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王哲 图/在3 画廊
1979年出生于田园风光式的四川达州小城,刘家华的年少记忆被山清水秀和与世无争构建起的“桃花源”所填满。以为整个世界都应如此的他在升入大学离开家乡后彻底颠覆了自己,四川美院所处的重庆以其快节奏的发展和灯红酒绿的繁华让刘家华潜意识中滋生了成长、感悟与生活体验的敏感反差。而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刘家华也正是从此开始带上了属于他个人的批判态度。
脱离背景的纯粹碰撞
毕业创作要求“与社会相关”的前提令刘家华自然而然地将压在心底已久的城市化进程、拆建、信仰转变等冲击元素释放出来,2006年的“重返桃花源记”系列首次完成了思想与内容在画面上的呈现:古代的城与现代的钢筋、广告等共同融入在宋画的构图和色彩背景中,并置后的不协调打破宋画原有的宁静致远。“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思想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放的迅速转变,缺乏积淀过渡的后果就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信仰的缺失”。对这一具有社会意义问题的反馈,作为艺术家的刘家华所进行的创作足以显示他的社会责任感。既然是对现代大都市问题的认识和警示,为何不以摩天大楼而以古城作为主体?在刘家华看来,艺术创作最终要高于生活、平行于生活,在避免落入写实绘画俗套的同时,古建筑包含的文化意义相对更加丰富,“在我的作品中,古建筑拥有两个维度: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二是传统文化的符号。超越时空的画面会形成荒诞悖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恰恰就是当下社会的现状”。然而,随着创作和思考的深化,刘家华对于表现方式的理解渐入佳境。“依靠宋代山水画图式作为背景来支撑画面中古建筑的文化背景有悖我想通过二元对立矛盾表达观念的方式”,刘家华意图表达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的直接对话,而背景作为支持者角色的加入则将这一对话变得不再纯粹。于是,消解之后的背景于古于今都不再相联,虚幻的氤氲、失重的太空、无底的塌陷……抽离的背景更接近于现代人心灵的空虚和无时无刻的自我否定,成为一种精神基础。画面也随之突出了重点,破碎的古城占据了主体却无力抵挡零碎现代元素的侵蚀和拆建,“我恰恰就是要在破碎中批判、破碎中反思、破碎中升华,这是我创作的一个初衷”。对于产生变化后的作品,刘家华依然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以前作品中叙事的感觉比较强烈,后来我就慢慢去掉了这种感觉。叙事太多能够增加作品的趣味,但却会削弱画面的信息量,因为一幅作品的容量是有限的。”
红城记 150x200cm 布面丙烯 2013
红城记 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3
以统一的内核向外扩散
与背景消解过程同时进行的,还有刘家华对于画面视角的逐步移动。如果说从2006年开始的“重返桃园源记”系列借助宋画构图使用的是俯瞰一座城的角度,那么2008年开始的“红城记”系列则前进至古城脚下开始仰望,在最新的作品中,刘家华甚至将视角置于被古城包围的境地,“绘画空间的缩短目的就是让画面的视觉张力更强”。对于自己作品的变化,刘家华表现得十分自信,“我的作品并不是靠风格或形象取胜,而是靠我内在的思想。一旦思想核心确定下来,无论作品如何变化都指向统一的方向”。也正因如此,刘家华面对当下的图像纷呈更愿意去阅读介绍性的文字信息而不是直面图像,他认为面对文字的时候会经过自我理解消化演变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图像反而会在潜意识中产生印迹。这种接收信息的方式亦可以通过刘家华在作品中使用的“红绳”得到参照。来源于“中国结”,刘家华却以打散的形式缠绕在正在坠落的古城上,延续了“中国结”的精神内涵,固有的熟悉形象已不复存在,“为什么要打散?其实也是在折射中国人当前的精神信仰正在坍塌、正在变异。我把红绳变得有生命,它们是欲望之绳,去缠绕、去控制、去压抑传统的古建筑。而很多时候人与自己较劲、自己把自己束缚、自己无法超越自己。”而不管是用哪种形象、哪种对抗,刘家华最终所指向的都是作为社会主体、控制城市的人和导致反差、不断否定的人之信仰颠覆。
红城记 150x200cm 布面丙烯 2013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