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吴冠中丰富多样的创作题材中,“高粱”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其原因便是画家在它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艰难岁月。2023年6月12日,在备受瞩目的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拍卖中,吴冠中创作于1998年,描绘高粱的作品《丰收》以7820万元成交。
画家后来在《吴冠中画作诞生记》中解释了高粱与自己在精神上的关联性:粮食是我的图腾。南方的水稻和小麦个儿都矮,北国的高粱高高挺立,显得风姿绰约,而且威武。下放劳动,种过各种庄稼,看高粱从幼苗而青春。满身苍翠,秋,通体艳妆。赤红的脑袋在蓝天摇曳,实是一种骄傲。
吴冠中
在之后的日子里,“高粱”成为吴冠中艺术的“粮食”,持续为吴冠中的艺术实践提供养分。在经历了80年代的“银色时期”和90年代的“艳黑时期”后,吴冠中在油彩与墨彩,具象与抽象之间进入一种游刃有余的自由之境。在1998年岁始,吴冠中在世纪之交,把他的“艺术粮食”纳入了这自由之境,画下了这张丈二尺幅的《丰收》。
《丰收》以宽荧幕式的构图,让高粱列阵似地排开,挺拔垂直的杆和沉甸甸的“头”构成了画面的“中流砥柱”,而在这一稳定的“主旋律”中,一任叶片翻飞舞动,唱尽丰收的欢乐。这件壮阔的巨制,饱含着深情,满溢着生机,在色彩和形式上都呈现出了强烈的风格化特征。如果我们抛开所表现的内容不看,仅作形式上的分析,可以说,《丰收》是寓抽象于具象的典范。垂线的安静稳定和曲线的跃动喧闹,高粱穗的殷红和高粱杆上残留的翠绿,墨线的浓与淡,均相映成趣,灰色在画面中的分量缩小,色彩与黑满屏交锋,艳黑化身为肆意的墨蛇与红、黄、绿三原色对立统一在画面中。这是高粱丰收的实景,是线与面、艳黑与色彩强烈碰撞塑造出的形式美,是耄耋老人对30载人生的回望与思索,也是吴冠中“更贴近人生真味”的反刍再思。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