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油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风格多样和新人辈出,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艺术家们从不同的方面探求油画语言的表现力。写实油画在多元格局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从描写崇高、神圣的场面和塑造英雄人物走向描绘平凡生活和普通人民大众,从“理想化”走向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社会急剧变革中劳动大众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关注。一些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画笔创作了不少有现实品格和现实精神、发人深思的作品,塑造了一些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在涌现出来的中青年油画家中,徐唯辛备受人们关注。
徐唯辛受过系统的学院训练,他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和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掌握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这段学历对他的艺术成长十分重要,但同样珍贵的是,在青年时期他作为“知青”在农村劳动过三年,并在基层做过群众艺术的普及工作。他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大众的了解,对他后来的艺术方向影响很大。在实践中,他懂得了艺术与社会、与大众的关系。他认定包括从西方引进的油画在内的美术创作,“负有积极参与中国社会进程的责任”(徐唯辛:《随笔几则》)。在人们大谈艺术的“现代性”、排斥或否定写实主题性油画,并模仿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样式时,他发表意见,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具象写实油画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认为“题材的选择相对于纯粹的形式探索更具有重要意义”。他主张用理性的精神来描绘社会现象,以“表现画家的思考和人文精神”。他说:“这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出发点,也是从事具象写实绘画艺术家的骄傲。”(徐唯辛:《随笔几则》)总之,徐唯辛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写实油画家,他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在学生年代徐唯辛就心仪古典艺术,严格训练自己的写实油画技巧。他的早期作品多以自己熟悉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如《布市》、《集市》(1982)、《汲水》(1984)等。他不是以猎奇的态度处理这些题材,也不是单纯地描绘民族风情,他关注的主要是周围劳动者的生活,他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用心于环境的描绘,努力刻画善良、勤奋的普通劳动者形象。1987年,他的作品《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大奖,在油画界崭露头角。之后,作品《酥油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4),《酸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1999),《工棚》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2004),《打工图》(三联画,2005)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我国,一位艺术家连续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获奖,是较为罕见的现象,这不仅表明徐唯辛有雄厚的实力,更说明他是一位有强烈进取心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家。
在表现当代社会问题的油画作品中,徐唯辛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写,而是通过表现人的感情和内心活动来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酸雨》(1997)。他是最早反映“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艺术家之一。他敏感地发现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人群——城市农民工的处境。这一为数众多的群体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为城市建设付出很多,但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与一些以怜悯态度对待农民工的文艺作品不一样,徐唯辛在描绘农民工生活时,首先肯定他们的尊严,表现他们的力量和美,避免任何丑化的成分。这在人物较少、构图较为疏朗的《打工图》(2004)中是如此,在描写农民工恶劣居住环境、画面人物众多的《工棚》(2004)中也是如此。画面上的每一个人是真实的人,聚在一起的众人又有统一的气氛,人物形象本身在叙说,作品的主题藏在画面之中。在这一点上,徐唯辛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坚持正面刻画劳动者形象的原则,坚持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统一。
在缜密的构思、严谨的写实中表现人物的神韵,是徐唯辛艺术风格的鲜明特征。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他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是有感而发。例如为创作《圣地拉萨》(1995),他深入西藏体验生活,酝酿、构思和创作历时两年多。他不断研究艺术规律和大型油画的创作原理,辩证地处理题材规定性与创作过程中偶发性的复杂关系,善于因势利导地处理画面;他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增加质材和感觉表现的厚度;他精心经营形与色的关系,注意画面的整体色调。他的作品既有大的视觉效果,也经得起人们反复的推敲与琢磨。
坚信油画在中国、在世界有远大前程的徐唯辛,既有宏大的奋斗目标,又有扎实的、能付诸实践的创作计划,相信他会不断向大众奉献自己的新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6年1月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邵大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