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4 00:00
我始终认为既懂艺术创作,又对艺术史及艺术理论有着深刻研究的艺术家是可怕和可敬的,这类艺术家可谓是“最强大脑”,杨仑就是一位。
杨仑 杨仑,1977年生于台北,2000年毕业于台湾华梵大学美术系,主修水墨及书法,后于2002年至2004年在西班牙国立萨拉曼卡大学艺术学院攻读造型艺术,绘画、版画、摄影、录像及装置均为其硕士期间研究学习的领域,2015年毕业于该校的艺术史与美术研究所,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其作品多次摘得国际奖项之首奖。2007年,杨仑于冯塞卡实验艺术空间举办个展,同时也是首位获得全额奖资助的亚洲艺术家,该空间建立于西班牙国立萨拉曼卡大学之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强调在地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学术研讨,毕加索、达利、杜尚及当代艺术家普连萨在内的多位重要艺术家作品曾在此展出。
《圆融》 146x114cm 综合媒材 2010 笔墨可突破
结束台湾的学习,杨仑前往西班牙,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便以独立艺术工作者的身份活跃于西班牙当代艺术圈,国外近15年的文化浸染令她对艺术创作与研究有了更深层的领悟,同时也激荡出对自身文化的反思。这种跨文化、跨领域的发酵在她的创作中也自然流露。
《破墨山水》 146x114cm 综合媒材 2010
《墨流》 自由装置综合媒材 2011 笔、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明的媒介,笔墨作为古老的主题,杨仑认为它难于突破并不代表不可突破,须从哲学角度、结合当代艺术前卫性的部分加以探索,在传统艺术领域精深修炼的基础上,方可彰显东方文化深厚的底蕴,在中国水墨传统与当代艺术脉络之间寻求可具创造性的空间及可能性。
《书写漫游》 自由装置综合媒材 2011
《撕下绘画》 自由装置 综合媒材 2011 当代艺术创作、钻研传统笔墨绘画思想、旅居西班牙的生命经验,这三方面因素共同构建出杨仑的创作图景。其作品跨越中西两种文化、并结合汉学、美学、文学、诠释学、艺术史、艺术分析与评论、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等进行讨论。确切讲,这种研究是一种书写,是杨仑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流动性与非物质性的哲学,是她创作的主题。处于信息时代,她深爱书法、水墨及大自然,这成为她创作的基础,而“朝向流动性与非物质性的哲学”才是她最终要提出的观点。她认为水墨风景画的美学最终走向了“反绘画”的趋向,无论是创作或研究,杨仑均试图超越形式分析、历史风格研究,提出哲学与美学的反思。她将传统书画与西班牙艺术家的作品加以比较,并且延伸至网络新媒体的美学及后现代的诠释学。
《虚实》 自由装置 综合媒材 2011
《异质空间》 自由装置 综合媒材 2011 “圆”是“仑”的自画像
她的作品多以综合媒材的自由装置为主,是书法、绘画、雕塑、空间装置与观念艺术的结合,画布及木板作为依托,跨越国界与媒材的界限,画面呈现出浓烈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意味。比如作品《一画论》系列中,清代画家石涛的《画论》成为其创作灵感及概念的直接来源。并不明丽的色彩、略显灰暗的画面色调、线条与笔触间强烈的冲突性,是杨仑自每日的日常生活中凝练而出的艺术结晶体。她尝试将对比性强的实物加以融合,这也正是她致力钻研的工作。
《墨点》 自由装置综合媒材 2011
《静夜》 30x30cm 综合媒材 2013 圆形、圆环、圆点等是杨仑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元素,圆常以透明、离散、消融、飘移的姿态出现,在2011年西班牙个展中,圆点甚至脱离画布、蔓延至整个展墙,作品与整体的展示空间发生关联。之所以钟情于“圆”,在于杨仑名字中的“仑”字,它是伦、轮、仑、论等的古字,即所有圆圈意象的来源于延伸,“仑”也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与宇宙论的意义。对“圆形”的描绘可说是杨仑的自画像,其最终导向为“自我”谦卑的消逝。她说,圆形、圆环都是“我”,也是“非我”,它们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无限的繁衍、延伸,甚至消失。
《海山苍苍》 92x73cm 综合媒材 2014
《如矿出金_如铅出银》 65x46cm 综合媒材 2015 结合自身的学习、成长经历,杨仑认为世界已经不能仅仅划分为中与西,我们身处多元文化冲击与共融的时代,抽离具象,跳脱框架,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才是“抽象”一词的原始意义和本质。艺术是文化的乘法,而不应该是除法。突破藩篱,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来源:HI艺术人物 作者:史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