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现场
恭王府博物馆自创建以来,持续开展溥心畬相关研究,并逐步成为溥心畬绘画作品在大陆地区的重要收藏地之一。近年来,在史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溥心畬画稿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从中国画创作方法论的角度深入挖掘,自2021年起以“九朽一罢”“曾获良驹”为题,连续举办两回“馆藏溥心畬画稿研究展”,分别从馆藏画稿整体面貌、画稿功用,以及鞍马题材画稿的临摹、写生、创作专题等角度展示溥心畬画稿研究方面的进展,并通过现场和数字化互动等手段,将学术内容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展览现场
2024年4月23日至7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汲古高歌——恭王府博物馆藏溥心畬画稿研究展”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展出。
展览以恭王府博物馆特色馆藏溥心畬画稿为核心研究对象,关联梅兰芳纪念馆、湖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及恭王府博物馆所藏溥心畬完整绘画作品,对溥心畬画稿所体现的有关“继承-创造”的自觉和方法进行深入解读,为公众带来一次具有较高学术性的美育体验。
展览现场
“汲古得修绠,高歌披心胸”
本次展览主标题“汲古高歌”,引自溥心畬所书“汲古得修绠,高歌披心胸”集唐诗对联。溥心畬的绘画作品,就像他的诗文一样,都是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而进行的内心反映和创造。他认为无论写诗还是画画,都需要从优秀的传统中汲取营养。
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溥心畬画稿35件,以及由梅兰芳纪念馆、湖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恭王府博物馆收藏的溥心畬完整绘画作品28件,其中湖南博物院所藏十三件作品,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公开。通过这批作品系统展示了溥心畬是如何从传统中进行学习,又是如何运用所学,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独造的追求有机结合,在近现代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
▋胸有成竹——溥心畬绘画生成过程中的画稿
画稿不是画家自我临幕的临本,而是绘画生成过程中的阶段性形态和创造新象的基础。
展览现场
溥心畬的绘画上承唐宋,下接元明,取法纯正,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其绘画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对于研究中国绘画优秀传统在20世纪上半夜的继承和创作性转化问题,具有代表性样本的意义。研究溥心畬画稿在其绘面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绘画实践方法和过程,具有重要的艺术文献价值。
展览现场
画稿,在溥心畬的绘画创作中,在题材形象、组织结构、章法布局以及画题画意表现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画家以其心胸、学养,对古人、自然与自我等因素进行综合处理的创作思维痕迹。
展览现场
这一单元通过画稿与完整作品的分组展示,直观地介绍溥心畬的“稿”与“画”之间的关系,分析画稿在其绘画生成过程中的多种形态、功用和作用方式。
展览现场
▋千里意未足——溥心畬的写生性画稿
溥心畬的写生性画稿体现出传统和时代因素的叠加——有强透视的形象捕捉,有速写意味的动态记录,有肖像写真类的传神描绘,也有结合际遇情境的有感而发。
展览现场
溥心畬少年时学习骑射,曾求购良马,却一直得不到。1911年春季,哈密王麾下骠骑随行来京职贡,向溥心畬献上了哈密良马。溥心畬驰马城外,少年鲜衣怒马,好不快意!当年秋季,清帝逊位,溥心畬旋移居清河二旗村、西山马鞍山,无奈之下只得将这匹有“千里马”之誉的爱马返还骠骑。
展览现场
1959年春天,溥心畬在所绘就的《骠骑图》的题跋中,将这件旧事记录下来。在失去“千里马”的近半个世纪间,溥心畬作了大量以马为题材的作品。
展览现场
这一单元真是由溥心畬会与千里马的旧事为引,以“千里意未足”为题,讲述溥心畬寻千里马之梦和行千里人生路的感悟。
展览现场
▋修绠与心胸——溥心畬画稿的资源、方法与目标
临摹是中国画家学习前人绘画技法、规律的重要手段。根据具体临摹目标的不同,画家在临摹中可以采用半透明纸张覆在临本上的“摹”法,也可以选择临本置于案头进行对照的“对临”法,还可以进行部分临摹、重新组织画面的变体临摹。通过临摹,画家不仅能够掌握前人的经验,在写生中具备捉形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为在创作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打下基础。
展览现场
“修绠与心胸”,节引自溥心畬所书集唐诗联“汲古得修绠,高歌披心胸”。上联集自韩愈《秋怀诗》,“修绠”即长绳,意为从深深的古井中打水时得到了长绳子,指学习古人时能够获得很好的门径和工具。“心胸”句集自岑参《送祁乐归河东》,意为放声歌唱心中的所思所感,发出自己的心声。溥心畬借古开今,以“修绠与心胸”表达出“古人”与“我”的关联。
展览现场
这一单元首先考察溥心畬的临幕方法,体会其在钻研古人作品中所下的功夫;继而通过其创作性画稿及相关完整作品,了解溥心畬的绘画目标,即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古今、人生和艺术的理解与观念,创造容纳自己和观者的精神家园——这也是中国绘画的特质和价值。
展览现场
20世纪初溥心畬居住于恭王府时,府中收藏的历代书画名迹仍十分可观,唐代韩幹的传世名作《照夜白图》即在溥心畬手中。在此次展出的溥心畬画稿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古人名迹的临习和借鉴。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通过画稿与完整画作的对比分析,以清晰的学术逻辑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溥心畬绘画作品生成过程中画稿的功用,以及其中反映出的其在继承古人与创造性转化中的思考和实践。其创作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当今的启示,以及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当今艺术创作提供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