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书法专辑拍品一览
▼
顾岩寿采用为宋代文人所特制花笺
顾岩寿 楷书《木兰花慢词一首》
水墨花笺 册页
31.5 x 71cm.
估价待询
来源:1996年纽约佳士得秋拍LOT23。
顾岩寿,字子静,江苏镇江人。精通儒学,南宋咸淳年间任茅山书院院长。元成宗大德五年十二月(1301)任镇江路儒学教授(见《至顺镇江志》卷十七《司属志》)。历广德、庆元路总管府知事,升湖州路经历,泰定四年(1327)任建康路推官。居官三十年,器识弘远,所至有政声,著有《顾子静集》,已佚。其子顾观,字利宾,工诗,随父宦游期间,从赵孟���游,为“京口四杰”之一。
顾岩寿善书,存世墨迹有《行书题跋》,作于延祐七年(1320)七月,上海博物馆藏,尺寸为27×31.1cm;《行书解嘲词》,作于延祐七年(1320)十月,故宫博物院藏,尺寸为28.9×51.3cm。《行书解嘲词》为潘承厚、张珩旧藏,张氏评为:“书法学唐人,颇近徐季海,然终不出赵文敏范围也。”
此帖为顾岩寿楷书《木兰花慢词一首》,为友人祝寿而作,明代归项元汴收藏。上款人“仲阳明府”即李春,字仲阳,北京人。大德七年(1303)闰五月任镇江路经历,十年(1306)迁尹青阳,改于潜,以杭州路判官致仕,寓镇江。此作用笔谨严,为典型的元人书风,与故宫、上博藏本风格一致,也是顾岩寿存世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件;尤为难得是所用纸张为元代花笺,图案为荷花,殊为罕见,可参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鲜于枢《论书帖》。
唐人书《维摩诘经》
水墨纸本 手卷
25.5 x 470cm.
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
整卷维摩诘经卷,通篇5000余字,存10纸,结字严整,笔法爽利,墨色如新,整卷为民国时期旧装裱,装裱考究。王潜刚先生题为六朝人书,上上神品。王潜刚先生,安徽霍邱人,寝馈于书法,雅好收藏,他的书斋中观沧阁,所藏晋唐宋元法书真迹过百种。尤其对六朝佛造像多有收藏,曾出版《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王潜刚先生用传拓、照相的方式整理六朝佛造像之石刻铭文,经常将石刻之文字与敦煌纸质写本对照研究。
此卷为《维摩诘所说经》之香积佛品第十、菩萨行品第十一、见阿閦佛品第十二,通过纸张帘纹和字体严整、收藏来源的状况,这卷应为盛唐时期敦煌经生所书。
董其昌《杂书释论》
水墨纸本 册页
一六三〇年作
28 x 16cm.x28
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
著录:
《董其昌的世纪》,何惠鉴著,美国纳尔逊博物馆,1992年,第529页。
来源:
佳士得纽约1991年LOT 31,1991年5月29日。
明崇祯三年(1630),苏州,董其昌七十六岁,他到了已故座师韩世能家中,接待他的是韩世能之子韩逢禧,董其昌再一次见到了展子虔《游春图》,题写了三段跋文纪念。董其昌到苏州的时间不详,保利香港拍卖上拍的《杂书释论》册提供了线索。此册题识:“庚午九月望书于姑苏保和堂。”当年的八月十二日,董其昌在保和堂写过《黄庭内景经》:“庚午八月十二日,书于百花里之保和堂,时年七十有六。董其昌识。”(见《秘殿珠林》卷十五)可以互证。本年五月董其昌先在南通,又到金坛,八月、九月之间在苏州,十月去丹阳,他为《游春图》题跋的时间应与《杂书释论》相距不远。
董其昌在《杂书释论》册书写了数种不同的佛典,前段是唐代洞山良价《宝镜三昧歌》、唐代善导和尚法语、南宋释普度偈颂(古德偈),后段是自撰的四则禅悦文字(收录于《容台别集》卷一《禅悦》)及自作七绝《读华严合论偈》。董其昌好参禅悟道,与莲池、达馆真可、憨山德清等法师都有来往,早年科场失意时更是向佛教寻求精神慰藉,本册最后一则文字“余始参竹篦子话,久未有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就是这一经历的反映。
董其昌以行书成就最高,此册《杂书释论》用笔精准,线条圆润,结体多取欹侧之势,书风秀逸,一派天真潇洒,是其行书典型风格。当七十六岁的董其昌书写心心念念的禅理时,已然心手两畅,人书俱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晚年代表作。1992年,何惠鉴在美国纳尔逊博物馆主持举办了“董其昌的世纪:1555—1636”,《杂书释论》册被收录于同名展览图录中。
沈周《枫桥饯别图・高州韵并序》
水墨纸本 镜心
一四八六年作
27 x 59.5cm.
