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05-06 17:44
在当前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将创作视角转向传统文化,试图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寻找创新的突破口。然而,尽管当前的展览活动日益频繁,但真正能够从传统出发,对传统文化或美学进行系统梳理并实现其当代转化的展览却相对稀缺。
山西博物院
在这一艺术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场所,其潜在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预示着其将成为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关注的新焦点。此外,通过对比国际上的博物馆展览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往往能够呈现出一条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不仅涵盖了古代文化,也包括了当代文化的体现。这种全面而连贯的展示策略,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文化发展全貌的机会。
展览现场
而这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在博物馆的展览实践中,除了传统的文物展示之外,观众在体验了文物及其背后故事的叙述之后,往往缺乏一个进一步深化文化体验的空间,尤其是将传统与当代进行有效链接的空间。这种空间的缺失限制了观众对文化深度体验的追求。
因此,将当代艺术纳入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不仅能够丰富博物馆的文化展示内容,而且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融合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多元的文化展示平台,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文化体验机会。
博物馆新篇章:山西博物院开辟文化展示新思路
2024年4月30日,山西博物院举办了名为“时空变调—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的展览,此次展览可以看作是博物馆空间在当代艺术展示领域探索的又一里程碑。该展览在博物馆的语境中,通过当代艺术语言的引领和智能科技的介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参展作品涵盖了数字媒体、智能装置、雕塑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展示空间在概念上构建了两层“时空”的表达:第一层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古建筑进行复现,将传统元素在数字环境中进行重新诠释,以此复兴先人的技艺智慧,并活化地方经验。第二层则专注于展示当代艺术的表达,艺术家们提炼出具有时代感的文化符号和抽象概念,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创作出新颖的艺术形态,与地方文化形成链接。这些艺术创作者们站在时代的前沿,采用跨学科合作和跨媒介融合的创作手法,为观众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路径,并对文化重塑、身份认同、科技伦理和生态理念等社会议题进行了回应。
展览现场
作为山西博物院首个当代艺术展览,这些作品在空间中的陈列并未给观众带来突兀之感,反而开辟了博物馆展示新思路。同时,这不仅是当代艺术创作和展示的新途径,也是对观众和艺术家认知的一种挑战。博物馆面向的是广泛的公众群体,而当代艺术传统上针对的则是较小的受众。当小众艺术进入为大众服务的公共空间时,它将发挥何种作用?大众在博物馆中看到当代艺术作品时,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对艺术家而言是必须深思的,因为它们意味着艺术家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当代艺术不断突破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通过观念去解构文化的界限,唤起人们的文明记忆,并在主体的空间塑造中进行淬炼。此次展览为新时代语境中艺术思潮和文化精神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展览:在博物馆空间呈现未来文化景观
在本次展览的策划与呈现中,策展团队采取了一种创新的叙事结构,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重新编织传统文化的文脉,并与当代艺术语言和科技手段相结合,以期达到一种文化与时代的对话。
龙跃千年
方寸苍穹
