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鸥洋是我们老师辈的艺术家,油画民族化是她们那个时代的油画家们共同面对的课题。从1980年代开始,鸥洋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从早期对西方印象派油画的研习,到后来将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花鸟画相融洽的创作实验,鸥洋从一个技法熟练的画家转变为一个针对美术史的课题来进行创作的实验型艺术家。外表感性内心理性的特质使她在每一个创作阶段能理性地设定某个问题;而在每一幅作品的一笔一画过程中又保持她特有的感性,传统花鸟画注重笔墨人格魅力,这一思路被她引用在油画的笔触上并予以强化,以避免作品流入纯粹的形式游戏。
评论鸥洋的作品,不能只读风格。形成个人风格对她来说只是初级问题。她将自己的创作实践置入到美术史的进程之中,她想创造一种新的油画语言、想解决她们那代人共同面对的问题。她的艺术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个案,并引申出如下问题,是用西方油画的表现方式来画中国传统花鸟画呢?还是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方式来改造油画?
好奇心与不安于现状的性格,使得鸥洋在创作中始终对新的可能性充满热情,她常常有新的想法。我们又知道她接下来会往那里走。
她总是在路上!
2009年1月23日
(周湧--当代中国画家、广卅美术学院副教授。)
作者:周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