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关中,夹在秦岭山脉和黄土高原之间,在内陆性与高原性气候混合影响下,这里大部分时间是在严寒与酷暑交替之中,少了些春天的温润和秋天的清爽,生长不了太多的奇花、异草,大片耕地与连绵的土塬相依相偎,地里是旱庄稼,四野挺立着高高的白杨与黑樾樾的土槐。
这块土地,在今天看来肥沃却不富足,但它仍占据着特殊地位。中国农业始祖后稷就生在关中腹地的武功,长期以来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以最地道的男耕女织生活方式标示他们是后稷的传人。至今大多数人还保守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沿袭着古老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保留着许多淳朴原始的民风世情。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农民和农村是中国文化最深厚的基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与其血脉相通的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张立柱,就是在这个基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位中国画家。
挤进城
张立柱出身于关中武功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少年及青年的前半期一直在家乡度过。这段生活对他后来的为人、性格、气质影响最大,对他后来绘画表现题材,绘画风格形成具有决定因素。难以忘却的是那时的拔草、捡西瓜皮、养猪、点种、收割、交公粮及因家庭成分问题受到的歧视与精神压力等。他从小受当民间画工的父亲影响,喜描画涂抹,启发了自己的天性和内心的喜爱。高中毕业回乡务农,虽一身泥汗,累散骨架还要随县文化馆诸位老师继续学画。1977年冬,他抱着一块曾练习过无数张素描与速写的旧三合板,带着两支削尖的铅笔,在恩师的鼓励下放胆应考,’成为西安美院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国画系本科生。多年的梦想成了现实,按张立柱的话说,“一个农民挤进了城里的人海中,
算是吃上了公家粮。”为吃上这口粮,他父母受了多大难,他的老师付出了多大的心血,自己又吃了多少苦,他在心里暗暗记着。
张立柱身子挤进了城,但深根依然扎在泥土里。他离不了他的土地,一回到家依然就干原先的老本行:收麦、掰苞谷、拉粪、浇水,赶在假期结束离家前尽量替父母多干些活。速写本上记下了熟悉的家乡人,心里更烙下了在土地上劳作后的思索。研究生毕业创作《秦塬上》,张.立柱以其深厚的生活情感和朴实的画笔,描绘了关中农村夏忙时一个随处可见的劳动场景。敏锐的观察力,把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勤劳与善良,艰辛与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倾诉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间亲情,显示了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独到体验。
艰生地
在学习上,从大学到研究生的六年里,他对学校安排的课程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按规范性教学要求,他算是个好学生。但他不满足于这些,他意识到需要寻找能恰切表达他的所感所思与理想的艺术语言。他外跑敦煌、永乐宫,内坐画库、图书馆。他赞叹茂陵石雕,他敬佩凭借山势的唐陵,他对着汉砖发呆,他品味家乡秦腔,他关注使他动情的家乡土地上的人、景、物。这些让他感动的历史与现实每每促使他产生峰回路转的艺术开悟。他为此兴奋,也为此沉思,兴国寺半间阴湿的陋屋记着他痛苦的思索和兴奋的吼唱。他一步步地行进着艺术生命的马拉松。
张立柱的创作一直是成绩显著的。一次次的发展,一次次地获奖,面对荣誉与成绩,他的心里却无几多欢欣。他依然紧皱着眉头,眼神里深藏着渴望与负重之感。命运之神没有把轻松赐于他,没有让他悠闲安然。他依然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依然思味着正在这块艰生地上辛勤劳作又默默与命运抗争的亲人们。农家哲言说:“人吃地一世,地吃人一口。”裹缠不解的相依相争,锻铸着一种大度和真诚,一种悲壮的大美。太艰难了,这块艰生之地啊!
