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03-18 07:58
3月15日下午4时,“流变之境第二回:不息的涌动——2024当代女性艺术·长三角邀请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担任策展人,将持续展出至2024年4月16日。
江梅致辞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在致辞中提到: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亦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的展厅也因为展出的这些精彩作品和参展的女性艺术家们的到来而显得格外流光溢彩。作为一个持续性的展览项目,本次展览是“流变之境”的第二回展。首届“流变之境”展举办于2022年秋,是一个专题性展览,邀请了长三角地区十五位艺术家参展,从“绘”的角度出发对绘画的形式、语言、媒介和观念等问题展开探讨。此次“流变之境第二回”展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更大拓展,不仅以“不息的涌动”为专门主题,更是扩展了艺术媒介,增加了雕塑、装置、综合材料和新媒体的比重。因此,本次展览可以说更加综合而概括地体现了长三角地区当代女性艺术创作的基本状况和面貌,并反映出一些新的艺术倾向和动态。
“流变之境”,带有流动、变化、发展的意义,这里隐喻了长三角地区,从历史到今天,它所代表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一直在流变中不断发展。近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一直就是一个经济十分活跃、国际国内交流很多的地区,所以在此的文化艺术活动也是异常丰富和活跃,生活工作在这个区域的女艺术家们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本届主题“不息的涌动”,反映和隐喻了在今天一个不断发展与流变的当代文化语境中女性艺术创作呈现出的一种积极生长的态势,和源源不断的内生的力量。
此次项目也是在考察长三角地区当代艺术生态过程中,在面对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发展和当代性转化这一共性问题时,从女性经验的角度出发,观察她们所特有的艺术实践特点,以及她们所取得的艺术成果,对于我们而言更是增加了一个考察和研究的面向和维度,非常有益。
期待大家在这个展览现场,从女性艺术家们的作品中,感受到她们对现实和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及她们澎湃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从中体验和分享到艺术之美、女性力量以及她们对当代艺术文化建设的贡献。
李秀勤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李秀勤在致辞中代表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表示感谢。并分享了她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英国留学时的一个经历。当时她同住的室友是一位英国女性艺术家,自称为艺术工作者,每每周末的时候,家里就如聚会般热闹,她们中不光有女性艺术家,还有各种从事文化工作的、或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女性。她就很好奇,这么多女性聚在一起聊什么呢,然后就加入了她们。她们从当时的实事、战争,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谈到女性为拯救一个国家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一片废墟,女性是战后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她们建设了自己的家园。她们在谈的是战争的形式、对人类和国家的影响,以及女性发挥的作用。
第二次又是一个周末,又是一群人坐在一起谈论。她们谈的是社会建筑如何和人产生关系,和人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和人是否有对话、有交流?人使用起来是否感觉很方便?她们从建筑的风格到建筑的比例,从书房谈到卧室,谈楼梯、谈大门。这些女性所关注的不仅是她们自己的生活,她们所谈论的话题与本身的生活有关,却又超越了这些,但是又还在这些东西之中,与生活密切相关。
李秀勤老师谈到:作为女性艺术家,社会对我们有关怀,我们对社会、对生存空间也有感受,我们具备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我们用自己的一种感知,把生活当中的爱、关怀、心愿和幸福化为诗,创作为我们的作品。
傅军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在致辞中说到,“流变之境”是两年前江梅院长发起的,这是一个关于当代女性艺术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的持续性专题展览项目。我们计划每两年推出一届,今年是第二届,共有18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女性艺术家应邀参加了本次展览。开幕之前的研讨会上,我们与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们展开研讨和交流,她们分享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也提供了许多新鲜的视角,对于我们今后这个主题的展开和研究非常有帮助。
这次展览以“不息的涌动”为主题,是想借女性生命状态中一种具有原发性和本能性的现象,来形象地比喻女性的艺术之路。前几日在布展现场发生的一幕让她对此主题非常有感触,当时参展艺术家毕蓉蓉带着她三岁的女儿来到布展现场,因为她有一件作品布展相对复杂,所以需要本人来现场调试,女儿很快就感到疲惫和困倦。毕蓉蓉就一边抱着女儿、一边与策展人交流、一边指导工人布展。女儿后来蜷缩在我们展厅的沙发上,以很奇怪的姿势睡着了,毕蓉蓉抱着电脑,参展作品有个程序必须与电脑对接上才会呈现展示效果,所以她就在女儿和工人之间来回走动。这一幕让我动容。因为这在女性的创作实践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却又非常日常的一幕。她们需要面对社会、家庭和自我等多重关系的平衡。还要面对既要、又要、还要这样一种社会期待和消费主义陷阱的各种挑战。
