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 | 裴刚
在逼仄的楼梯间,昏暗的楼道里堆满了无处安置的“一地鸡毛”。但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石块生生的放在过道的中间时,生活便呈现出一抹荒凉的诙谐。摄影师蛊师不仅拍摄了如此的生活现场,还强化放大为一系列的影像装置作品,他为这样的创作方式感到满足:“旁观、戏谑、反讽、荒诞、解构、抵抗,是唯一真正嬉皮的事。”
摄影师唐立波(蛊师)
大白菜和黑色垃圾袋,废床垫和各种网购留下的纸箱皮等等堆在侧身能过的楼道里,在蛊师的经验中,这些从一个个小家庭的私密空间溢出到公共过道的杂物,就像这个时代快速膨胀的消费欲望,大潮褪去后,留在欲望沙滩上即将被晒干的“鱼干儿”。这些欲望的遗物,短暂的被充盈、撑满、狂欢之后,是常态的持续饥渴。
这个被无限消费欲望追逐的时代,是注定“人之死亡”的。在整个六十年代,被称作“20世纪法兰西尼采”的思想家福柯研究临床医学是如何诞生的,研究知识话语的考古学,在《词与物》中,发掘历史的间断性和可能性,提出知识史和思想史的展开是无先验主体的,是匿名的,是无身份的,从而提出了“人之死”即“主体之死”的理念,与尼采的“上帝之死”遥相呼应。《词与物》中“人之死”这句语录似的话,是针对17、18世纪西方所建立起来的“人的概念”失效了,人既作为一个认识的主体,又作为一个认识的客体的这样一个概念已经失效了。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结构主义等等的发展之后,阐述人并不是认识的主体,而是潜意识控制了人。那个结构性的东西控制着人,所以后来他还讲过一个名言:“不是人说话,是话说人。”人被整个语言系统控制,语言结构已经决定了人说什么样的话。
在上世纪60年代福柯写了一段重要的评论,是关于委拉斯开兹(Velazquez)的古典名画《宫娥》的。并把这一章放在1966年出版《词与物》的前面,重点阐述17世纪欧洲的认识论和知识型。福柯在他的《规训与惩罚》等著作中主要阐述了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权力怎样通过话语权表现出来,并配合各种规训的手段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节中去。这些权力恰恰是作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对家用电器的消费,融入在最庸常的日子里,所有在城市经济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们,都被裹挟在消费社会提供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这些保障人们“生活幸福”的消费品,也就像每个被欲望潮水推动后搁浅的“欲望的鱼干儿”,附着在楼道的那些杂物堆儿上了。
被铝箔纸包裹的四壁如同工地的日常现场
蛊师就热衷于拍这些楼道里的快递盒纸箱子,闲置不用的钢门,悬挂着的火腿和建筑材料,自行车和大镜子,塑料垃圾筐和大葱等等,这些长期遗留停滞流通的“静物”,经过他的镜头拍摄,后期处理,再被解构和重组之后,褪去了那一抹荒凉,反而像一张被突发事件袭击而惊恐苍白的脸。
蛊师说这一系列的创作拍摄于2018-2020年间。“我拍摄北京中产阶级住宅楼道内随意摆放的陈旧物品,体现疫情之前的时代,中产阶级消费欲望膨胀、快餐化,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艺术家的创作总是从他的生命经验中生长出来的。他刻意的把画面有意放大,强调人对物质的欲望。主观性的、失真的视觉拼贴、解构,给平凡、陈旧的日常物品增添了陌生感、刺激性、工业、快餐。令熟悉的日常物品新鲜起来,消解了司空见惯导致的枯燥乏味,总体呈现亦真亦假之间的关系。
《复制三十分钟多巴胺 NO1》,增强粗面纸,不锈钢,背胶,2023,86x65x15cm
“如果以这段时间为分水岭,之前的中国经济蓬勃,一线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普遍是消费主义席卷一切,人们通常只谈论买!买!买!”蛊师开始把镜头对准这些在楼道内被有意或无意中摆放、堆叠的物品,在他看来这个空间呈现出一种戏剧性、叛逆性。因此他在不同的季节,多次探寻小区的每个单元、每个楼层逐一拍摄。
作品《复制三十分钟多巴胺 NO1》的拍摄对象是一塑料框的大葱,在胶片相机(徕卡m6加机顶闪光灯)直闪拍摄下,楼道里的“静物”在胶片输出后更还原了摄影的“物质性”。图像又转移在模仿废弃快递纸箱皮的不锈钢材质木纹肌理的盒子内。这是蛊师没有选择数字相机拍摄的原因,但底片又经过扫描成为数字文件后,方便了后期的处理效果。经过不断的转换处理后,原初的图像几经被褪变,和其他物品重组形成图像装置。
爱情或某类刺激同样能够让大脑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人们在资本制造的消费狂欢中,不断增强着“开心及兴奋”的索求,狂欢之后是愈加饥渴的状态。物欲的持续刺激,人性渐渐的异化、物化。
《被复制的表情 NO1》,增强粗面纸,2023,80x53.3cm
从走进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之“被复制的表情噪音”蛊师个展的展厅,首先在向上进入展厅的楼道中遭遇斜依在楼道上的图像装置《被复制的表情 NO1》。无数的鞋印踩踏的图像,以数码印花打印成的画面,再经手工缝合于日常收集的110x190cm 的旧床垫上,蛊师大学时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出身,手针缝制是他的基本功。
楼梯上文字:“人们只想单纯的生活,哪怕没有伟大的思想。”展览现场
《被复制的表情 NO3》,数码印花,绒布,2023,119x190cm
这次“被复制的表情噪音”展览整体感,更像一件巨大的作品,所有的单件作品之间相互关联,模仿了他拍摄的“日常”,却又不是。在多种材料的不同组合中,各种材料之间形成的不同关系,成为种种新的可能性。
他用不锈钢材质模仿被拆开的快递盒子,与各种物品、图像结合形成对“消费欲望”的象征性指向。
“人们只想单纯的生活,哪怕没有伟大的思想。”这句话被打印印出来,又贴在展墙上,类似的文字在展厅的作品上,展墙上时隐时现,不仅是提示、隐喻等等带有指向性的文字表达,也是链接各个作品,形成被信息和知识型渗透于日常的整体之中,同样无处不在。
展览现场
一次性塑料口杯,闪闪发光的铝箔纸铺满空间的四壁,靠在墙边的铝合金扶梯,装修剩余的黄色胶带、木条、铁架子、碎掉的玻璃灯泡......这个现场既卑微、贫乏,又现代、冷硬,既是城市的日常,又是土味乡村的日常,所有这个时代正当其时和即将发生的似乎都可以找的“征兆”。混杂其间的信息,最终也将自证预言。
展览现场
作者:裴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