成长的策展人的发展,对于培育一个良好的生态的目标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希望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先努力起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大家的共识,一起为培育更好的摄影生态而努力,相信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00Lg9Gauixc1NtsYw4hQWqIE8LwSIL5ay335WIMF.jpg

UdLBIBZLJnaDnOK2MCBi8X9PuBtSAcq0vyer7FVF.jpg

O7mWQSnLOvPKhPrlNswLeImBE0ljeZYNIJCBDP7Z.jpg

oaXqtoJr9kkvX0r6c05b5nZcKvXyh3UzOIpcnkQS.jpg

“SMART-59”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也是奖项的评委之一,在评选时您最看重或者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顾铮:能不能提出独特的议题并且提出为实现展览目标的具想象力的方案。

雅昌艺术网:此次评奖让您印象最深刻是什么?或者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顾铮:最大的感受可能是至少就进入初评入围的方案看,参评者的整体水平比较一致,因此这是一个在较高层次上的选拔。这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但更说明发现优秀的青年策展人才需要评奖这样的制度性的举措来加以推动。

雅昌艺术网:首届“影像策展人奖”的获奖者为蒋斐然,她的方案为“未名河”,能否谈谈为什么她的方案能够获得此次大奖?

顾铮:可以感受获奖者具有较为扎实的学术基础,并且能够以比较独特的方案将自己对于摄影的理念与思考立体化地呈现出来。

雅昌艺术网:您还特别提名了 “SMART-59”(策展人:周一辰),能否谈谈这个方案?您提名的原因是什么?

顾铮:我被周一辰的基于至今未见消停的疫情现实所展开的对未来的具想象力的设想所吸引。我们需要通过包括策展在内的各种具想象力的方式来回应现实提出的挑战。

雅昌艺术网:“影像策展人奖”的设立对于未来影像艺术的发展将会有怎样的意义?

顾铮:策展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可以以某种制度性的方式来加以促进与推动。

获奖策展人蒋斐然

雅昌艺术网:首先祝贺您获得首届“影像策展人奖”,您提交的方案为“未名河”,能否为我们介绍下您的方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案参与?

蒋斐然: “未名河”所要呈现的,很大程度上是对由无数决定性瞬间垒砌起的时间经验的抵抗和对被命名者的解放。在展览中,作为时间隐喻的河流,不再是一条“逝者如斯夫”式的线性长河,而是一条无岸之河。影像作为时间驻留的场域,不再是横切时间长河的切片,而是对无名者的一次次重新打捞,在不断的再显影中让尘封者和盖棺定论者松动,重新释放活力与能量。影像行动是以在顽固的时间轴上开凿出压缩、凝聚的时间,或弥散、多向的时间,或异轨、另类的时间。展览借由对影史中三个“名场景”的再打捞和再显影,来诠释线性时间之外的三种“未名”时间:“圣拉扎尔车站后景”中被悬停和延宕的时间;“敖德萨台阶”上被打碎、重组和错位的时间;“迈布里奇的马”中循环往复而共时性存在的时间。

选择这个方案参与这次奖项评选出于两个考虑。首先,我自己是做影像创作的,影像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亲近的媒介。当我看到“影像策展人奖”这个比赛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要做一个与“影像”真正有关的方案,而非仅仅以影像作品为媒介范围。很快我就决定以影像的“时间性”为基础来建立我的问题意识。尽管从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艺术媒材都有其自身的时间性,但是影像仍在这一点上显示出它的特异性:不论摄影还是电影,自身就是曝光时长的产物,是时间性的直接显现。其次,“影像时间”也是我前两年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去年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Raqs Media Collective的个案研究中,也在对他们的研究中深入到对影像的时间哲学及其背后的非线性历史观的研究中去;今年又在中国美院毕业季“现在史”的主题研究中,进一步延展了对时间与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上工作为本次提案奠定了研究基础。因此,“未名河”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基于前期学习研究而生发的一个展览方案,它以展览的形式呈现了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以展览的形式续写和拓写了我的研究。

