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海洋画已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海洋画是把海水作为意境的主体,结合点景意象,通过对千姿百态、奋发、多情、勇往直前的近境海水流态、流势进行重点刻画,并将实水由近及远,逐渐虚化;或实中生虚,以暗托明,臆造出气势磅礴、玄远、虚无的多重遐想空间,充分表达画家的情思、胸怀和思想寄托。笔者在学习、研究和创作实践中体会到,中国海洋画的意境美,往往取决于画面留白或重彩铺白的形状和布局的好坏,取决于对留白的虚实双重功能的运用,尤其在中国焦墨海洋画创作中,留白的双重功能更加突出。
人们欣赏以近水为主体的中国海洋画,特别是焦墨海洋画,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画面上千变万化的留白,随之进入对虚实多变的笔墨和所留空白构成的意境(包括水、浪、鸥、船、尤礁、云天、雾岛的有机组合)的深层体悟,去感受作者的激情寓意,引发观者思想感情的共鸣。
在普通写意山水画中,大多是用留白表示水,间或也有用淡墨或淡彩渲染的。这时,水的意象大多是属于虚,即画面意境中的虚空、虚白,它所形成的意象美,中国古典美学称之为阴柔之美;而在以近水意象为主体的当代中国海洋画创作中,海水的波涛、浪花、高光水面以留白表示,其暗部以不同力度的墨线、墨块或淡彩加以皴、染。由于这里的物象主体是近水,所以,表示千变万化、石尤怒捲、拍岸排山的波涛和浪花等具象水体的留白,在这里却成了画面主体意象中的实,即画面上的具象形态。这样的主体意象美,中国古典美学称之为阳刚之美。这就是浩瀚的海水波涛独具阳刚之气的美学解释。相反,除画面中的海雾、云天留白为虚空意象外,海水波涛和浪花等主体意象侧下方的糊涂不清的阴影部分和阴暗岛礁以及山石的深暗坡脚等却成了画面意象中的冥虚,成了挤衬波涛浪花的辅助意象。正是由于这种具有双重承载功能的留白对海洋画意境的统领,使这种阴阳相济、虚实相生、以近水为主体意象的当代中国海洋画,展现了它独特的艺术美和融汇中西的艺术包容性,显示出它无限的生命力。尤其在中国焦墨海洋画中,留白是其意境中最活跃、最具感染力的元素。
笔者在中国焦墨海洋画研究和探索中,通过反复试验研究,吸收了宋代马远和近、现代国内外海洋画众家之长,注意尝试和运用留白的双重功能,发挥行草书法在焦墨海洋画创作中的支撑作用,以虚实相济的墨线和不齐之齐的留白使海水的流态、气势,翻卷的浪花、澎湃的波涛和迷远的意境呈现在画面上。例如:在创作《海韵遐思》(见下图)时,充分考虑了宋代韩拙的“三远意境说”中“阔远”、“迷远”和“幽远”对创造海洋画意境的作用,处理好“远”对留白的依赖关系。
海韵遐思(焦墨)138×69cm
在画面中,留白占了整个画面的大部分,其中表现具象海水浪花、波涛和海流高光的留白(即“实白”)成了意象主体。本来在普通焦墨山水画中的留白就比设色山水画中的作用更突出,再加上焦墨海洋画的意象实体留白又是全靠焦墨笔线皴挤而成,画面上的水纹墨线之间、岛礁岸石墨线与墨块之间的留白、以及迷远处的海天虚白的视觉作用,使画面产生虚实变换和意境构图的黑白强烈对比,加强了视觉冲击力和意境的感染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留白在画面意境中承载虚实的双重功能。使画面呈现出了上图的效果。
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海洋文化的进步,为中国海洋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焦墨海洋画创作题材、笔墨技法也必将随之发展。对留白双重功能的进一步研究,不论是对中国海洋画,还是对普通山水画都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注:此文为第十三届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何方高峰论坛暨中国海洋画派作品全国巡展论文。
2011年12月22日
作者:郭文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