估价:HKD 100,000 - 150,000
著录:
1.乐钧(清)编《青芝山馆集》卷七,卷第十六,五。
2.田洪/田琳编《沈周绘画作品编年图录》,天津2012年出版。上卷,第173页。
3.《翁方纲年谱》2002年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社,沈津著。嘉庆九年甲子
说明:
高州即孔镛。孔镛(1417—1489),字韶文,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都昌知县、高州知府、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九月卒于赴召途中。
此作为沈周赠予孔镛《枫桥饯别图》后题《高州韵并序》诗部分并阐述了作画原因。孔镛(1417—1489),字韶文,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都昌知县、高州知府、右副都御史。以诚信抚贼著名,《明史》有传。
沈周曾有《题孔太守高州生祠碑》一诗。可见作为同乡和后辈,沈周对孔镛的欣赏和崇敬之心。成化丙午年吴乡人会于枫桥为孔镛送行,沈周也在其列。并绘《枫桥饯别图》一卷赠与其。卷后又洋洋洒洒附诗一首。
翁方纲曾在另一卷《移竹图》中题及《枫桥饯别图》卷比移竹图晚两年,皆为精品。另有翁方纲《沈石田枫桥饯别图为墨卿太守赋》一诗存世。可窥其传承流序。
由翁方纲存文可知。此卷于伊墨卿由刑部郎出守于粤时。大学士富阳董公以此卷赠行。伊秉绶当时的境遇与孔有相似。出守边塞。也以此卷鼓励其能有一番大作为。卷后亦有翁方纲作诗。虽今只剩沈周题字部分。然观其书法,笔笔锋利遒劲,结构跌宕开阖,行气自然,遒俊奇崛。沈周作品不为多见,识者可宝也。
恽寿平 临唐宋书家墨迹
水墨纸本 手卷
23 x 330cm.
估价:HKD 100,000 - 200,000
明末清初是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对于大多数文人来说,他们承受着国破家亡和理想破灭的双重打击。在复明无望后,许多文人选择出世归隐,但这些文人志士也仅是隐身而不能隐心,表面上是隐居不仕、超然物外,内心却是忧国忧民。在这种矛盾的内心作用下,他们大多寄情书画诗文,以排遣心中郁结,给心灵和精神以慰藉。他们的艺术作品在“复古”的时代大前提下,又更加注意个性的表达和挥洒,一类是以八大山人、石涛等“四僧”为代表,他们抒发心性,发泄不满,在笔墨形式上大胆创新,无拘无束,以表现与世俗的脱离;一种以“四王吴恽”为代表,他们以古为尚,以古为宗,追求笔墨意蕴,既寄托对故土家园的情怀,又自我慰藉。
恽寿平 临唐宋书家墨迹
局部图赏析
恽寿平作品相关参考资料
恽寿平《瓯香馆集》 序文
清道光十八年别下斋刻本
天津图书馆藏
恽寿平和当时很多的遗民一样,隐居读书,不仕二姓,用一生的时间来沉醉于书法、绘画等艺术追求。秦祖永称赞他“工诗古文词,毗陵六逸,南田为上,书法褚、米,自成一格,时称三绝”。他的好友顾祖禹称恽寿平:“叔子既历丧乱,少壮时多与畸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叔子意气如常。故其诗中,多豪宕感激之什,至于剖析理命,研极渊微,篇中尤多精辟之语。非深山学道人,未易知其所际也。
”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山水画初学元黄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隽之致。又远师徐崇嗣没骨画法,以“师造化,重写生”为依据,以写生为基础,对真实的花卉观察入微,极力摹写,笔下的作品往往都能活色生香,纯是天真。他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突破清初书坛的影响,直追魏晋,在清代独树一帜,被称为“恽体”,为后辈画学书家拓宽了道路。