雅昌艺术网:这个方案您想要呈现和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蒋斐然:“未名河”是以影像的时间意识为工作对象的一个展览项目。它所要对话的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在这种时间观之下,影像被认为是截断历史之河的种种横切面。按下快门,截断众流的时刻,既是对这一瞬间死亡的悼念,也标示了被选中的时刻的不朽。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像是对事件与时刻的命名。如此,影像就是一种线性时间假设之上的乡愁。历史叙述中的决定性瞬间,呈现为一张有标题的照片。而“未名”,恰恰是对“标题”影像提出的一种反思。这种命名比较危险的地方在于,从微观的层面讲,它使得影像沦为一种由决定性瞬间所标记的解释性意象;从宏观的层面讲,它假设了历史由决定性事件/时刻所组成和推动。这种时间观背后隐藏的是一条意义的因果之链,一个决定性时刻推动了另一个决定性时刻的出现。“未名河”想要对话的,正是这样一种线性时间观背后的历史观。而针对以上观点,展览想要提出的观点是:影像不是线性时间长河中的切片,而是同时折射出过去、现在和未来叠加态的时间综合体;影像是未命名事件的摆渡者而非诠释者,它通过对无名者的打捞或对已经命名者的再打捞而成为一次邀请,一个通道。它使得那些已经被命名的时刻从标题中释放出来,成为上下文未闭合的未名者。影像是以成为一个动词,通过未名河中的一次次打捞行动将历史和现实从已经定影的情节中剥离开来,在再次显影中凝聚起其势能与潜能,从而重启现在与未来。

雅昌艺术网:这个方案准备了多长的时间?或者您都做了哪些工作?

蒋斐然:第一版投稿方案的写作很快,因为有前期研究作为基础,展览的问题、结构和章节关系很快就捋顺了。作品的选择也几乎和章节结构相互推进着同时浮出水面。入围初选之后,在复选之前我又微调了一下,把思路整理得更加明晰。复赛过后,我们只有不到三周的时间准备方案展的落地。我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策展团队,展开对整体工作的规划,并开始全日制的共同工作,包括从概念到空间的转化和推演、视觉设计、空间建模和动画、联系艺术家、文献整理、展品制作、物料运输、展览远程沟通等。由于工作量很大,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密集工作10到12小时。

雅昌艺术网:对于“影像策展人奖”您是如何看待的?

蒋斐然:作为一个由专业影像机构携手高端品牌联合发起的奖项,它为对影像研究感兴趣的年轻策展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去发声,也为获奖者提供了优越的后续发展支持。策展人奖一方面以设立一个高标准的方式促进了“策展人”这个门槛相对不清晰的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另一方面也在评选和相互学习中又进一步超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套路,试图突破策展惯常的配置与交换模式,以反对自身逐渐稳固而僵化的建制。在近年国内为数不多的一些策展人奖项之外,“影像策展人奖”的诞生不仅为策展人新增了一个舞台,也在方向和定位上与其他奖项有所区分。它引领创作者和策展人对“影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期待以展览为媒介呈现出他们的研究成果。

雅昌艺术网:您此前就专注于影像领域的研究吗?

蒋斐然:我一直关注影像领域的创作和研究,但并非“专注”于此。我也关注其他类别和领域的动态。当代艺术各个领域的创作和研究相互形塑,相互推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共享相似的艺术理念和行动态度。因此,领域的分界在这个趋向跨媒介和跨学科的时代不再像从前那样泾渭分明。

雅昌艺术网:您的教育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想到要做“影像策展人”?

蒋斐然:我有电影史、摄影史以及艺术史的研习背景,也有当代艺术和影像创作的实践背景。现在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攻读策展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基于我的学习和创作背景,涉足“影像策展”是比较顺其自然的结果,尽管我从未将“做影像策展人”当作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并不将自己限定为“影像策展人”。影像始终是我极为感兴趣也非常亲密的媒介,它可能不像是外在于我的工作对象,而是与我融为一体,作为一种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而存在于身体内部,影响着我的研究和实践。

雅昌艺术网:您所了解到的影像艺术的生态是怎样的?

