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12-27 18:06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与转化实验室”是为了响应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特色和优势所成立的专业化工艺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实验室。通过面向行业、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活动,力求充分发挥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价值、转化与发展的社会价值。“传承与转化实验室”是国内首家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验室,也是国内首家“活态传承”实验室。实验室于 2023 年 1 月 1 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致力于推动“学术型博物馆”建设,以成立“传承与转化实验室”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扩展文化传播的新边界;不断探索中国博物馆面向未来的服务人民之路。
正如梁启超所说“要替美术界开辟出一条人人共由之路,而且令美术和别的学问可以相沟通相浚发”。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与转化实验室”的建立正是为了一方面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专业研究机构的学术优势,让中国工艺美术遗产成为当代中国公民日常生活中可供亲身体会、感受的公共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则需肩负起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转型、建立中国本土工艺美术史研究与抒写基础、实现工艺美术研究与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乃至民族精神的全面联动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学术任务。也正因如此,“传承与转化实验室”的建立,不仅仅是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基于自身学术视野的尝试,同时也是一次较有远见的中国博物馆转型与现代化尝试。
一、宗旨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与转化实验室”的核心为“传承”“转化”“开放”。旨在传承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与精神内涵,并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我馆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衍生出展览、演出、美育和文创等丰富的回馈、服务群众的相关形式。以此为基础,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成为践行、摸索新时代“文艺为人民服务”以及“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通过对馆内外丰富展品的研究、整理,厘清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规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显著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中国工艺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构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可行之路。
实验室将联动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一方面凭借丰富的实物藏品,争取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之上取得更为突出的进;另一方面则注重吸取人类学、博物馆学、展览策划等诸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实验室打造成中国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学术成果应用、实验的全国性、世界性中心。当然,实验室运作、规划的全过程将面向观众开放,同时注重听取接受者于欣赏、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建议,及时调整实验室的先关计划或以此为基础组织专项实验即研究,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需要。最后,应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尊重并吸取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中的优秀成分,在加强国内区域间交流的基础上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国际标准、国际视野,争取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依托于实验室模式的独特视野与成就。
二、价值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我国首家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如何精准地展现中国工艺美术品巧夺天工的技艺,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活态文脉和文化记忆,是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努力探索的方向。
“传承与转化实验室”如同一个孵化器,以活态传承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建设,不断探索未来我馆发展的新方向,用具体项目带动馆藏、展览、演出、教育、文创联动发展,兼顾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传播与展示。打通不同艺术门类的边界,创造属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专属IP(Intellectual Property),让中华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传承与转化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对新发展理念的践行。实验室类似于一个建立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丰富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平台,是为了沟通广大欣赏者、接受者从而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创造性继承、发展的开放性学术理论与践行空间。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可以凭借实验室对自身研究的相关成果作出一定意义上的实践性转化,探索其在中国文化领域应用、推广的可能,以及其与中国博物馆的联动等等。这不仅仅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博物馆群体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重要尝试,同时也是《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文艺传统在本领域内的赓续与发展。
三、实验室项目
流失海外新疆石窟寺壁画临摹项目
石窟寺壁画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与转化实验室”对石窟寺壁画的研究、临摹、保护,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也是维护世界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举措。历史上因为偷盗、走私、非法贸易等文物犯罪活动导致我国大量珍贵的石窟寺壁画流失海外,文物流失是中国之憾,对我国流失海外的壁画进行临摹、复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传承与转化实验室”项目旨在追寻流失海外壁画特殊的历史痕迹,体味中国壁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学习中国古代佛教壁画的创作技艺。“传承”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根据同时期、同地域的壁画图像,在风格、技法、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残损部分进行修复。“转化”体现在以本项目为母体,孵化出与各项目、各单位、各艺术门类联动的馆内外工作。
本项目计划从新疆流失海外的壁画着手,对 1902—1914 年德国盗掘的新疆壁画组织临摹。这也是国内首次系统的对新疆流失海外的壁画以泥板地杖的绘画方式进行复原。
本次流失海外新疆石窟寺壁画临摹项目将基于实际情况,先后举办“文化润疆”联动及专项主题活动、壁画教学及欣赏、壁画定制、专题展览及策划、壁画专题展演、馆藏及收藏活动、文创产品开发、新媒体宣传等系列联动项目,在实验室“传承”、“转化”与“开放”的宗旨基础上,尝试探索流失海外的石窟寺壁画遗产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