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05-31 14:31
2024年5月26日,“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开幕。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勤砚受云居寺石经文化启发,创作了许多精品力作。展览精选郑勤砚书画、瓷器等作品百余件,展现了书画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诠释。其小楷作品撒豆成兵,行云流水,气韵生动;画作则以其精湛的笔墨技巧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为这座拥有千年刻经史的古寺又添一抹墨香。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连辑,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航,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王得军,艺术家郑勤砚分别上台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致辞
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航致辞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王得军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勤砚致辞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北京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舒小峰,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驻会副会长万丽君,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党支部书记、副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洪厚甜,北京市佛教协会秘书长步应华,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张征,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园长刘静迎,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创作中心主任冯联娜,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李小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方军,东岳美术馆馆长袁秋来,中国文化书院监事江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侯梦媛,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孔维艳,丰台教科院教研员高英,房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贮桐,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兵,房山佛教协会会长、云居寺寺管会主任释明月,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李曙平,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班子成员李超,房山区文旅投公司云居寺事业部总经理郭明杰等。
文化崛起正有时,风云际会中华龙。舞蹈《红袖凝香》、歌曲《水墨中国》、古琴演奏《良宵引》等节目生动地演绎了国风之美,热情地赞美了神州之秀,展现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精气神”,抒发了文化自信的器识与宏愿。
古风舞蹈表演《红袖凝香》
歌舞表演《水墨中国》
古琴演奏家王学章弹奏《良宵引》
以心传艺,匠心坚守。为丰富云居寺馆藏,郑勤砚教授与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结缘,向云居寺捐赠《心经》书画作品一幅。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李曙平代表主办方接受捐赠
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兵颁发捐赠证书
众嘉宾为“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揭幕
开幕式结束后,郑勤砚教授引导各位领导、嘉宾参观“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此次展览旨在以书画为艺术载体,以云居寺为桥梁纽带,加强艺术家与文化景区之间的交流合作。
药师殿南配殿(二展厅)
郑勤砚大型丝绸装置作品《月上故园》
郑勤砚《一扇天涯》系列作品
郑勤砚瓷器、纸扇系列作品
(从左往右)郑勤砚《智慧彼岸》《佛像》《禅的容颜》《逍遥水云间》
(从左往右)郑勤砚《福禄》《心经》系列作品
郑勤砚《心经》系列作品
郑勤砚长卷书法作品《金刚经》
郑勤砚向观展领导、嘉宾讲解作品
观展现场
观展现场
嘉宾阅览郑勤砚著作与儿童绘本
“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专家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主持,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围绕艺术家作品中对云居文化新时代风格的表达和阐释展开交流座谈。
专家研讨会现场
当下我们正置身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中:一方面,“文化强国”建设强调重拾“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有限的精神产品无法满足无限的精神消费需求。现代社会过快的运转催生出“浮躁粗糙”的社会病,而“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的成功举办,显然是一种与之对冲的力量。
郑勤砚教授(以下简称“郑教授”)的为人为艺具备五心之美:禅心、文心、匠心、蕙心、童心。禅心空灵澄净,文心内圣外王,匠心缜密推敲,蕙心温文尔雅,童心天真无邪。她长期葆有一份对传统的尊敬,在艺术创作态度上追求正典,于娟秀中见堂正,于优美中寓劲利,对于“书画本来同”以及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拿捏非常好。正因为具备独树一帜的思想见解、学问学术、积淀内蕴,郑教授才能坚持和坚守自己的艺术立场、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取向。