蒋斐然:伴随着屏幕社会的发展,影像成为一种强势的大众文化媒介与网络全面结合,主宰我们的生活,塑造了新一代人的视觉经验,因此,观众对于影像艺术的亲近程度和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这一现象映射到当代艺术领域,便是近年摄影和动态影像作品的炙手可热,不论从艺术市场的表现还是从展览比重上看,似乎都呈现出一种蓬勃势头,在作品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很多新探索和新发展。影像艺术创作者也似乎越来越有媒介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疫情的出现对整个艺术生态的影响是结构性的,文化政策和实体空间的变化对整体的观影习惯的都带来巨大改变。基于影像艺术的观看机制,疫情推动了在线影像机构和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也促使创作者重新思考影像的数字存在方式,虚拟空间中的线上展览和互联网影像作品都将经历一波去芜存真式的自我更新。

雅昌艺术网:对于“影像策展人”的这个身份您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的?

蒋斐然:在一个强调泛媒介和泛策展的时代,“影像策展人”这个身份让我们重新思考当我们在说“影像”时,我们在说什么,以及我们在说“影像策展”时,又在说什么。如何在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思考媒介的特异性,是策展人和艺术家都面临的课题。事实上,当代艺术的跨媒介取向并不能取消对材料和媒介特性的讨论。艺术创作的技艺仍然基于媒介的物性而展开,只是它的思维方式不再囿于学科和媒介划分所长期因袭和固化下来的陈规范式的束缚。比如,一个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并不会在出发点上认为自己要创作出看起来像“摄影”或被认可为“摄影作品”的东西,但他必然在长期的实验和劳作中对摄影的材料、原理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因此它才知道自己在进行一项创作时,摄影是否是最为合适的表达媒介。同样, “影像策展人”并不是策展人工种之下的一种职业身份和专业方向细分,它并不标志在树状学科命名和分类之下的一个策展方向分支。展览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创作和文化生产,也是一种艺术实践和联合创作。因此,“影像策展”所提示的是两方面的工作线索:第一,策展人的研究主题正好适合以“影像”为载体或方法进行策展实践和表达;第二,影像艺术作品本身的理论潜力、历史脉络和创作过程催生了策展人在“影像”问题思考上的更新,从而以一个全新的展览来向人们提供关于“影像”的新的经验和感受力。更多的情况下,两条线索是相互交织,相互推进,并以此为动力来实现展览在概念层面和方法论层面的构想的。一个影像策展人是在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展览重心的相互校准中开展自己的影像研究工作的。另外,我也相信,未来的“影像策展”不仅是以影像为“载体”,可能更是以影像为“方法”。 影像不仅是工作客体,更是思维方式。一次影像策展就是一次影像行动。

雅昌艺术网:参与此次活动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蒋斐然:这次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因为紧急的疫情而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异地远程布展,这使得策展方和布展方都平添了许多工作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在快速远程作决定和处理紧急问题上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此感谢三影堂的工作人员在过程中的辛苦付出和帮助。

雅昌艺术网:获得首届大奖,您最想要说的或者这次获奖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蒋斐然:评委把这个奖项给我,某种意义上是提前寄予“未名河”一种信任,信任这个展览在落地后能够代表一个影像展览应该有的品格和追求,或能为影像策展打开新的可能性。因此,我最大的感受是要珍惜这个机会实现下一步策展工作对现有方案的突破,使得“未名河”对影像时间的所有思辨能顺利转化为一个以空间为首要媒介的艺术情境。而我也相信这恰是展览的价值所在,即它有能力对人类各个层面的经验进行转化,提供观众整体性的感受力和现场体验。当然,我也是在用这次的展览测试我的概念和想法,试图质疑并挑战传统的经典概念,刺激影像创作向行动转化。而展览最终在文化生产上的有效性程度,将成为我未来展览实践的一个校准参考系。

此外我也想说,这次获奖是团队合力的结果,也是我们未来集体工作的起点。作为策展人,我也希望“未名河”能够通过与艺术家、学者、艺术机构的联合,让展览本身成为一种集体的影像行动,并为未来更为长远的共同工作打下基础。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