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三岁画老」、「摸骨画皮」、「骨点复原」......
随着悬疑网剧《猎罪图鉴》的爆火,观众们将目光投向了技术超能的「刑侦模拟画像」。
而在此之前,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曾经看到过各种千奇百怪的通缉画像。
有的画像潦草怪异与目标的长相南辕北辙,有的画像则对人物的特征把握的精准到位。
这让人不禁疑惑,中国传统的模拟画像是如何发展的呢?
这要从千年之前横空出世的「摸骨画皮」先驱,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开始说起。
「线条中的骨意」
当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模拟画像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隐藏在其深处的艺术底色是人物肖像画——「写真术」。
作为中国写实派的开风气者,顾恺之提出了「秀骨清像」的画法,创造了人物画的基本模式。
●东晋 顾恺之(传) 女史箴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
在顾恺之以前也有利用「写真术」通缉的例子,但是当时的肖像画仅基于肉眼观察而缺乏科学依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我们看现存最早的肖像画,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线条简略,五官也不明朗。
●战国《人物龙凤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
到了汉代之后,「骨学」的发展开始为肖像画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理论基础。
人们对于生物的骨骼的构成、内部生理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画家则将这种认知方式带入创作中,让「写真术」有了新的气象。
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在设色与用线上都体现出了平面性,但在人物的额头、眉眼、鼻梁、下颌都有特别的凸显。
可以在线条的变化中感受到明显的骨骼起伏。
●南宋 佚名 洛神赋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在形体上,画中人物的躯体虽然都被飘逸的衣袍遮挡住了,但是这些衣纹褶皱并非是凭空臆测出的。
而是根据肩膀、手肘、膝盖等等身体骨点所在位置,以及可能的运动轨迹发散而出的。
●宋摹本 洛神赋图(曹植画像)
©故宫博物院
画作之中虽不见骨,却处处体现了对骨的精准把握和合理的推测,这种用线条表达骨骼力量的技法被称为「骨法用笔」。
反观很多画中的人物姿态怪异,就是画者对人体结构理解不足的缘故。
●宋摹本 洛神赋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命定的长相
「懂骨」之后还要再「观皮」,这样才有可能在塑造形体时逼真传神。
所谓「观皮」指的就是「相术」,王绎在《写像秘诀》开篇首句便写明「凡写像须通晓相法」,可见「相术」对「写真术」的重要影响。
体现在绘画作品中,就是塑造人物时相同身份的人物往往拥有「命定的长相」。
回到顾恺之的作品中,看《洛神赋图》中曹植和《女史箴图》中的汉元帝,都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标准权贵之相。
而神女以及宫廷女史冯媛、班姬等人都是身形纤细、体态婀娜的样子。
●宋摹本 洛神赋图(神女画像)
©故宫博物院
面容饱满的王侯,柔和雍容的贵女,与一旁侍从面庞清瘦凹陷的贫贱之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都是受到了「相术」影响的表现。
●宋摹本 洛神赋图(侍从画像)
©故宫博物院
作为「摸骨画皮」的先驱,顾恺之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持续地影响着后世的画家。
这种基于真实又超脱现实的结合,让「写真术」处于似于不似之间,既有神似的韵味又有了不似现世的古意。
懂得了顾恺之在千年之前的突破与成就,再看如今的模拟画像,发现一切也就有迹可循了。
参考资料:
1、卢晓峰: 《中国人物画面部图式类型与技法研究》
2、王剑武:《明清传神写真秘诀—以形写神》
3、王剑武:《中国人物画的造型与惯例》
/
©文字 / 木水君
©责编 / 林冰琰
©图片 / 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