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08-16 21:03
本文作者: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胡斌
现场图
在绘画、影像、多媒体装置、现场艺术、公共互动性艺术等众多领域均有涉猎的青年艺术家林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背景,那便是纤维艺术。这么说,并非要将其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而恰恰是希望从中找到连接她多领域、多取向创作的内在脉络。因为在她跨越多种媒介的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经常采用的方式便是“编织”,这一方式自然跟织物的结构形态有关。编织,不同于塑造,也迥异于描绘,它显得更为轻盈、通透、柔性,然而又能够延展到极为广阔的场域。
黑海&毛毛、酥酥、微微、晃晃
在《秩序》这一作品中,林仪通过无数打结的线头于墙面上编织起有如蜘蛛网却并不连续的结构。这不是一张规整有序的网,“打结”本身就表明了疙疙瘩瘩的障碍,但就是在这重重微小的不畅和阻碍中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她还使用数万根黑色扎带“编织”起一个黑毛刺的空间,那些有规律排列的黑色毛刺像是荆棘,似乎会给穿行而过的身体带来刺痛的感觉,但实际上因为材料的柔韧,只会带来轻微的毛酥酥的触感。在有如窗帘一样悬挂的扎带的底端,捆扎的是一个个石头。坚硬、柔韧、捆扎,人工的与非人工的造物带给观众冲突而微妙的心理体验。编织其实也是极具隐喻性的方式。在疫情期间,她和其先生将彼此的头发连接成一个“毛毛糙糙”的网状物,它看起来那么的脆弱、似有若无,但是却隐含着某种无形的束缚身心的力量,由此折射出特殊状态下的心理症候。
黑海
黑海1
沿着编织的经纬,我们发现,问题的缘起都与林仪的身体经验以及周遭生活有关。在她的视野里,艺术不在别处,而是出自某种“内在性”的感同身受,将自己变成“问题”正是她的工作方式。《黑海》这件作品就源自于她因为压力过大而掉头发的感受。于是她用难以计量的扎带模拟出一片黑色毛发的“海洋”。密集的扎带有如茁壮的“黑草”,强化了毛发的观感,而机器牵引的蠕动则使得这片毛海获得了肉身喘息与匍匐的律动感。这样的肉身体验同样出现在《刺头儿》这件作品中,黑色尼龙布包戴上了颤动的扎带构成的毛发,使得日用品也获得了与身体共振的心理情状。有意思的是,她连续地使用扎带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材料,将它从日常功用中剥离出来,赋予了形塑身体感知的生命体感。从自身体验出发的创作还突出地体现在《微疯》中,她由搓澡的感觉延伸出“搓身体”的作品,即让观众戴着勾面手套揉搓各种身体部位造型上缝制的黑线“毛发”,揉搓时的撕扯加深了身体的触感。这种身体之间的“缠绵交织”是对人的肉身体验的折射,同时也让参与者获得某种心理的调适。
帘子
毛毛、酥酥、微微、晃晃
林仪这些由自身经验延展出的创作所带给观者的感受,几乎都是微妙的、柔性的、难以名状的。她通过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机械劳作来缓缓渗透进那复杂多维的身体和心理的认知体验。编织抑或由编织所延伸出的工作方式,本身就带有质朴的劳作特性,它不同于稍纵即逝的才情演绎,而是按照自身的心性和身体的节奏,从一个个最小的单位出发结构起那深蕴力量的场域。在她的众多作品中,钉钉、打结、刺绣、结网……一点点缓慢地挪移、推动,带着肉身的温度,以身体与质材的互动关系逐步展开一个新的世界。这里面体现出她的一种艺术态度——艺术并非强势的介入力量,而是通过捕捉、呈现那不可见或被忽视的独特体验来打开我们的认知。就像她的行为影像《这里什么都没有》一样,在反复的摩擦之中,曝露出“有无”的矛盾关系。
伦敦艺术大学艺术史与艺术理论教授萨拉·马哈拉吉曾说,“织物式思考”区别于“规则式思考”代表的抽象的、水晶式的形式,朝向一种“超智力的智能系统”;“织造世界的过程”是物质和非物质力量的、实在和内心的、事实与虚构的流体组成的连续体。我想,织物式思考和流体,昭示出一种艺术和生活的方式,它游走于各种疆域的缝隙,触及到暗流涌动的幽深领域,消弭了主客体的界限,从而表达出并非硬碰硬但持续绵长且不乏诙谐幽默的“微抵抗”态度。这也许就是林仪以“微疯”为题的展览要表达的主旨之一。希望这样的一种“有趣的、针刺的”知识生成方式能够多少撬动那日益僵化的思想与权力的结构,激发出更多元化的声音。
微疯
这里什么都没有
秩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