展览的起始部分,由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主导,他们对传统文化中的图像、符号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凝练与重构。他们以传统精神的内核为线索,重新编织了文化脉络,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和时代价值。随后,展览将观众的视角引向“空间”与“身体”两大主题,利用新形态的艺术语言和新兴科技,不仅再现了时空的构纳,还拓展了身体的多维感知,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
展览的结尾部分,指向了一种整体的生态观。艺术创作者们对科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文化进行了深度的诠释,并在现场再造了一种思辨的氛围,展望了未来的文化情境。
光韵重构
具体到展览内容,如刚进入展厅的“龙跃千年”部分,非遗传承人从晋祠圣母殿前的盘龙柱造型中汲取灵感,以铁为骨,以线化形,创造出神龙蜿蜒穿行于空中的壮观景象。在“方寸苍穹”部分,艺术家以古建中的藻井为灵感,而“光韵重构”部分则聚焦于山西的经典建筑,如永乐宫、晋祠圣母殿等,通过声光电的转化,使古建筑以一种沉浸式和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公众。
展览的一层空间主要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如邱志杰的主题性创作,他以山西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调研基础,采用文化地图、诗歌地理的形式,展现了工匠的智慧、诗人的情感和地域的美丽,构建了一幅通达远方的山川地理图景。张伟的作品则采用了山西特有的彩塑技法,将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使古代技法的形式语言获得了当代性的转译,为观众呈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蔡灿煌的作品则从山西博物院馆藏佛教塑像的造型之美出发,以现代技术手法勾勒出层叠的造像轮廓,展现了万物皆虚妄的“空性”,溶解了古今对话与美学变迁,创造了未来的美学。这些作品虽然具有传统美学的特征,但在视觉和形式上又极具当代性,与博物院展厅中的文物形成了一种对话,引发观众对传统与当代的思考。
如田晓磊的作品,他利用计算机编程的审美范式,融合东西方当代视觉符号,塑造了“Z世代”的新形象,探讨了在非人类、计算情感视域下的文化延续问题。费俊的《情绪剧场》则通过场域体验,构建了人与情绪相互关联的诗性叙事,展现了艺术与技术交织下的自我关怀与疗愈。张天怡的作品则通过微景观形式,营造了一个小型的生态链关系,倡导了万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利用算法系统和传感器捕捉技术,探讨了人类面向未来生活场景的深刻议题。
总的来说,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当代艺术的一次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诠释和反思。它通过艺术的形式,连接了传统与当代,连接了科技与生态,连接了个体与社会,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多角度的文化体验。
第一章:再织文脉
作品名称:《黄河诗境图》 作者姓名:邱志杰 作品材质: 纸上水墨
作品介绍:
我经常会被问到我所画的地图是否参考了某个真实的地点——我的地图基本上是一种虚构的地图,注重的更多的是知识之间的关系,并由这种关系形成造型逻辑,从而形成画面设计,想象出山川、河流、田野、城邑。但这件作品不同,作品基本参照了真实的黄河流域的地理,而将历史上关于黄河的古代诗句分布在相应的所描写的地点之上。
参照真实地理,其实不但没有被现实限制住,反而超越了对地理环境认知有限的惯性,画面具有了真实地貌的多样性。从黄河源头的高原荒漠和湖泊雪山,到戈壁滩和沙漠,到干旱山区与黄土高原,到嶙峋的太行铁壁,再到“终南阴岭秀”的郁郁苍苍,地形地貌多变,画面和笔法也多变,画面反而生动和有气势。而这些真实的地点被叠加上古诗词之后,历史的厚度和浪漫的情怀油然而生。在黄河北面的河套地区,我认真画了灌溉沟渠,但是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会突然把人们带进辽阔和悠远的意境。
作品名称:《曼陀罗系列》 作者姓名:邱志杰 作品材质: 纸雕
作品介绍:
纸雕系列呈现的是典型的邱式“博物志”和“考古感”景观。 整个系列从古盘古大陆到农业的发明,依照时序展开。曼陀罗纸雕中几何符号的排列建立了神圣的空间联系,曼陀罗的同心多层对称结构广泛出现在中国城市平面、建筑格局、塔刹须弥座、藻井、砖雕刺绣吉祥图案中。这是中国人对天地秩序的基本理解,也是周天下体系的基本结构。在这个纸雕系列中,邱志杰集中了建筑构件、乐器等元素,呈现出一种神圣几何空间,似乎刚刚从地层中被发掘被俯视,又如同藻井和天穹被仰视,带着谜团等待被阅读,在丰富繁密的图像和文化感之下,潜伏着尖锐的人文议题。
作品名称:《泡泡游戏》 作者姓名:齐倬 作品材质: 仿古石雕、吹塑玻璃
作品介绍:
有高辨识度的雕塑语言,特别是将“修复”一词具象化为两种材料的巧妙组合。雕塑的主体中心是仿南北朝的佛像雕塑,略有残缺,但其形态生动,能看出工匠技艺巧妙,原造型设计出挑。仿古佛像肢体缺口处,艺术家用吹制的彩色玻璃泡泡抵住,像是盖印章一样,成为佛像独一无二的修复型“底座”。晶莹的玻璃泡泡不仅在佛像身体的受力点保护住石雕主体,同时成为构图意义上的视觉画框,突出佛像姿势灵动且泰然。
