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奥(奥岩):2003年你开始了独立创业的道路,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黄(黄罕勇):其实那时候的我也不足够成熟,但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想法是一直都有的,因为我觉得只有完全独立出来,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我的想法。只要有买料的资金,只要有自负盈亏的实力,无论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作品,还是特别主观的先锋实验,我都可以大胆地放手去做,这正是我心心念念的最大“自由”啊!
奥:创业初期应该是很艰难的,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黄:万事开头难,我也不例外。初涉商海,完全不懂经营模式应该怎样建立,也把不准市场需求的脉。再加上自己的创作突然拥有了绝对自由,反而一时找不到明确的方向,一些所谓的“创新”也失败了。工作室刚开始没多少资金,买料的钱都是之前打工攒下的那一点,只够买一些杂七杂八的料来做东西,销售渠道的匮乏更是雪上加霜,2003年一整年都在亏损,工作室差点倒闭。
奥:面临工作室快要倒闭的危机,你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态?
黄:那段时间压力很大,不过我想,要实现理想哪有一帆风顺的?有挫折很正常。其实我不是怕自己亏了多少钱,亏了就当缴学费,但是我怕工作室其他人跟着受牵连、白费了精力又得不到回报,那样的话我会觉得很内疚。好在危机不太长,转机适时出现了。
奥:后来你们工作室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黄:工作室后来的经营状况能好转,我想有两个因素。首先,市场回暖,很多投资者的资金涌入了白玉市场。其次是因为我们有着“打不死”的精神,让我们一次次从危机中重新站起来。俗话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而我们就是一群时刻准备着的人。
奥:2004年整个和田玉、白玉市场都在快速升温,这个大环境也给很多玉雕从业者带来了机遇。
黄:我也是这个大环境的受益者,随着人们对玉石,对玉雕艺术认识的逐步加深,不仅玉雕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肯定,而且人们的审美趋向也越来越多元化,购买和收藏行为也更加理性,某一种题材的作品在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局面也被打破,这些给了我们玉雕创作者更宽广更自由的艺术空间,也让我们这个时代的玉文化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更繁荣的面貌。
奥:2004年,你的工作室不再制作玉雕摆件,全部转为挂件和手把件,也是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吗?
是的,2004年之前我一直在做摆件,手把件从未尝试过,对我而言,手把件是一种陌生又新鲜的玉雕类型。不过市场需求告诉我应该要转变类型,不然就等着被淘汰。所以即使我对摆件情有独钟,也只好尊重市场需求。
奥:可是过分谄媚市场,也会毁掉自己的艺术追求,你又是怎样去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呢?
黄:的确,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如今的市场有它的庸俗之处,一窝蜂地追捧吉祥、和谐之类的寓意。你做了一件这样的,人家可能看了觉得好,就想要类似的,还建议你如何如何处理会更显吉祥、和谐,能卖出更高的价钱。但实际上,我很讨厌自我抄袭和复制,也不愿意受到这些“建议”的干扰,所以我现在的创作大都是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的,东西没做好之前不拿出来给客户看,也不急着预订买家,使其能够完全按照我的初衷、我的思考和取舍来完成。一些艺术理念上的坚持,还是必须的。而且做得多了,这两者之间的度,自然而然就能把握得比较好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