左:恽寿平《临唐宋书家墨迹》(局部)
右:黄庭坚《寄岳云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在三十八岁前后的书法和题跋开始着意借鉴黄庭坚小行书的特征。他认为黄庭坚的书法秀研与刚健兼备,曾言:“黄山谷书《梁公碑》,笔力劲拔,点画妍妙,碑版书自北海以后,无与比肩者。”笪重光曾藏黄庭坚《山预帖》,恽、笪二人交往密切,恽氏想必是寓目过真迹,并曾临习此帖,在《临黄庭坚山预帖》的题跋中称“黄涪翁帖有奔绝绝尘之妙。
”此《临唐宋书家墨迹》中,临黄庭坚一帧,结字右肩抬高,中宫收紧,字与字之间牵丝连贯飘逸,生动流畅,笔意和笔法得黄庭坚神髓,而他还在此帧后的跋中自谦道“终不能得其用笔意”。
台北故宫所藏恽寿平《摹古图册》,绘制于1668年,其中临董北苑和洪谷子两开的对题,体势用笔,都有明显的黄庭坚笔意。
恽寿平《临阁帖三种》
(大都会博物馆藏)
恽氏对颜书的评价颇高,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卷十三收录了《恽南田山水花卉册》一本,第十二开为《临争坐位帖》,并称“鲁公《争坐帖》为宋四家之祖”。清代有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等,皆脱胎于颜书,可见颜书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争座位帖》更是作为颜体行书代表作,对后学自然启示良多。此《临唐宋书家墨迹》中有两段临颜书。每个字都有极浓郁的篆籀遗意,结字呈外紧内松之势,在圆浑苍劲和古拙宽博之中不失灵动恣意,整体气脉通畅,有一泻千里之势,却又动中有静。
此恽寿平《临唐宋书家墨迹》,计有临苏轼《展庆帖》、黄庭坚《寄岳云三言诗帖》、褚遂良《文皇哀册》、张即之、颜真卿《送刘太冲叙》《争坐位帖》、米芾《和林公岘山之作》六家的经典之作,时间跨度大约十年,从恽寿平40岁至51岁左右。
从总体来审视此《临唐宋书家墨迹》,我们不难发现,恽寿平的临古并不是着意于字形、章法,而是更注重笔意,这一点从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临阁帖三种》扇面也能得出此结论。他曾说:“宋四家书皆出于《争坐帖》,犹元季四家画,皆师董源,而各不相似也。” 可见他虽主张师古人,但这种单一的“复古”却不是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不被先匠法度所拘而游行自在才是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强调自我的个性的挥洒,不趋时俗、回本溯源,却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广泛的学习,上追魏晋,下至元明清各朝,不拘泥于一家一派,集众家精华于大成,入古出新。
恽寿平《临唐宋书家墨迹》后纸有黄易(1744-1802)、熊介兹(1762-1825)跋及题签,历经徐日簪(约1752-?)、黄易、潘仕成(1804-1873)收藏。熊介兹跋中提及的“柳塘太守出此册见示”,柳塘太守应为徐日簪。证据有二,其一,袁洁所著《蠡庄诗话 》载:“徐日簪,号柳塘,大榕弟。与兄先后守济南,尤工书法。”在介绍其兄徐大榕时,称“先生胞弟徐柳塘太守日簪,前后来守济南。”可知徐氏确曾官至太守。其二,故宫博物院藏有徐日簪致黄易书札一通。
内容如下:
顷知九兄大人处有《扬州画舫录》,务恳暂借一观,迟日即当奉缴,断不有失。特此布渎,并请日安。不一。愚弟徐日簪顿首。
乾隆52年李世杰、书麟