作品名称:《五贡》 作者姓名:张伟 作品材质: 仿古石雕、吹塑玻璃
作品介绍:
《五贡》是中国传统祭祀历史中祭品由实物逐步发展转化为五件固化的雕塑形式的象征器物。作品借用了这个形式,并按山西寺庙造像常用的最传统的彩塑方式精心制作,配色、内容均为主观,以传达对自然万物的崇敬。泥塑材料易损,随着时间作品损毁也是作为祭品存在的必然结果。
作品名称:《相非相》 作者姓名: 蔡灿煌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千层镜 LED 灯、不锈钢底座)
作品介绍:
借鉴山西博物院馆藏经典佛像形象,转化为现代千层镜 LED 灯箱装置的形态,试图利用古代文化元素与现代材质的融合,以新的视觉形象探索佛法空的奥义。
作品名称:《梦之屋》 作者姓名: 徐戈 作品材质: 不锈钢、定制灯光、控制器
作品介绍:
呼吸成为了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这件梦之屋作品以一个小房子的造型出现,它代表了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家庭。在白天它反射周围的环境,成为一个坚硬的壳,到了夜晚,它会呼吸,似乎是进入梦乡的一种状态。当我们去摇醒它的时候,它又会变得光芒四射,成为一种希望和光的指引。
第二章:再现构筑
作品名称:《一》 作者姓名: 许毅博 作品材质: 不锈钢,亚克力
作品介绍:
作品最终采用隶书中“一”的文字造型 —— 一波三折作为动态机械装置的基础元素,通过数学与物理的自动化逻辑对其进行阵列运动,这一过程刚好对应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造物逻辑,同时也使其概念中“能指”与“所指”相互统一,将形式与概念相互统一。
作品名称:《幻首》 作者姓名: 沈泳岌 作品材质: 亚克力管连接圆球铝件三件套、奶白亚克力管、内套硅胶导光管穿RGB-LED灯带
作品介绍:
《幻首》是一件声、光、空间场域作品,由一段10分37秒的音乐和43组船型灯光造型组成,营造出以“东方新意象”的多维度体验空间,表达再次启航,"出江入海,向海而生" 的坚定态度. 巨大的能量盘旋于馆内,亦欲蓬勃而出,划破天际,飞龙在天。音乐分出江、入海、升空、天际、消散五个章节,灯光变化随着音乐律动进行明暗和节奏变化,营造不同情绪的发展转变,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实践,与空间互动的设计,创造出雕塑空间新体验。
作品名称:《谜 .城》 作者姓名: 柯佳敏 作品材质: 竹
作品介绍:
我们都在触摸着这个时代的质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早在东晋时代,陶渊明就认为城市中的人类社会已经是一种隐形的笼子,现在,这个“笼子”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被真正实现了——城市里的摩天大楼,分割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景观。《谜.城》系列作品应用传统鸟笼的制作手法和现代建筑造型相结合的创作方式,来探讨城市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关系,表示我对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情绪。
作品名称:《辉煌的重构》 作者姓名: 田晓磊 作品材质: 视频循环
作品介绍:
作品以断臂维纳斯雕像为主体,构建了一个多元素的超现实景观。断臂维纳斯是人类的原始象征,科技重构了多种文化与符号,以机械臂的方式重构了新的未来景观和秩序。艺术家解构了多种符号,试图重构一种一知半解的未来景观,就像100年前人类看现在的样子。
作品名称:《中国戏曲中的虚拟演员》 作者姓名:托比亚斯·格雷姆勒 作品材质: 视频
作品介绍:
这个作品为融合中国戏曲和新媒体的祖尼戏剧制作,虚拟演员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服饰和舞蹈的形状、颜色和动作。该项目探讨了服装和运动实际上可以重塑人体。舞蹈:国光剧团。
第三章:再通身感
作品名称:《情绪剧场》 作者姓名:费俊 作品材质:数据采集模块、图形生成软件、影像声音播放设备
作品介绍:
Artwork Introduction
《情绪剧场》是艺术家费俊与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系列艺术实验项目之一,该跨学科项目研究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来介入心理疗愈。作品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检测并呈现观众的情绪,还会针对每一位观众独特的情绪生成因人而异的,且具有疗愈性的音画剧场体验,为体验者形成从情绪的认知、转化到接纳的积极心理效应。
作品名称:《第一只手》 作者姓名:张天怡 作品材质: 亚克力、3D打印、植物、电路板
作品介绍:
Artwork Introduction