张立柱满身泥土从生活底层挤进了城,算是沾上丁上等层面的边,睹闻了大跨度的人生剧目。一种大的生命差距、命运落差感,强烈地冲撞着他的心灵,灵魂的底层时时泛起一股巨大的爆发力。艰生的土地浇铸了他艰生的命运,同时也赋予了他承受艰生命运锤炼的意志与信心。这个民族,这个时代,需要真诚的艺术,需要生命力度的艺术。他无法忍受那无病呻吟、气弱力怯的时尚,不忍目睹那一片怜叶或一个闲人式的流行画作。他要用真切感情浇铸的艺术语言去表现那灵魂深处的渴望,去追求那精神自我的高扬。他决然地从这长久浸泡着的甜汁俗盆中挣脱出来,赤裸着走向原本的自己,走向那片艰生地。张立柱的艺术在这里,在艰生地上扎定了根子。
重镢头
1991年,张立柱由西安美院调入陕西国画院成为专职画家,费尽牛力终于挤进城的妻子孩儿也随他搬到了这古城北龙首塬上的两间平房里,一家四口在这古都新市里依然过着他们的乡村式生活。他们依旧说着村子里的事,谈着家族中的人,操心着种与收,关心着晴与雨,吃着合他口味的家乡饭,喝面汤,听秦腔。生活环境的变迁,对张立柱来说,只是把他在老家的自留地搬到了城里的画案上。画纸就是他的土地,画笔就是他的镢头。他在这一
张张的画纸上继续体悟人生,品尝着泥土的芬芳与苦呛,一笔一笔地深挖着感情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播种着心灵的种子。他不顾及别人在种什么,收什么,现在时尚种什么。他知道他点下的种子也许长不出甜果,但那果子哪怕苦涩却味正,这是他精神全部所在,也是他灵魂唯一的安抚。所以他很自信地不停地抡着镢头点着种。
张立柱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以这块土地上的父老兄妹们为生活原型。那些在世人看来不漂亮、不美观的形象背后,张立柱表达的是人类最真实、最具深层情感力度的美,这种美包含着他生活体悟和艺术精神、艺术语言的吻合。那土塬上被烈日烤焦了的脸、泥地里被冻紫了的手、院子里穿红套绿的纺线女、麦场上负重粗短的背草人、寒风中笨厚的黑棉袄、泥地里前戳后翘的老布鞋……张立柱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物,通过真切细腻的感情体悟
和率真的笔墨表现,转换成一个特定环境下充满特定意味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整个画面的情绪表现性,还是人物形象的生动准确性,或是色彩的情感性,张立柱都赋予一种表现性的情感张力,渲泄着北方农民特有的精神的内美。而这一切,都是“重镢头”挖
出来的浑实和分量。
本心
张立柱从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体悟出发,将本心艺术表现与自身生活经历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大都表现那些在艰生命运中顽强生存的最平凡、最朴素的人物。张立柱的作品可粗归两类,一为以貌似生活化的忆旧心绪品味人生,思考命运;一为直面人生命运。作为前一类,他创作了《关中人》系列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无不透视着父老兄妹、贤妻爱子甚至画家本人的生活影子。或是泥土上劳作的,或是村巷中行走的,或是庭院中吃饭歇息的,画家自身都在他们之中。以极平静而朴实的心态在捕捉着生活中的真切感受,将那日夜为生计奔忙的人们还原在一种常态之中,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繁重与轻松都仿佛被淡化了,无须赞美,亦无须同情,无需粉饰,更无须遮掩,他们祖祖辈辈就在这块土地上,就那样平平常常地生活着。画家那一颗生活的本色的心跃然纸上。那老旧的房屋,斑驳的土墙,低凹不平的巷陌,还是那房前屋后的老树细枝,构成了一幅幅关中农村生活的本色写照。这是张立柱情感深处的真实,也是他灵魂底层的自然。这每一个场景,每一块土地,都有着他幸福的记忆,也有他苦涩的体验;这每一个人,每间房,每一件劳动的工具,都留有他亲身的经历和一段真切的故事。无须发现,也无须提炼;无须居高临下的怜悯,无须夸饰张扬,就在这似乎带有自自然然倾向的背后,画家的艺术——自身感受与审美,留给了观众,留给了更多熟悉或不熟悉这块土地的人们。这是张立柱对艺术表现的独特把握,也是对人类艺术感情深层的挖掘。
作为后一类,正如作品《金沙滩》,以秦腔艺术的审美特质的精神力度,描写黄土地上的中国农民形象。他把握住秦腔在表达人面对大苦大悲时的大情绪,以及在表现感觉中的粗、辣、厚、野,强烈的原汁味和土拙感,而背后又深藏着浓、正、醇、大雅之艺术魅力。以他对秦腔艺术的喜好和精神感悟,将这种艺术感觉融合到中国画艺术笔墨结构之中,把中国画艺术精神和笔墨张力推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层面。粗笨的农民汉子怀抱着稚嫩的孩童,脚