在精神消费时代,郑教授给普通大众与中高端消费者提供了一批很有质量的精神产品。曾经大尺幅、大主题书画创作主要面向“机构消费”市场,而如今市场情况已从“机构消费”转向“家庭消费”,人们越来越倾心小尺幅、轻松愉快的书画。恰好郑教授有内涵、有来源、有讲究、有品位、有质量的书画作品既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可为中高端消费者收藏欣赏。静观其书画,有一种艺术疗愈的作用,可医“浮躁粗糙“之痼疾。
2005年年底时,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一方一圆两个展厅分别讲述北京的历史和北京的艺术。通过定量调查,我们发现观众选择历史展的意愿比艺术展要强烈: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受历史教育的机会要远多于审美教育,甚至一些文物专家也缺乏美育理念,他可以对一件瓷器的烧制温度、工艺材料侃侃而谈,却唯独忘记阐述器物之美。博物馆工作者做过一些美育普及的努力,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有助于推进公共美育平台建设,为地方文化与书画艺术家美育资源互补提供了崭新视角。
郑教授作为一名非常努力的学者,遵照“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自我要求,持续学习与进取,努力成长为一位德艺双馨的好老师。
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守护中华文脉根系,不断汇集时代洪流,让源头活水生生不息。学校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还是创造力的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郑教授在教育教学和美术创作中,努力践行学校美育的使命,不忘初心,坚守教育和文化立场,为高校艺术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同时,郑教授深耕的幼儿教育从源头做起,于平地筑基。她远离功利,不乏毅力恒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像她一样的许多青年教师的坚守,让我们相信中华民族永远有诗有远方,中华民族永远会屹立于世界之林,实现文化复兴。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一定会成为最绵延持久的向上蓬勃的力量。
大学时代的郑教授就有一股“孤标傲世偕谁隐”的独特气质,正如名字“勤砚”代表她的毕生追求:做一个勤奋的人、高雅的人。最初她求学西北,从修习中国画到精研美术教育学,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当代书画艺术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淡泊致远的人生经历是一种美好的现象。
郑教授有四点美好的品质:其一,郑教授严谨求实。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她拥有真才实学,将云水禅心转化为创作动力,以及对书画意境与品格的追求,最终形成从研摩传统书画到探索创新的独特方式。其二,郑教授书画双绝,“书中有意境,画中有风骨”,既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办法”。其三,郑教授内外兼修。除丰富的涵养外,她端正的仪表与谦逊的态度、举手投足间充满优雅知性的美。其四,郑教授视野宏阔,不仅在国内积极活跃,并在国际知名大学、博物馆中访问、交流、展览,可谓有胆有谋。郑教授在美育领域中勇敢地承担着引领正确审美旨趣的职责,其育人之心、化人之行功德无量,值得肯定和称道。
“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在著名古寺云居寺开幕,可作为当代佛教文化与书画艺术交融互渗的优秀范例。其笔墨中的安祥纯净和坚定的精神向往,以及寺院的整体氛围和文本题材,把展览品质推向了人文的新高度。
郑教授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意趣,所书文辞既是佛学文本亦是篇篇美文,笔墨上整体优雅从容不激不厉,点画精到遒润一笔不苟,结体宽博自然,淡然之意趣跃然纸上。观其书既赏心悦目,更是审美上的一种破障拓境。其绘画亦同其书,写来空灵优游,境、艺、人同臻高格。
“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不是一次简单的书画陈列,而是一场文化活动。一名教育家除了笔意清新、格调素雅的书画作品,还涉猎卷轴画、绢本绘画、扇面、漆画、陶瓷、拼贴、剪纸、扎染等多种传统艺术领域,这种沉心静气、行稳致远的品格值得更多人学习。
书画交融,相得益彰。为增添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郑勤砚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团队(郑明泽、袁文红、吴凯、付森、凌羚、宋丹、黄欣怡、耿上清)在云居别院门前设置非遗体验区,游客可沉浸式参与非遗拓印、扎染、书笺、菩提花扇等项目,从制作中感悟非遗文化所蕴含的古人智慧。
中国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扎染”
中央美术学院黄欣怡书写“菩提花扇,吉祥相伴”
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团扇”制作现场
近年来,云居寺石经博物馆立足文物保护,深入挖掘、展示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切实做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在房山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物保护与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持续打造了独具魅力的云居文化金名片。
甲辰龙年,龙从云,逢云而起。位中时正,现龙在田,利见大人,故吉。
云居文化、传统文化暨中华文化当来起时,房山、北京、中国及辰龙当会风云,已来的、当来的、未来的,一切皆来!
展览地点:释迦殿(一展厅)药师殿南配殿(二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5月26日-2024年7月20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