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韩冰 秩序的观察

2015-05-25 00:00

  3月6日,天线空间在北京D-Space推出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这是韩冰在北京的首次个展,也是天线空间第一次在上海画廊以外的空间进行的展览实践。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在韩冰的早期创作中,从纪录片而获得的图像的片段成为其创作图像的来源。演奏会、音乐厅的现场出现在图像之中,并非是为了获得与音乐相通的感受,更多的是关于图像的运动与节奏。对于图像带有马赛克式的像素化的处理方式,或许最初,与影像资源的画质较低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更重要的是,而与屏幕本身的再现方法密切相关。这种像素化的方式从观看的角度,模糊了人物形象在图像之中的叙事指向,更多的将动作之中的粘滞呈现一种慢镜头式的推进,甚至是停顿。而创作本身成为一种切片式的记录方式,《02:29:36》、《09:18:43》等精确的计数停顿所标注着。

《09:18:43》 140×120cm 布面油画 2011

  《09:18:43》 140×120cm 布面油画 2011

《Curtain#1》 142.24×142.24cm 布面油画 2012

  《Curtain#1》 142.24×142.24cm 布面油画 2012 2012年,韩冰在一张题为《Curtain#1》的创作中行进了一年时间。展厅的某个角落,右侧悬挂着一幅蓝色作品,看似合理而稳定,实则不然。这本是韩冰对展览现场的一次记录,展墙被辅以红色窗帘图案的墙纸,而在窗帘之上挂上作品。这种原本日常的场景被层叠关系而更改,在记录之中成为了一种虚假且并不真实的写照。最终,韩冰没有以再现的形式处理画面中的那件作品,而是仅仅以不规则的四边形予以提示,“如同一个开口”。完成这件绘画的过程对韩冰而言,就如同一场新的触发。此后,规则或不规则的四边形在之后的创作图像中不同出现,在日常场景中的叠加提示了新的秩序。

《第二大道》 140×180cm 布面丙烯 2015

  《第二大道》 140×180cm 布面丙烯 2015

《圣詹姆斯》 101.6×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圣詹姆斯》 101.6×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韩冰开始从现成图像转向空间实在本身,或许是与最初对演奏会的观察有关,音乐厅、电影院等室内空间成为了其最初对于空间实体的选择。这些与人数众多的公共活动相关的场域存在着浓重的人文痕迹,即使是空荡之中,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人的干预,或许,空缺本身更容易引发对于另一种情景的想象。人的形象开始逐渐在绘画图像中消失,极少数的残留也是以手、头发的局部等本就极具空间感的独立形象产生,正如韩冰所讲的,“从一开始,我就对故事本身不感兴趣。”

《七大道》 113.8×142.2cm 布面油画 2014

  《七大道》 113.8×142.2cm 布面油画 2014

《东百老汇》 137.2×106.7cm 布面丙烯 2014

  《东百老汇》 137.2×106.7cm 布面丙烯 2014 韩冰有着自己对于观察的坚持。“我从未想象过要凭空创造出某种视觉效果,画面中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某个特定时间地点角度所产生的困惑。”原本枯燥的布告栏,被反复覆盖的海报的残留物被某人有意的泼墨而破坏;纺织大楼的橱窗被布置成房间的形态,自然风景的灯箱成为一种被限制的风景;或是正在建设的建筑外观被包裹着,这些本来常见与日常生活之中的场景,在韩冰的观察中,被发掘与记录,在一种强调偶然性的相遇之中,特定的角度和截取使得这种原本无序、平衡的场景拥有了特定的秩序。

《纺织风景》 111.8×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纺织风景》 111.8×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韩冰以一种理性的处理方式,将日常景观中的层叠以切片的方式压缩,物体固有的体积与透视不再成为再现的中心,而是以相对平均的厚度形成重叠的结构,在排列组合之中,形成新的风景。在不完全再现中,韩冰会有选择地增加一些几何形的框架。在对日常的重绘之中,观者往往面对一种错觉,原本置于室外的观看主体会误认为处于室内,这种视觉角度的置换恰恰存在于韩冰的观察方法之中。“作为一个人,在观察中将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我常常会尝试人与所观察物的位置倒置,寻找与空间的关系。”这种空间定位的模糊,是切片重叠本身对体积的消解所带来的产物,同时也在观看中增加了新的空间层次。

《舞厅#1》 111.8×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舞厅#1》 111.8×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舞厅#2》 101.6×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舞厅#2》 101.6×152.4cm 布面油画 2014 有时,韩冰也选择回到对于现成影像的讲述之中,《舞厅#1》、《舞厅#2》作为近期创作的图像,同样延续了其早期的图像选择,但画面中心被严格框定的色块又明确地提示着与过往创作的不同。屏幕图像的平均与无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方向,强迫性的置入色块,为画面提示了视觉的焦点,同时提示了新的结构与秩序。色块所选定的颜色,并非是经过某种计算处理的结果,更多是基于韩冰个人的视觉判断,这种对颜色选择的不强调甚至有些无意识的状态,也表现了对原本无序的打破才是其关注的重点。而像素化的处理也被适度放大,这种变化本身也指向绘画与韩冰所选择的图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再现,更更像是一种平行关系。

《光#1》 30.5×40.6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光#1》 30.5×40.6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光#4》 30.5×40.6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光#4》 30.5×40.6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在“光”系列之中,韩冰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一步抽离,在更为纯粹的结构与色彩之中,形成对于抽象形式的更加直接的讨论。在画面之中,被矩形切割形成的切片构成平面之中的空间层叠,色彩以交错的形式互相干预,却并非是没有来由的,其间隐藏着物对光的遮挡与暗,物的形态本身不再出现在画面之中,以其对光的影响在画面中成为结果。而在画面之中的几何形,与网络弹窗的视觉感受相似,这又与韩冰早期对于屏幕影像的使用存在某种关联。在韩冰看来,尽管尺幅不同的作品之间,存在着绘画行为发生时身体物理运动方法的差异,但从观察方法而言,则是一致的。

《光#5》 30.5×30.5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光#5》 30.5×30.5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光#8》 30.5×40.6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光#8》 30.5×40.6cm 木板综合材料 2014 在与韩冰的对话中,“秩序”被反复提及,她却认为,自己并非作为秩序的制造者,而更忠实于对秩序的观察,“我并非在创作形式,而是所有的抽象形式就是我所看到的,对我而言,它已经存在。”原本枯燥、严肃甚至煞有其事的日常物,在某个瞬间,被发觉了荒诞抑或任何一种情绪,改变了原本安全的状态,最终视觉感受记录的是情绪,而非物本身。“我关注的是抽象的形式,使用的是再现的语言,画面本身与实际的物件已经没有关系。但依旧坚持图像来自日常视觉的经验。”

  尽管秩序的瞬间是拥有情绪的,但韩冰认为,绘画的呈现最终当归于严肃与深沉。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韩冰个展: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展览现场

来源:HI艺术人物 作者:朱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