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真我心灵的伊甸园

  画面漫溢的柔美气息,人物性情自然流露的状态加之笔墨晕染的自如运用,使得石建国笔下的水墨人物呈现出独特于世、别致于人的意味。

  当年,石建国从唐山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时,已经在河北一所知名的与美术有关的中专学校毕业工作了两年。中国当代艺术个别天王级人物和他都是前后届校友。我曾看到石建国早先创作的油画,很当代的,既当下又同步。他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愈加专注于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石建国从艺术学校到美术学院,他系统地接受了学院美术教育体系的培养,这些不仅强化了他的造型能力,也不断地提高了他融合传统精华与当下绘画语言创新再造的能力。从其水墨人物中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汲取了传统文人画之元素,但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新文人画家。他的画与当下生活糅合,时时散发出浓郁的都市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尚个性气韵。《夏凉图》、《赏秋图》中那或坐或卧的女人体,闲适逸得,色之晕染呈现出一种饱满的张力,或是灵光的意念,或是为整体的协调,材质墨色自身的美与人物形象的美一起彰显出来。

  艺术家常常是在他的作品中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与理想追求,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石建国对于笔底的女性人物,不是用男性审美的有“色”眼光去审视、去描绘,他要表现的是女性自身的一种自然的常态,表现女性无拘无束的心灵抒发的真正幸福的那一刻,这也是他内心的对原始的净土渴望的物化,是一种真我的心灵安置。其人物的服饰、发型都是东方女性的典型韵味,反映着石建国的内心喜好,但是,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又不同于三十年代的月份牌美女图的那种艳俗,她们是娴雅的,又是回归原始状态的,而非矫揉造作。他是将其放大、定格后放射出的别样的灿烂。

  在石建国的水墨人物画中凸显的当代性,不仅仅是那些作为当代女性的标志的纹身、饰品,更是因为他的画之形式之气韵。良好学院教育背景,有利也有弊,囿于传统,就会学死,只有从传统中突破出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家。在这个中西艺术交流频繁,多元相互影响融合的时代里,石建国也在积极敞开心扉,探索中西艺术融合之路,突破传统,寻求创新。在2006年的《无题》系列中笔法的运用,让观者联想到西方的野兽派,而那份真挚情感的抒发,又怎么能不让人想到夏加尔呢?而《梦蝶》系列,那庄周梦蝶的故事隐喻,给予画作极浓厚的传统意味,但是其画面中点线面的形式构成,那为追求块面整体感进行的精心设色,不能不说是画者对西画体悟之深。两者在这里融合,恰到好处。

  这就是石建国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图式洗练,却又水墨韵味别致,人文气息浓厚,在他的画面中,理想与幻想交织,审视和感悟交融,构筑着真我心灵的伊甸园。

作者:杨维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