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12-25 12:18
近期的深圳,被大黄鸭“占领”了。
高铁站、地铁、街道、广场......到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位于深圳湾的大黄鸭
这一切缘于“2023深圳湾公共艺术季”的举办,本届艺术季邀请到了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他就是大黄鸭的创作者,大黄鸭一经亮相深圳人才公园,就迅速引发了公众的打卡热潮。
一个儿童玩具,尺寸和环境的转换,变成了视觉奇观。作为全球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霍夫曼的《大黄鸭》可以让所有人找回童年的快乐。
艺术与生态的交汇:2023深圳湾公共艺术季亮点解读
2023深圳湾公共艺术季由李象群担任总策划,王端廷担任策展人,分“自然共生”“人类共生”和“人类与自然共生”三个单元,陈文令、陈志光、戴耘、邓筱、傅中望、[荷兰]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焦兴涛、李象群、李康文&刘明慧、[德国]艾恩·克里斯蒂安·米勒(Arnd Christian Müller)、夏航、张树国等13人共12件作品参展。
展览总策划李象群与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在《 G弦》前合影
展览策展人王端廷与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展览场地深圳人才公园是一个海滨公园和休闲带,有海湾、草地、树林、桥梁和滨海栈道,并且毗邻深圳繁华的中心商务区。展览充分考虑了作品与场地的协调性和关联性,依据场地条件合理选择和安置作品。
陈志光 《战》
除了人们熟知的大黄鸭之外,策展人王端廷介绍,观众们还可以在“自然共生”单元,看到陈志光的《战》将蚂蚁拟人化,赞扬了蚂蚁为族群的生存勇于战斗、不怕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李康文&刘明慧的《时光Ⅱ》用卡通化的手法将深圳珍稀冬候鸟黑脸琵鹭塑造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创客形象,赞美了深圳青年人开朗自信、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戴耘的《种竹》通过将水泥建筑材料和竹子相结合构建出一种“陌生化”,引发人们关于生态环境的关注;陈文令的《鉴古知今》表达了人们可以通过往昔更好地认知今天、通过别人更好地认知自我的观念。作为“人类共生”单元展览作品,艾恩的《泡泡》通过作品本身的色彩与太阳光之间的呼应关系,演奏出一首活泼而激越的色彩交响曲;夏航的《机械路霸-脉冲》演绎了一部机器的童话,充分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美学趣味;邓筱的《奇点》用可见展现不可见、用形而下的作品表达了形而上的观念。在“人类与自然共生”单元,李象群的《G弦》用视觉形象传达了音乐的优美旋律,讴歌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尊严,带给人们崇高的精神力量;张树国的《永远的爱》讴歌了伟大的母爱;傅中望的《瓶合》诠释了世间万物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焦兴涛的《柔软的斜杠》则是通过互动的方式让人们感知和了解当前的生态环境。
李象群《G弦》
李康文&刘明慧 《时光ii》
深圳湾公共艺术季自2019年首次举行,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是我国较早采用“公共艺术季”这一名目且持续举办的大型户外国际艺术展览项目。由于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亮相、深圳湾独特而优越的展示空间和深圳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在公共艺术展览领域起到了标杆作用和示范效应。
充分发挥艺术引领 深圳文化繁荣再添“新动力”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创新城市文化的使命,也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辉指出,五年来,深圳湾公共艺术季与深圳、南山的文化发展相互成就,既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城市文化馈赠,也为我们擦亮了多元的文化荟萃底色。城市文化的引领性、包容性、创新性,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充沛活力、浓厚氛围、丰硕成果,铸造了深圳、南山现代化城市的独特魅力。我们坚信,具备“网红城区”“时尚之都”“未来之城”独特魅力的南山,必将与公共艺术相得益彰。
开幕式现场
2023深圳湾公共艺术季总策划李象群在致辞中表示,参与和见证了“深圳湾公共艺术季”项目的创建、提升和发展。“深圳湾公共艺术季”的连续举办,为公共艺术在湾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专业平台,助力湾区社会的美育提升和发展。作为南山区公共艺术委员会总顾问,衷心希望"深圳湾公共艺术季”能够持续发展,成为湾区乃至全球公共艺术的重要平台,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场观展