早在十年前就有统计数据表明,美术学院里女生的数量已经超过男生。但是直到今天,在当代艺术领域,女性的数量还是明显少于男性。刚才研讨会上,参展艺术家李依祎也提到,在中国的美术学院中,研究生中80%是女性,但到了博士仅占15%。那这些女性去哪里了?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家庭支持系统的不足,这是非常直接的原因。今天参展的女性艺术家都是凭借坚定的信仰,以及自强不息的坚韧和决心才完成这些艺术上的成就。所以展览主题“不息的涌动”也是对她们进取精神的赞许和褒奖。
出于展览描述和空间叙事的考虑,我们对展览进行了划分,分为“媒介之维”“时空之维”“景观之维”以及“人性之维”四个单元。这种划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区分,主要是希望这能有助于观众理解作品、解读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之间相互映照的关系。
开幕式由上海油画雕塑院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沈珺主持。开幕活动简短而轻松,最后本次展览18位艺术家共同合影留念。
此前,下午1点半,还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了本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策展人傅军担任主持,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及参展艺术家们围绕“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现状与挑战”等话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媒介之维”“时空之维”“景观之维”“人性之维”四个单元,力图让每位参展艺术家的创作,既具有代表性又有一个脉络性的呈现,以期为观众构建起一种具体可感的作品和空间关系。
欢迎大家走进展览现场,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体会“她们”的情感与智慧、才华和勇气,并从中感受到时代的呼吸与脉动、文化的当代赓续和演绎。
参展艺术家介绍:
鲍莺
1970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绘画班,199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上海中国画院第二届高研班学员。现为上海中国画院创作部副主任、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鲍莺擅以“工笔写意化”绘花鸟、静物探索现代绘画的情趣,建立起艺术辨识度,于画坛收获赞誉,却也始终寻求突破。鲍莺近年来的新作具有当代意味,挣脱传统绘画图式,亦不满足于描摹现实,像是与此前人们熟悉的那个“鲍莺”做了一次“断离”。一方面,她试图以点、线、面进一步探索水墨的形式感与写意性;另一方面,她力图跳出书斋与自娱自乐的小天地,用作品承载更广阔的社会性思考。
鲍莺 《隔》之三 纸本水墨 125×240cm 2019
毕蓉蓉
1982年生于宁波。2005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画专业,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画山水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继而在荷兰获得Frank Mohr学院绘画专业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毕蓉蓉的创作从绘画出发,不仅包含了绘画、影像、装置等媒介,还有她自己独特的编织手法。她运用基本的纺织工艺,将毛线、塑料、金属丝线等材料编织成采集的纹样,并呈现它们独特的肌理和质感。在这其中,她也会加入发光灯点、金属片等材料,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平面结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毕蓉蓉也在用“编织”的手法来梳理自己的创作脉络,她的不同作品都像是编织过程中的丝线或者基底,以各自的方式延展、生长,又共同组成一个紧密交织的整体。
毕蓉蓉 《平面生物——风景 II》 铅笔、墨、水彩、纸、布上刺绣、铜丝、线 137×160cm 2022
丁蓓莉
字小真,1972年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吧,获硕士学位。现为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主任。
风景是丁小真水墨创作的图式,亦是其语言修辞。从风景而非山水入手,在山水图式上对传统进行当下的转换是丁小真艺术语言的一个独特笔法。在这些系列创作中,灰色、虚薄、平面性这些视觉表征不仅构成了丁小真绘画作品的视觉语法,也建构了她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创作趣味和视觉图式,成就了她独特的水墨语言和方法论。
丁蓓莉 《龙》 纸本设色 45×45cm 2024
高珊
1978年生于浙江。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高珊是风格鲜明的当代雕塑家,她的艺术个性首先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从当初的海绵、硅胶、皮毛,到这次的石蜡和肥皂,都是偏向于温润细腻,又异常敏感柔软的材质。她的形态语言一般采用几何形,突显出精致、纯净和高贵的审美特性。本次展出的作品同样是以石蜡浇铸几何形,保留了蜡在高温液态下慢慢凝固时产生的不规则的有机形体和肌理,尝试以材料本身的质地和形体来触动某种须臾之间的情绪。
高珊 《封闭的环形——呼吸》 石蜡 80×16cm 2022
黄燕
