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4 00:00
几个果子,扔掉投影,在奶白的画布上顾盼生辉。几片山,闲庭信步,兀自排在被摧残的铬黄框框里,有时候有云朵相伴,有时候没有。
一条鱼,一个茶杯,或是一枝花,直接又硬朗,虚无又飘渺。是我虚度的时光,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被我虚度的事物,都在大小不一的画布里,长出薄薄的翅膀。
艺术家陈淑霞(中)与众多嘉宾合影 5月23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大都美术馆共同主办,批评家朱青生策划的“忘形——陈淑霞作品展”于北京大都美术馆隆重开幕。美术馆建筑安藤忠雄典型的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的现代设计理念,与周围国子监大街的中式环境完美融合,用来呈现陈淑霞画作中那些蕴藏在西方绘画技法下的中式意境,似乎再适合不过。
展览现场 “忘形——陈淑霞作品展”是继今年4月份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此在——陈淑霞作品展”之后,艺术家在国内的又一次大型个展,集中展示了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创作的近100余幅作品。其中包括“原色”“虚实两境”“山水间”“忘形——超然物外”等几个段落,脉络清晰地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面貌。
展览现场 篇幅较大的“忘形——超然物外”部分是陈淑霞近期的新作,一系列看上去“空洞无物”的画面中似乎不经意的安排着代表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山水事物,又或者是如水果、茶杯、鱼一类的日常事物。画面用铺展的色彩和氤氲的气氛,取代了具体的情节。而背景边缘却又被细致的画上了被摧残的质感,似乎多了个“重量”牵挂着,也让时光在画布中慢下来,直至凝滞。艺术家似乎在有意告别较早时期的创作方式,开始忽略“形形色色”的物象再现,转而沉浸在没有期许的“闲置”之下,做着无“意义”的证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浅洚》 210×360cm 布面油画 2014 在策展人朱青生看来,虽然陈淑霞是在艺术学院接受文艺复兴的传统(即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写实主义的方法)中训练出的油画家,其实已经转入了中国传统绘画之中,陈淑霞在自己的油画作品中似乎是在完成着一幅幅前无作者的“中国画”,笔触在笔墨中隐除,色彩被搁置淡忘,直凭意趣成就了这样一批意料外的感官表白。“画面中一枝枝貌似简单的花叶,已经并不是将外在花叶的简单移入画幅之中,而是花叶在画面中由她自己一笔落成之后,开始生长,笔笔相扣,色彩勾连,从而构成了色彩的诗意和绘画表达的生命状态。”按照陈淑霞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带有禅意和觉悟的绘画。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而王春辰讲此次展览形容为“破”展览:“‘忘形’首先打破了艺术家以往绘画的传统和习惯是一‘破’,虽然也有延续艺术家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人物形象,以及随心随意的处理方式;其次,最新的作品将边框、绘画的边界作为了创作的主要对象,同样是一种打破;艺术家延续了之前基于个人性情,个人感知,走到今天一个相对‘理性‘的状态,有意识的破除了以往绘画对她的约束。”
《出山》 222×252cm 布面油画 2015
《心量》 112×262cm 布面油画 2014
来源:HI艺术 作者:程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