《奏为宣城县知县出缺拟以徐日簪调补》折 四页选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九兄即指黄易,《临唐宋书家墨迹》黄易的跋后也钤“黄九”一印,皆因黄易行九。通过该札可知徐黄二人确有交集。并且通过跋文、题签推测,该卷的递藏顺序徐日簪早于黄易。袁洁称徐日簪“尤工书法”,又曾向黄小松借阅《扬州画舫录》,在他身份的各种标签中,也应有书法家、收藏家的标签。关于徐日簪的生年,根据《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中,乾隆52年《奏为宣城县知县出缺拟以徐日簪调补》一折,该年徐日簪36岁,故可知其生年约为1752年。
黄易是浙江钱塘人,兼擅篆刻,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较为系统地加以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黄易《嵩洛访碑图册》、《岱麓访碑图》两种,被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熊介兹,名方受,号梦庵,广西永康人,与张船山为同年进士,官礼部主事、山东东昌知府、兖沂曹济道。善书法,有《梦庵诗钞》。黄易与熊介兹的交集很多,他们有诸多共同的朋友,如张问陶、袁枚等。黄易在跋语中称“昔贤以诸登善书为瑶台婵娟,余谓南田书亦然”,可见黄易对恽寿平书法评价之高。称此《临唐宋书家墨迹》众妙毕备,还告诉我们,该作原是册页,后改为手卷。
左:恽寿平《临唐宋书家墨迹》卷
中:石涛《陶渊明诗意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右:《群玉堂帖》本《千字文》 北京嘉德2018秋
该卷卷首下角钤“曾在潘德隅家”一印的主人是潘仕成,字德畲、德舆,为潘振承族孙。陈泽泓在《潘仕成名号、生卒年及与能敬堂关系考》一文中指出,“德隅”亦为潘仕成的字号。潘家先祖以盐商起家,仕成继承家业后继续经营盐务,以至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于道光年间建“海山仙馆”,他的收藏亦以该馆命名,曾刻《海山仙馆藏真》十六卷、《海山仙馆藏真续刻》十六卷、《海山仙馆藏真三刻》十六卷。该丛帖的刊刻始于道光九年《海山仙馆藏真帖》,到有记载的同治五年刻《海山仙馆楔叙帖》为止,先后37年。刻帖时间之长,投入财力、物力之多,不仅是晚清广东刻帖之首,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容庚《丛帖目》卷二收录了以上提及的所有刻帖目录,其中《海山仙馆藏真三刻》中刊刻了两件恽寿平的作品。北京故宫所藏石涛《陶渊明诗意册》,亦钤此印。2018年,北京嘉德秋拍,安思远藏善本碑帖十一种以1.9亿成交,其中的群玉堂帖本《千字文》钤“曾在潘德隅家”、“德畬秘笈”等印,亦为潘仕成的收藏。
《恽氏家乘》卷二载:格书宗褚、米,出入黄山谷,情韵独绝,更极变化,或如折叉股,或如老龙蛇,或用浓墨如点漆,或写淡墨如轻烟,后人以笔墨假之,直东施之效颦耳。此《临唐宋书家墨迹》卷,遍临唐宋诸家,而又兼具个性风格,足见恽寿平深厚的砚臼之功。历经黄小松、徐日簪、潘仕成递藏,殊为难得。
……
保利香港拍卖2024春季拍卖会
中国内地巡展行程表
上海预展
预展日期:2024 年 3 月 8 日 至 9 日
预展时间:早上 11:00 至 晚上 6:00
预展地点:上海静安瑞吉酒店3层多功能厅I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008号)
北京预展
预展日期:2024 年 3 月 12 日 至 13 日
预展时间:早上 11:00 至 晚上 6:00
预展地点:北京国贸大酒店6层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