《第一只手》探讨生物与算法的关系,作品通过算法系统和传感器去记录并学习捕蝇草捕虫的工作方式,从而创造了一个具有捕蝇草捕虫能力的机械手,这是通过学习捕蝇草捕虫“算法程序”的“第一只手”。算法存在于有的生物体的运行过程,这只机械手运行的智能源于捕蝇草这种生物,作品从这一维度揭示了机器/科技和生物之间的某种共生关系,这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启发。我们这个世界是共生的世界,其中各种“物种”(如植物、机器等等)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一些共生关系存在于科技和生物间,这些共生关系能够为人类带来发现和创新,若要看到这种共生关系,我们应当俯下身子平等地看待每一个生物并思考它们独特的存在,这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另一个启发。
《再编码--纹样XI--Laforet的砖片--织物1》
《平面生物——风景 I》
《平面生物——素描 III》
作者姓名:毕蓉蓉
作品材质:
1. 混纺纱、黏胶纤维,LED元件
2. 铅笔,墨,水彩,纸,布上刺绣,铜丝,线
3. 铅笔,钢笔,碳笔,墨,水彩,线,布上刺绣,纸
作品介绍:
毕蓉蓉的LED织物起始于她对传统而古老的四叶纹的想象,四叶纹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同的地域、不同文明不断地进行传播,演变,使用,她将对人类活动中的交流,文化间的对话、交融的想象运用在了作品内部。从钩针织物到与流动变幻的动画的缝合,从风景绘画到提取其中的像素块并使用刺绣机将其重新解读,将绘制完的绘画又重新用卷草纹覆盖涂抹,都表达了她不断地尝试借用流动性所产生的生命力,在作品之间建立环环相扣的关联,逐渐生成一个结构缜密且生机勃勃的艺术生物体。
第四章:再造生态
作品名称:《十日谈》 作者姓名:李琳琳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介绍:
作品用 9 套中学里的旧桌椅改装而成,在每个课桌里制做独立景观, 9 个课桌构成的 9 个梦境.每个梦境自成一体,整体上又相互关联.作品借用《十日谈》的多故事结构,探讨了青春期这一话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我们都书写了一个关于自己的青春往事。从正面看的“教室”永远都是那样整洁规范有秩序,而转到背面的“教室”则是一个个“自我世界”。在这组作品中试图还原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同时也在剖析一个多重性格的自己。
作品名称:《房间里的月亮》 作者姓名:卢远征 作品材质:摄影,灯箱,感应器
作品介绍:
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当代解读。中秋赏月,这一深深植根于中国千年的传统习俗,象征着人们对团圆、和谐与美好的向往,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与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在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生活节奏让我们似乎渐行渐远于这份古老的情感交流与文化体验。作品借助创新的艺术形式,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并对话传统文化,将象征团圆与宁静的明月引入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实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观照与对望。
作品名称:《造形》 作者姓名:刘佳玉 作品材质:树脂 , 布料
作品介绍:
延续作品《塑形》/ Shape of Plastic的可持续理念,使用来自Adidas by StellaMcCartney 回收旧衣粉碎后的布料融合环保树脂,为观众塑造出一个无尽、虚拟的地表景观。这一重塑过程也是一场反复再现的构建,通过以“物体”重塑“物体”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无形空间。
在黑暗且无尽的空间中,由粒子组成的动态水流透过投影映射,附着于流体雕塑之上,以科技的虚拟手段展现自然的演化。透过这一呈现形式为观众捕捉组成物质的“无形之形”,感受破碎之后重生的力量。作品意在强调可持续的“再利用”在社会发展中的可能性,试图引导观众透过表象感知事物的本质,唤起更多人对可持续“再利用”的认同。
作品名称:《昼夜节律夜曲》 作者姓名:安娜-里德勒 作品材质:视频
作品介绍:
《昼夜节律夜曲》通过使用复杂的算法来探索非人类的计时方式,特别展示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夜间开花和夜间散发香气的植物动画,包括夜间仙人掌、月光花、夜香茉莉、夜生石竹和夜香株。这些画意般的花瓣在梦幻般的花园中缓缓绽放——生物钟与我们当代生活中的机械和数字结构形成对照。
该作品做为探索时间与技术项目的一部分,利用人工智能和一台能在原子级别进行计时的高科技机器创作,将现代的高精度计算机计时方法与由自动化数字软件创造的通常不可预测且不精确的图像结合在一起。在作品中运用这种有机且与自然景观同步方式,达到视觉上模糊的技术精确性。
作品名称:《超新星遗迹》 作者姓名:阿图尔·加吉耶夫 作品材质:视频
作品介绍:
永恒空间的回响通过光的能量找到了通往我们世界的路径。这是一个无尽循环,产生了对空间的理解和创造。
作者:陈耀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