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11-20 17:16
11月18日上午,“艺越70 年:广州美术学院典藏特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开幕。作为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展览向业界及公众展示广州美术学院在漫长岁月中系统收藏及保存的美术创作与教育成果。星光熠熠的藏品不但回溯了近百年华南区域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的脉络和线索,还呈现了广美与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曲折历程和风格鲜明的时代之音。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广州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展览,意在回望历史,以及更好地开创未来。这些收藏于美术馆中的杰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范本,是艺术教育与传承的宝贵财富。谢昌晶介绍,本次展览划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先生们”的开创建设、“同事们”的多元发展以及“同学们或朋友们”的传承和创新展览,呈现的作品大多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到广州美术学院时期,广州美术学院在师资引进方面一直以来远见卓识。领导班子中有继承延安‘鲁艺’革命传统基础的胡一川,主张“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黎雄才等,师资力量还吸收了各兄弟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等。先生们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广泛吸取、借鉴其他兄弟院系的经验,为各自院系的课程科学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确定了基本的发展方向,为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教师们可以科学地探讨教学和创作问题,各学科和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多元地发展;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美术工作者,他们或担任学院的主要领导或教学骨干,或成为岭南地区艺坛中引人注目的中坚力量。他们对教育事业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学院向广大师生和校友传达作品捐赠计划时,得到大家的热烈回应,他们的无私捐赠进一步充实、补充了美院美术馆馆藏,对教学、创作和科研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原中国画系副主任方楚雄教授多年来陆续向广州美术学院捐赠作品达 53 件,此次又捐赠了精品《野藤琼花》。方楚雄于197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当时的任教老师有黎雄才、王肇民、杨之光、于风、迟轲、何磊、胡钜湛等等。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于13年前在广州美院美术馆举办个展,当时捐赠作品31件...在广美学习、工作、生活了五十年的方楚雄表示:“我现在的成绩都离不开广州美院,所以我觉得我的作品能被美术学院所收藏,并且能为美院的发展发挥一点点作用,是我莫大的荣幸。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介绍,此次展览由美术馆典藏部团队策划,也是首次从典藏机制及其藏品研究的角度来对馆藏作品进行系统展示,将不同时期师生们在教学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对美院教学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作品进行集中展出,让学界、艺术界和公众借此机会了解大学美术馆在艺术品收藏、定位以及研究方面的工作内涵与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现有藏品两万余件,大多来源于留校师生作品、教师和校外名家捐赠作品、作为教学示范所购藏的作品和政府转拨作品等。其中,留校的优秀学生作品和教师捐赠作品是主体,不乏名家大师质量上乘的大批捐赠。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校初期,学校购藏了一批作为教学、临摹用途的明清书画作品;还有在特殊国情下抢救性收藏了大批潮绣和潮州木雕等民间工艺品,这些都成为广美美术馆特色藏品中的重要组成;近年,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在整理旧藏的过程中,转交了两批较为特殊的藏品给美术馆,一是抗战前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的木刻作品234件;二是1946年至1949年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巡展之作,这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新兴木刻运动非常重要的见证。
这些不同途径来源和不同品类的藏品构成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典藏特色,也为进一步的藏品及区域美术史研究创造可能。围绕着这些馆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性展览,包括“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白咬着黑——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现代版画会’馆藏作品展”“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针底万千——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潮绣织品研究展”“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季风有信——蔡里安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等,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并屡获文化和旅游部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和入选项目。
展览将持续至12月24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