踏在黄土地上,蓝天映着沟沟壑壑。脚下几笔火辣辣的朱砂,散发着赤热的情怀,被烈日晒枯的荒草,秦腔曲调般的笔墨律动,锣鼓敲打般的笔触,强劲浑厚的画面构成意识,方与圆的笔墨结合,曲与直的线条变换,或是单线的独鸣,或是众笔的叠宕,构成了一幅粗犷激越的笔墨交响世界。而那附着于人物身上的白色,又给人以纯净苍凉之感。画家巧妙地将这死一般的寂静置于闹热的笔墨响动感中,透过笔墨仿佛能触摸到画家那一颗悲怆孤沉之心。让稚弱的孩子置于老倔的男子怀里,形成一种视觉上的不协调感和强对比组合,以其对比冲突的人物造型,和矛盾冲突的笔墨结构溶为一体。这一切一切,最后都被强烈的情绪所浸透,是人生命运的大思索,大追问。画家个人的本心在这里融汇为整个关中农民的本心。
“95张力与表现”水墨画展上,张立柱送展了自己的6幅近作。以他雄浑的手笔,坦直的笔触,黄河波涛般的墨韵,在北京城吼唱起一声声秦腔。刚劲的笔划象黄土地人不屈的性格,浓墨中透出的亮白,象泥土中劳作者的呐喊,那人与泥土的浑然一体,昭示着强力性的审美境界。那黄土地男子汉形象的刚直与妇女形象的端庄俊美,又体现着画家精神境界刚柔相济的品格。画幅背后显现着画家率真的秉性和人格、气质。以直观的绘画形式向人们倾吐着心灵的呼喊,以整体把握各种笔墨形式要素的综合组织,有意识地简化局部细节描写,加强画面的笔墨张力和气韵流荡感,使他的作品产生一种气象万千而浑然一体的视觉震撼力,深深地撞击着人们的心弦,引发着人们心灵深处的轰鸣。
泥滋泥味
传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
秦先民用黄土作兵马俑阵。
泥捏的人,天性离不开泥,这是顺了自然。张立柱从小就泡在泥地里,踏在泥路上,睁眼看到的一满是泥地、泥墙、泥屋,还有那些泥腿人。年少时便就踩泥/抹泥、翻泥,这种和泥土的沾黏命运一直到他离开泥土地近二十年后的今天。
1987年,大型壁画《丝路风情》制作完成。《丝路风情》用中国传统绘画造型手法,融合了传统壁画、民间艺术、画像石及汉唐陶俑的造型意识,借用了传统镂金错彩的重彩形式,用特殊的肌理表现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斑斓多彩,又具有历史沉积感的视觉效应。此画一经问世,便引起美术界的广泛重视,影响颇大,同时获得全国美展的金奖。这无疑给张立柱脚下铺上了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道。然而,他没有顺此路走,.因为命运把他推上了艰生路。他的追求直通黏泥般的命运内涵。这种装饰风味的制作手法和习惯审美的笔精墨妙式语言都难以表达他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切体悟,与他的心性有较大的距离。于是他决然地离开了五
彩灿烂的平坦大道。走这条泥路,不免贫寂,但复归到仅仅属于他自己人格与心性,他心里觉得安然、充实。
张立柱在寻悟与自己的人格精神相适的艺术语言,在追索作为精神表象的笔墨感觉。他宁可令精笔滞涩,把妙墨涂脏,只有饱含了精神与准确的情感,方才觉得对味解馋,方才适性合心。在那一张张作品中,重复点划的笔触象艰生人在泥地中行进的痕迹,反复的笔墨冲撞,直把个水墨画成了泥墨,那揉汗凝血般的笔墨语言琢磨,就象是孩童时走泥路,年少时翻泥地。那笨重的笔下常常出现踩泥式的笔痕,抹泥般的笔势。笔与笔的叠加,水与墨的冲撞,生涩浑重的笔调,拖泥带水黏泥般的墨味。似乎这样的笔墨感觉才能同他、同这块土地浑然一体,才能同他喜爱的秦腔同拍同韵。于是,他的画既包含着中国古典主义艺术博大庄重的内涵,又显示着传统意象笔墨的直抒性与颇具现代精神的笔墨视觉感染力。最主要的是在泛性笔墨语言中较准确地迹化出自己,迹化出一片泥滋泥味来。
张立柱对中国传统艺术纵向与横向地反复比较研究,找出自己的切入点,探索把握用传统的中国画笔墨语言准确恰当地表达现实生活感受与内心体悟。他在随笔中这样说;“我的画是画给那些能体悟人生艰辛,深爱中国笔墨文化,而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人的”。这正是张立柱对他艺术形式和精神追求的宣言。他以那艰生地上的人特有的精神气质,鲜明的艺术个性,睿智的探索精神,独行于众人之外,以他对中国文化的把握力和对中国画艺术的理
解力,构建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1997年夏于长安龙首塬
作者:李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