南山区于2023年7月成立南山区公共艺术委员会,建立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开幕式上,南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程正华,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为公共艺术委员会专家程焕文、戴耘、高少康、刘晓都、单樑、孙振华、王端廷、王中、张树国、朱荣远颁发聘书。黄湘岳为公共艺术委员会总顾问王京生、刘庆生、李象群颁发聘书。
公共艺术委员会总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理事长王京生在致辞中表示,创新创意永远是一座城市蓬勃向上的源泉和动力,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人人都在创造的时代,“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只有不断培育全民的创新意识,让“人人有创意”成为这座城市的成长密码和内在基因,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欣欣向荣,人才辈出。专家代表戴耘宣读了《公共艺术倡议书》。
展览作品介绍
陈文令
著名当代艺术家,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荣誉院士,中澳艺术大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主创雕塑,并涉足装置、绘画、摄影、当代书法、艺术乡建等多个领域,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觉魔术师。
《鉴古知今》
创作年代:2017
尺寸:370 x 190 x 300cm
材质:不锈钢
这件作品塑造的是一棵带有树屋的树,在作品下部有一个可以让观众坐上去的小吊椅。作品意在表达人们可以通过往昔更好地认知今天、通过别人更好地认知自我的观念。
陈志光
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务院国际领导者访问项目会员。曾多次在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举办和参与大型展览。
《战》
创作年代:2017
尺寸:1350 x 1750 x 1000cm
材质:不锈钢
这件巨型雕塑塑造的是一只兵蚁,它摆出战斗的架势,带有针刺的尾部高高翘起,显示出一种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它正在履行自己保卫蚁群的使命,为蚁群的生存而战斗。艺术家将微小的蚂蚁放大到超乎寻常的尺寸,令人产生如梦似幻的超现实的心理感受。
戴耘
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年留校任教,2000-2014年任职于深圳雕塑院;2015-2022年深圳大学任教。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公共艺术部主任,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种竹》
创作年代:2021
尺寸:220 x 163 x 260cm
材质:水泥 竹子 钢筋
作品是一个四棱台形状的构筑物,用钢筋做骨架,外部浇筑水泥。在水泥未干时在其中插入竹子。通过将水泥建筑材料和竹子相结合构建出一种“陌生化”,唤起人们在观看过程的奇异感,引发关于生态环境的关注。
邓筱
2010年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空间艺术与设计专业(Central Saint Martins,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中国分会会员,四川省雕塑学会副秘书长,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奇点》
创作年代:2020
尺寸:直径300cm
材质:金属球体 镜面
这是一件直径三米的球形装置,取材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霍金的宇宙学理论。奇点是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密度、时空曲率无限大,热量无限高,体积无限小,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点失效。邓筱试图用可见展现不可见、用形而下的存在表达形而上的观念。
傅中望
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系装饰雕塑专业。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长期从事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
《瓶合》
创作年代:2019
尺寸:245 x 68 x 315cm
材质:镜面不锈钢 铜
这件作品是作者“榫卯结构系列”的变体。他将两个形状相同、材料异质的瓶子相互嵌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整体造型。作品借“瓶”谐“平”之音,表达“平安”和“和平”之意。实际上,这件作品还蕴含着世间万物都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Florentijn Hofman
2000年毕业于荷兰坎彭的基督教美术学院,以荷兰鹿特丹为基地,从事在公共空间创作巨大造型物的艺术项目。代表作品:“胖猴子”(2010年在巴西圣保罗展出)、“大黄兔”(2011年在瑞典厄勒布鲁展出)、粉红猫(2014年5月在上海亮相)、大黄鸭(Rubber Duck)、月兔等。
《大黄鸭 Rubber Duck》
制作年代:2023
尺寸:高1800cm
材质:气膜
