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汉字的各种书体中,篆书、隶书、楷书常用于正式场合,书法家为追求端庄凝重的效果,同一个字往往写得很相似。但在创作行书和草书时,书法家的书写更自由,也更希望彰显个性,所以每每追求多变的效果。许多书法家都是这么做的,众所周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就是典型代表。
明 祝允明 《兰亭序图》
一说到《兰亭序》,向来为人所称道的就是正文中出现的20个“之”字,字虽相同但写法却各不相同,各有不同的形态和美感,可以说极尽变化之妙。有人或许会说,让我写20个“之”字也会个个不同。
但王羲之《兰亭序》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之”字的写法或技巧都有显著差异且能各自与上下左右的字相呼应。这也说明王羲之书法的技法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兰亭序》中的“之”字
有人或许觉得王羲之习字精专,学会了很多的字形和字势,才有如此多样的表现。我们学习时是不是也要逐一把每个字的写法都收录进大脑,以备日后所需呢?要解决这个疑惑,首先要弄清王羲之能把同一个字写出这么多形态是如何做到的。
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局部)
王羲之曾总结过他的书写方法,传说他曾说:“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这段话的意思是观察字形,拟仿体势,要顺着笔势去观察外形,高低错落才能有趣味。均匀分布点画,使之远近呼应;对点画的分布要精心研究,笔墨要滋润调和。锋芒牵丝映带,疏密互相配合,点坚劲如铁,钩精丽如银,方笔、圆笔要写得周到完整。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王羲之书写时讲究字形的体势变化,自然地形成趣味各异、形体不同的字。
《兰亭序》(局部)
今天我们就试着从正文中的“之”字中选出其中的四个,就其笔势、空间布白和捺画的处理进行分析。
《兰亭序》(局部)
第一个“之”字是“会于山阴之兰亭”的“之”字。
笔势:笔断意连,横撇几乎重合成一线。
布白:上紧下松。
捺画:捺笔向右伸展出锋。
第二个“之”字是“悟言一室之内”的“之”字。
笔势:横画变为提点牵丝,撇画流畅有力。
布白:上松下紧
捺画:与下一个字映带呼应,反向向左下出锋。
第三个“之”字是“感慨系之矣”的“之”字。
笔势:点画落笔略向右上提起,横撇顺势而下,转折处用圆转代替方折。
结体:字形瘦长,如寒鸦戏水。
捺画:捺画变为点,向右下散锋轻出。
第四个“之”字是“每揽昔人兴感之由”的“之”字。
笔势:一笔写就,一气呵成。
结体:字形方扁,上松下紧。
捺画:捺画几乎变为短横,圆润饱满。
我们所列举的王羲之的这四个“之”字,有的横向伸展,有的纵向拉长,有的斜向展开,有的呈放射状,有的呈收敛状,各取其势。我们在分析字势时,不仅要对单字进行分析,还要与上下文相关联,尤其在行草书中,存在对比呼应、俯仰向背,就是在这种变化中,透露出作者的思绪和笔墨修养。
临摹《兰亭序》中的“之”字
本文选自《书法教育》2022年第1期
《临摹<兰亭序>中的“之”字》
欢迎订阅《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2022年第2期
点击图片购买
订阅方式
1 官方微店购买:点击图片进入“人美商城”购买
2 邮局订购:可在当地邮局订购,邮发代号:80-576
人美邀您加入读者交流群
读者交流群
福利发不停
有机会获得书刊等礼品。
活动优先选
有机会参与人美举办的各项活动。
扫码添加人小美进群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责任编辑:刘磊
- END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