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29 00:00
每个博物馆、美术馆都有自己的个性。国立、公立展品丰瞻、研究实力雄厚,气质通常端庄持重,少有偏颇,仿佛正统教科书、纪录片。私人博物馆的特点就很明显,藏品类型反映出主人的取向与品位。
比 如三重县四日市的澄怀堂美术馆,以中国古代书画为主,是日本难得的中国书画主题美术馆。澄怀之名,本自《南史》,言宗炳“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 观道,卧以游之”。藏主山本悌二郎出身汉方医儒者之家,曾为犬养毅内阁的农林大臣,从父辈开始,即收藏古代书法。后出版《澄怀堂书画目录》十二卷。
又 如位于平安神宫大鸟居西南侧、仁王门通南侧的有邻馆,创始人藤井善助财力非凡,与中日政商界人士交谊深厚,所收多见端方等政界人士旧藏,有青铜器、画像 砖、玉器、文房具、陶瓷器、书画、佛像等,范围庞杂。其余藏品不提,单说清廷流出的龙袍、龙床、玉玺,就与澄怀堂文人儒者的气质大相径庭。
▲ 黄庭坚《李太白忆旧游诗》
几 次去,都遇到熟人,此外就是本国的老年旅行团。似乎是有邻馆与一些旅行社结成的合作。有一回,是一群来自大阪的老爷爷老奶奶,对万历年间的彩绘香炉、乾隆 官窑粉彩山水图唐草纹双耳杯、清代堆朱屏风、清代掐丝珐琅凤凰立像薰炉、龙袍、龙床等明艳华贵的器物大感兴趣,赞不绝口。路过那件作弊衣,先是好奇,后来 读了解说词,大为惊叹,呼朋引伴过来欣赏。
有 时听他们聊天,也忍不住多解释几句。老人们极为热情亲切:“啊,中国的学生,真是太厉害了。”然而我总觉馆内萧条寂寞,每次去,心情竟都是寥落的。不知是 经费不足还是人手欠缺,馆内解说词还是几十年前手写的旧物。固然墨迹温泽,惹人怀恋,然而也能清楚窥见个中冷清。偶尔听说中国拍卖会上的某物正是有邻馆之 物,似也印证维持艰难的猜想。
在日本,除了部分研究者,还有谁会对这些中国文物感兴趣?要吸引普通观众的注意力,确实也只能将龙床、龙袍,以及那些即便蒙尘也不改华美绚丽之姿的器物摆在醒目之处。
关 西一带的很多收藏,多来自清末中国外流的文物。因其时日本学者于此特别留心,又有实力雄厚的财团支持,一时风气蔚然。然而收藏之事,仅凭一代一人之兴趣心 血很难维持长久,只有专业管理、财团支持,才得传诸后世。说得更直白些,必须要足够富有,方能容养出色的管理者及研究团队。去东京书道博物馆,亦觉馆内冷 清,布置陈旧。然而书道博物馆已改为区立,常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布展,主任研究员锅岛稻子也有很多精彩研究。相比之下,对有邻馆的担忧又添一层。当然这 一切只是我的臆测而已。
京 都的博物馆,最喜欢的大概就是泉屋博古馆。从家过去非常方便,直走鹿之谷通,一公里多便是。那里的收藏,主要有青铜器与明清书画两部分。日本书画也多有名 品,只是不入国人法眼而已。有关泉屋博古馆的来历,已写过一篇《清风馆与泉屋博古馆》,这里就不再重复。因为即使不了解其来龙去脉,单看展览也很开心。
我 喜欢泉屋的大院子,草木扶疏,浓荫满地。中庭可眺望东山,院内四时花事不断。与中国有关的、品位上佳、环境优雅且布展优秀的财团博物馆,还能想到东京的东 洋文库、根津美术馆。奈良的大和文华馆,兵库西宫黑川古文化研究所,三重县四日市的澄怀堂美术馆也很好。滋贺的观峰馆以近现代书画为主,非我兴趣,不好评 价,但名字是很好的。
▲ 泉屋博古馆青铜器收藏
泉屋的青铜器收藏,也多受内藤湖南指点,庞大丰瞻,素受瞩目。《泉屋清赏》六册、《增订泉屋清赏》五册、《增订泉屋清赏续编》一册、《删定泉屋清赏》一册、《新修泉屋清赏》两册、《泉屋博古·中国古铜器编》一册、《泉屋博古·镜鉴编》一册,均可窥得其妙。
▲ 石涛《黄山八胜图册》(局部)
▲ 徐渭《花卉杂画卷》(局部)
日 本绘画范围颇广,中世歌仙绘、狩野派、文人画、圆山派、四条派。中国人看日本的绘画,总难有好评。雪舟是获得中国人认可的,因为他来过中国,深得中国画神 髓。强调装饰性的金银地屏风绘,虽技法、情趣有青绿山水的遗影,或隐约有工笔重彩的魂灵,终究不符中国近世文人审美情趣,今人论之,也不觉多欣赏。
文 人画,域外画家自难超越本国画家,中国人看,更觉高人一等。歌仙绘,用典纯和风,所题假名中国人也读不懂,当然不感兴趣。狩野派虽学中国,但也匠气,精品 难得。这同西洋人看日本画的感觉完全不同。他们眼中看到的是陌生的艺术形式,充满好奇与想象,反能激发研究的兴趣,有更全面的认识。因此,浮世绘、枯山 水、漆器……如无西人的热情,大概绝不会有后来的种种潮流。幸好漫画是一件我们原本没有的东西,无从比较,便也爱得毫无保留。
大 概我不挑食(审美力也不够)的缘故,只要有趣、生动的画儿,都会喜欢。泉屋的《浮舟图》,绘《源氏物语》浮舟一帖意境,土佐光起的《菊花图》,狩野常信的 《猿猴捉月图》,浦上春琴的《蔬果虫鱼帖》,椿椿山的《玉堂富贵·游蝶·藻鱼图》,吴春的《蔬菜图卷》,山口素绚的《梅实图冲立》,皆印象深刻。
日 本画家画人物,大概有三个方向:中国的高士、美人、童子,古代日本人,作江户时装束的日本人。高士还好画,左不过在山水中添上模糊几笔。美人就难办了,衣 装发饰,皆未亲见,仅来自纸上流传及想象,越是后世人,画得越不像。就是衣服难得差得不远,姿态神情,也大有偏差。还是画本国的美人形神准确,风姿绰约。
记 得一件小事。三年前,陪国内朋友同去泉屋。那天二人起兴都穿了和服。流连青铜器馆,只有我们二人。馆内解说员是位老奶奶,在角落温柔地注视我们,某个契 机,大家开始聊天。“年轻人喜欢博物馆,真好呀。”老奶奶说,又对我:“你的汉语真好。”我只好说,我是中国人。老奶奶大为惊讶:“啊,二位的和服,实在 很美。”不知怎么,竟对我们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遇到中国人,我总要说句对不起。虽然我们曾经做过的事,并不是对不起就能原谅的。”我们当然连连阻 止,说些“历史上的事,非你我能负责,非你我能讲清。您这样,我们很感动,也很不好意思”之类的话。我并没有能力谈论这类问题,因此一贯也绝不去谈、绝不 去碰。然而对于她的善意,还是很感动。朋友更为念念不忘,此后每到京都,必来泉屋。
来源:外滩画报艺术 作者:文,苏枕书,|,编辑,谭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