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绘画若万里长江,源远流长。懂得各种渊源流派,了解发展脉络,对于画家的我来说也是一种溯源。绘画的传承与开拓之间,多少总有某种联系的基因,人的生命的短促,认识之有限,决定绘画离不开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的血脉,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
最近,重读了前辈傅抱石先生所著的《中国绘画“山水”“写意”“水墨”之史的考察》一文,先生在文章的最后写道:“18世纪的中国绘画,无可讳言的在民族观点上是步入衰退的深秋,毫无用其悲观。而且将来的前途必然的仍沿着“山水”“写意”“水墨”为伟大的途径发展。”其文章1940年9月作于四川重庆,正是我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日子。一晃七十多年过去,而今我又在“山水”“写意”“水墨”的命题上思考,我想中华民族的绘画大慨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与发展。
长江之源,高原雪域,是充满生命活力且又苍茫博大的地方。辽阔无垠的高原、低原,浩瀚无际的兰天、白云,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青藏高原的风物人情,唐古拉山的雪线冰山,可可西里的千里荒原,很难找到可依承的范本。然则,传统绘画中不断革新的精神在激励着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
时代是酿造新醪的大师,当代各种视觉艺术的蓬勃发展,给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山水”“写意”“水墨”在不断开拓自己领域。笔墨在表现画家心象的空间在扩大,画家心中意象的变異使之水墨的表现力得到加强,其山水画的慨念也得空前的拓展。民族的宽容、开放的心胸使民族审美的心理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因之,画家有了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在《长江溯源》画集的出版之际,我要真诚地感谢这个时代,同时我也要至诚地感谢领导和朋友的支持。
作者:姜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