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0 18:58
2015年3月7日,艺术家杨心广在北京公社的第一次个展“杨心广”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2日。
杨心广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对于各种自然媒材的运用。在他的创作中,“物”的随机性选择与“心”的偶然性结合,形成了极具玩味的组合关系。对于艺术家而言,这种“组合”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藉由对自然的探索来认识自己的过程。此次展览延续了这条创作思路,展出作品也以他熟悉的木与金属为主要媒材。不同的是,艺术家试图将这个探索的过程变得更具开放性:他对形体与媒材之间关系的把握既是灵活的,也是感性和充满未知的,为情感的自由抒发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新作里的“物体”可以看做是艺术家对当下现实的抽象化个人表述。大型装置作品《剩余体积》由一组樟木制成。艺术家用链锯对原木进行了切割,制造出一组视觉上极具张力的“收缩”物体。这种收缩仿佛来自负空间的激烈挤压,向观众传递着一种难易言说的紧张感。与此同时,《剩余体积》与另一件装置作品《无题(格子)》连结起“力”的网络。艺术家在用来搭建《无题(格子)》的木头上保留了它们突兀、粗糙的表面,这些充满非理性感觉的细节通过他的排列最终组成了地上的矩阵,像是将各种暴力收起组成有序的排列。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杨心广的作品理解为他重新编码的世界的缩影,“金色”存在于杨心广不同的系列中。对于他来说,“金色”更像是一种被大众化、标准化了的现实。本次展出的《金色-H》里,艺术家将排列完成的铁架焊接至铝塑板上,过程中产生的炙热铁水随机滚落在金色的铝塑板上,留下放射状的激烈轨迹。铁架像是隔离、又像是形塑的了金色世界与外在的通道,使观者可以轻易地窥视其中。但有趣的是,在另外两组新系列中艺术家把创作放在更加隐晦的语境中,进一步地反映了精神上与思绪上的犹豫与纠结。《无题(台阶)》作品中,艺术家用手脚在不锈钢阶梯上肆意涂抹的金色颜料,仿佛呼应了作品《徘徊》中白纸上反复交叠的浅淡脚印—它们看上去既肮脏又文雅,脏得正确,也脏得举步维艰。
如果说叙事性在杨心广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言喻,倒不如说杨心广将其情感与故事有意识地隐藏了。以抽离具象的表达形式,杨心广将记忆、劳动、情绪、控制和偶然性糅合在作品中。作品看似静置在展厅里,却在空间中缓缓地展开彼此之间交织的张力与约束。身体、情感与外部现实之间的联系,各种不同系列的作品汇合而成的感观体验组成了杨心广特有的艺术语境。
关于杨心广
1980年生于湖南,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与工作于北京。杨心广曾参加过的展览有“大爆炸”(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2010)、“顺其自然”(卢瓦河当代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法国,2011)、“超有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1)、"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2)、“首届蒙得维地亚双年展”(乌拉圭,2012)、“第9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2)、“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等。作品曾被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巴黎和旧金山)、法国卢瓦河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等机构收藏。
来源:央美艺术资讯网-简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