1980年生于浙江乐清。2004年起师从施慧教授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受Josef & Anni Alberts 基金会邀请访学美国,著《织物的嬗变》。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纤维艺术系主任。曾担任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联合策展人、项目负责人。
黄燕的个人创作强调对纤维与视觉空间、视觉符号的探讨,善于以富含逻辑思维的图式语言构建包含视角维度、时空认知和逻辑概念的抽象艺术语境。作品形态以架上装置和空间装置为主要面貌,包含影像、灯光等媒介的涉入。近期主要关注数码编织技术和数字纤维领域的视觉成像研究。
黄燕《俯仰之间》 丝线、着漆板、LED灯管、变压调节器、电线、影像投影 空间装置 尺寸可变(主体装置为240×300×60cm) 2022
李秀勤
1953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199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1999—2000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术交流。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
凹凸拓印,是李秀勤艺术作品的一个方面。她把三维实体——无论是凹进还是凸出的对象——打开,甚至是四维时间性,如捏塑行为或发声过程加以选择,造成不可定向的空间变换。此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张纸上的两个面,而是拓朴学意义上的空间连续。她通过作品深入思考盲人连通和转换的是什么?是世界的形状,是眼睛不能见而心灵可以看见的光明。李秀勤就这样赋予了触觉以视觉乃至身体与生命的灵性,拓印不过是探索空间的一种行为而已。
李秀勤 《一部推拿学》 金属 空间尺寸 2012
李依祎
1996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现居杭州。201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2023年起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博士在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
李依祎选择婚恋这一主题的原因是“爱”成为她这个年纪最困惑的事情。抱着这样的困惑,她开始寻找爱,寻找那些能在他们身上看到爱的情侣,然后呈现出来。她笔下相爱的年轻人自由、洒脱、互相尊重,与多数人表达束缚式的婚姻截然不同。你会嫁给我吗?肯定的回答似乎要溢出画面,充斥着李依祎最真诚的祝福。
李依祎 《你会嫁给我吗?》系列二 布面油画 190×190cm 2023
梁曼琪
1986年生于广东珠海。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研究生院(CDK)绘画系,获美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色彩、几何结构像是一道万能公式,在画面上自由地穿插、重叠,不同的颜色时而互相干扰形成冲突,时而互相抑制达到平衡,再没有比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贴合梁曼琪想要表达的了。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情感回应,平衡着画布上这些看似逻辑性的视觉符号。她借由几何形状和颜色探索着自身与周围的环境,由此进入到心理的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并把它们作为艺术家需要承担和理解的新使命。
梁曼琪 《隐藏的环 No.2》 布面油画 200×160cm 2021
刘华新
1992年生于广东惠东。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杭州。
刘华新参展作品探讨的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以及过去和当下交织的记忆。刘华新养植物的爱好已经十多年,描绘植物也成为她思考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生命的质感的一种方式。她打破人们在正常视觉推理下所看到的周遭世界,让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既定视觉模式产生某种质疑。你在她的画中看到了什么?花?草?“我看到的只有时间,还有它此刻的模样”。刘华新在墨守成规的世界里试图超越,对于她,这非虚幻,亦非真实。
刘华新 《迹·No.1》 布面油画 170×200cm 2019
刘曼文
1962年生于哈尔滨。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10—2017年担任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专职艺术家、教授。
刘曼文画园林已经十多年。古人建园林,是自成一个世界。园中的一切都可以与外界无关,园林中的时间和心灵是被园林笼罩和保护的。刘曼文追求的不仅仅是古代园林的趣味,让她有幸福感的是让灵魂保持在一种敏捷的状态和活动之中。这是园林系列的精神性所在。刘曼文在漫步之中,也创造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心灵世界,园林一开始是她的绘画对象,后来成为了她的方法论和路径,到最后,当艺术家的主体消融于园林的漫步之中,园林成为了艺术家的心灵,也成为了目的本身。
刘曼文 《春分》 布面油画 200×300cm 2024
毛进
1971年生于湖南湘潭。200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台湾大未来林舍画廊等机构展出。代表作品《室内系列》《动物系列》《人物系列》《方系列》《致敬系列》。
毛进为她的系列作品取名《致敬》,这是谦卑,也是神游。如果我们知道在开始这个系列创作之前,毛进已画了十年敦煌壁画,上百幅画作一律名之为《方》,是来自藻井的谕示,那么新的系列看作是对《方》系列的拓展。她用近乎丑拙、生涩的笔调去描绘隐约的远山、生硬的树石,且并不满足于遗迹本身,而是为它们添加了类似题跋、印记,甚至于被人割取后的空白,这些都是“痕迹”,似乎暗示着历史的时空中物与人的多重互动关系。
毛进 《方-默之四》 布面油画 20×30cm 2017
石至莹
1979年生于上海。200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