一个儿童玩具,尺寸和环境的转换,变成了视觉奇观。作为全球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霍夫曼的《大黄鸭》可以让所有人找回童年的快乐。
焦兴涛
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雕塑作品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以及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铜奖。作品参加了众多国际国内的重要展览。他致力于当代参与式艺术创作,发起持续十年的“羊磴艺术合作社”现场艺术实践。
《柔软的斜杠》
创作年代:2020
尺寸:200 x 20 x 200cm
材质:不锈钢 漆
这是一件互动影像装置作品,来自对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红色禁止标识的挪用和再造。作品底端安装了轴承,圆环可以被转动耍弄。作品还配有动画影像,观众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
李象群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原院长,深圳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重大主题美术创作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文联文艺创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G弦》
创作年代:2023
尺寸:高400cm 底座直径170cm
材质:铸铜
生命的音符,永不停止地在人生轨迹上奔跑、舞蹈。以音符作为作品的名字,《G弦上的咏叹调》(德国古典音乐大师巴赫的名曲),用力量在生命的舞台上旋转,掷铁饼的瞬间恰如舞蹈的旋转。她是生命的音符,更是生命活力的体现。
李康文
毕业于UCSB(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零工场”艺术创意总监,当代潮流动画设计师。曾参与并组织《zooks》《coolkid》等多部国际动画的设计工作。2019年作为策展人在深圳策划《失衡》环保艺术展。
刘明慧
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作品《平生》参加“上海浦宇杯”雕塑作品展获优秀奖;2014年作品《远方》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时光Ⅱ》
创作年代:2023
尺寸:420 x 210 x 520cm
材质:玻璃钢
作者以卡通化的手法将深圳珍稀冬候鸟黑脸琵鹭塑造成一个活泼可爱的潮玩形象,并且赋予其诙谐幽默的人格特征。这是一个年轻创客,他开朗自信,乐观进取,昂首走在开创未来的路上。
艾恩·克里斯蒂安·米勒
Arnd Christian Müller
德国艺术家,室内设计师,希尔德斯海姆BBK协会会员。艾恩的作品涉及室内设计和艺术,兼顾极简主义以及对⽇常事物中微妙美感的认知。他擅长把简单、⽇常的事物转移到新的环境或背景中,让⼈们的感知超越了原始的意义。
《泡泡 Bubble》
创作年代:2016
单组尺寸: 150 x 120 x 320cm
材质:亚克力 不锈钢
这是一件由五组长方形亚克力板构成的装置作品,每组亚克力板分三层,分别是红黄蓝三种不同色彩并各自带有不规则的气泡状圆形。色彩的混合和形式的交错使得整个装置作品的色彩异常丰富、形式极为复杂。作品的色彩与太阳光之间交相呼应,演奏出一首活泼而激越的色彩交响曲。
夏航
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第一个以“玩的雕塑”观念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的雕塑语言兼具时下最新潮的未来科幻感,与复古厚重的工业金属感,张扬而不失细腻,刚硬而不失柔美,两种质感杂糅交织,将艺术与潮流精准结合,极具玩味。
《机械路霸-脉冲》
创作年代:2015
尺寸:280 x 120 x 140cm
材质:不锈钢
这是一辆由大约六千个不锈钢零件组合而成的摩托车雕塑,虽然不能骑行,但却体现了这位年轻艺术家自幼对摩托车的迷恋和对制作玩具的兴趣。这是一部机器的童话,它不仅被艺术家注入了情感和生命,而且充分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美学趣味。
张树国
1986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86年任哈尔滨画院专职雕塑家。1989年应美国中部艺术委员会邀请,赴美进行艺术交流;赴澳大利亚学习,加入澳大利亚悉尼雕塑家协会,以国际知名艺术家身份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2000年回国在深圳大学建立“张树国”雕塑艺术工作室。2002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国际联合造型设计协会(IAA会员),被深圳市文化局特聘为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2007年至今任职深圳市楠山雕塑院院长。
《永远的爱》
创作年代:2023
尺寸:高200cm
材质:镜面不锈钢
由于极度简化,这件作品的形体模棱两可。它既像是一个被包裹的婴儿,上边是头部,下边是身体;又像是一个孕妇,上边是胸部,下边是腹部。它躺卧时像婴儿,树立时像孕妇。艺术家本人写道:“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孕育着崭新的生命。雕塑以风姿绰约的抽象造型,讴歌伟大母亲的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