以形态、色泽、质地各异的宝珠与石头为载体,石至莹对物质的存在状态进行了多样且具体的绘画性表达。与画面中观者所能看到的画面和物体尺度不同,这些宝石与石头的原型,原本只是画家工作室窗边一隅,指尖般极微小的存在。画家不仅要将这些难以凭借肉眼观看的细节在跃升的尺度之下进行绘画的工作,更需将因绵延时间带来的光线、质感和色彩持续且微妙的变化加以“转译”。此外,正如这一绘画系列的标题所彰显的,“镜像”所提示不仅是画面中镜之平面对位于其上之物(宝石)的倒映,于另一层面中,镜像所暗示的是艺术家如何通过绘画这一媒介本身对外部物质世界加以探求以及对自身精神世界加以反应的初衷。
石至莹 《宝石与镜像》 布面油画 150×200cm 2022
唐天衣
1978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架上绘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唐天衣的人文风景系列以早期民族工业为源点,策划一场跨时空的工业对话。当钢铁成为本土现代化发展的基石时,也代表着人类追求进步与奋斗的力量。而仪式风景系列要更加无拘无束,呈现出女性艺术开放的一面,追求描绘“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的瞬间景色,质朴简约而又大气磅礴,画如其人。
唐天衣 《上海发昌机器厂 2》 综合材料 200×220cm 2023
汪莺莺
1982年生于安徽。200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曾为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2022年作为人才引进至江苏省美术馆油雕院,现为专职画家。
汪莺莺的作品记录了一些身边和别处的肖像,无声的背影以及日常生活的片段。尽管素材从人本身演变到围绕人展开的一系列生活场景,但无论描绘的对象是面孔还是一张床,和之前的绘画状态相比,都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自然回归。这种回归不可避免的也是来自过去几年特殊环境下群体性的焦虑,空间的禁锢让时间的概念模糊又错乱,而绘画对她的意义也不自觉地由之前的自我证明、宏大信仰落地为对抗时间、自我疗愈和存在的生活方式。如此一来,描绘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瞬间才让汪莺莺真正地在绘画中体验到完整,找到人生的真相。
汪莺莺 《沉默》 布面油画 35×50cm 2021
应歆珣
师从施慧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纤维艺术系硕士生导师。曾获北京今日美术馆与马爹利艺术基金未来艺术最高奖“英才奖”,并受该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驻留和游学。2019—2020年赴德国柏林艺术驻地3个月。
应歆珣本次展出的是其“天鹅绒计划”新的系列作品:“日常物肖像”。我们每天都和日常物在交往,它们无处不在,可以随意添置,还能随意丢弃,但好像我们又很依恋它们。在应歆珣看来,这些通常被忽略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在参与构建我们的感知和心灵。那些曾经拥有过的物品,它们好像存在着时代和地域的联系,以及某些时间段的意识形态。试着将它们转化为肖像作品,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物品被再次认真对待,就像尊重名人一样去记载它们。
应歆珣 “天鹅绒”计划《TA(2009-2023)》 天鹅绒、数码刺绣、珍珠项链研磨成的珍珠粉、丙烯 90×79cm 2023
应颖
1984年生于上海。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应颖的作品专注于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感知,以简单的雕塑语言,如线条与空间的关系来表达隐藏在这些轻薄物体中的情感变化。
应颖 《权力》 陶瓷 115×24×20cm 2023
张如怡
1985年生于上海。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获本科学位,201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获硕士学位。
张如怡的艺术实践围绕日常逻辑展开,作品因调和人工制品、工业经验以及城市生活而占据特殊空间。艺术家从日常材料中涉取灵感,以探索和调度个体、物料、场所三者之间的层次及相互作用力作为关键叙述途径。创作主要涉及据地装置、雕塑及综合媒介的运用,借“现实”为样板,牵引出城市环境变迁过程中现实对个体情绪的塑造,通过矛盾性转化的视觉语言,将直觉和观察种植于朴素的物质之中,赋予其物质之外的精神内涵。
张如怡 《尖锐的柔软》 锡纸、UV打印、编辑框架、网 50×80cm 2019
朱智伟
1970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89年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并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本科学位,2003—2005年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访学,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江苏省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朱智伟的作品没有具体的身份标签,她们甚至只是一个抽象的生命体。这里塑造的女性形体是通过肢体的语言来述说她们自己的故事,作品里面没有对人物的表情做过多的情节化描述,只是用肢体的语言去倾诉、去述说。朱智伟在创作过程中,只保留了一些必不可少的衣饰,把表现的重点放在了人物的空间构成与微妙的姿态变化上。动态是有“表情”的。成人比较善于伪装,表情会说谎,但是身体却会诚实告诉你一切,所以她对人物身体姿态的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致,在主题创作中亦是如此。
朱智伟 《粉色3号》 玻璃钢着色 153×90×80cm 2012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