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6 10:45
迈克尔· 曼迪博格并不是试图打印英文版维基百科全部内容的第一人。在2014年, PediaPress Wiki启动了目前为止最雄心勃勃的努力,在Indiegogo众筹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出版整套维基百科数据库的筹款活动,尽管该项目被悄悄停止了。然而,曼迪博格看起来将会是第一个成功的人。 他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正朝着计划中的方向进行着。”他过去那些涉及互联网的作品都实现了最初的创作意图。在《购买曼迪博格》(Shop Mandiberg)作品中,从用了一半的牙膏到自己的电脑,他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放到了网上出售。他在 AfterSherrieLevine.com 和 AfterWalkerEvans.com 网站上放了由那些艺术家拍摄的高清照片。
他也是第一个正在把包括目录在内的7600卷维基百科(每卷700页)压缩成11千兆字节然后上传到打印点播网站(Lulu.com)的人。(在预订后,单卷可以被打印成物理副本。)本次上传活动在周四于纽约市丹尼画廊的一场名为《维基百科打印:从A到Z》的展览中开始,并将在大约11?14天内完成。在那期间,上传的页面将会被投影到画廊里的空白墙面上;而这些墙壁的其余部分则被代表着第一批1980卷维基百科的书籍所覆盖。一百零六份物理卷就在画廊里,其中一些包含了与展览相关的曼迪博格所谓的“共鸣的词语”,如“美学”、“挪用”、“密码”和“人道主义”。这些卷的标题引发了人文主义理想的失败。 “人道主义”这个单词贯穿了全卷,例如,“浩克”(绿色少年历险记)”和“人道主义在非洲”这样的词目成了这卷的标题。
这些单卷打折出售,售价从平时的80美元变成了68美元,而整套的售价是50万美元。 (讽刺的是,你无法真正地在网上订购一整套的维基百科,因为购物车根本无法承载这么大规模的订单。如果你去点播打印网站(printwikipedia.lulu.com),上面给有兴趣的买家列出了丹尼画廊的电话号码,那下面还有一个虚假的“立即购买”点击项)。
迈克尔·曼迪博格的维基百科打印计划
在这个被《纽约时报》质疑为曼迪博格“无用的装腔作势?”的作品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动力呢?这位艺术家兼程序员(根据他自己的维基百科页面的介绍)把打印维基百科视为寻找诗歌作品,以及“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动作”。他说:“这就是起一个纪念的作用......也就是我所看到的徒劳。”
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记者在丹尼画廊和曼迪博格交谈,那天他的工作团队已经正式完成了从维基百科数据库到可打印得PDF文件的转换。
记者:这一共会有多少卷?
曼迪博格:要看怎么算了,百科本身的话共有7473卷,如果再加上编辑名单的附录及内容目录的话,就有7600卷了。
记者:所以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会被印进去咯?
曼迪博格:是的,我打赌那些被编进附录的人到时候会来这里,然后找自己在哪一页。
记者:它应该成为纽约的标志。你认为自己是维基百科最受欢迎的编辑之一吗?
曼迪博格:不,我从没这么想。我大概编辑了2000卷,这可能勉强使我有资格申请管理人的位置。但举个例子吧,在纽约还有一些人,他们编辑了超过10000卷的维基百科。
记者:告诉我,你与维基百科的接触?
曼迪博格:就像我说的,我只能勉强算是够着了资深编辑的门槛。我从2008年开始编辑维基百科,和兰伯特·史蒂夫,贝内特·威廉姆森以及其他一群人一起对维基进行一个艺术上的马拉松式编辑,因为我们有点担心没有对维基百科实现艺术上的实质性覆盖。 (那一天我还在为艾米·弗朗切斯基尼和机械项目写文章)大概在18个月后,也就是2009年,我开始构思这个项目。并且我当时在做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把书籍和诗歌拿来当作雕塑的材料。我是纽约市立大学的教授。我也开始教授与维基百科有关的课程。我的学生们写文章,并学习如何编辑。因此这事儿就这么形成了。自由文化和协作给我带来了很多兴趣,并且从一个创作的视角以及一个积极学者的视角来看,它们也贯穿于我的工作之中。
记者:这很有趣,因为大部分的艺术是和自由对立的。艺术与其他形式的文化很不一样,比如说,音乐就是分布广泛且廉价的,而大多数的艺术品只能被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拥有。
曼迪博格:你知道我做的AfterSherrieLevine.com和AfterWalkerEvans.com项目吗?我扫描了所有谢丽·莱文妮(Sherrie Levine)重拍的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的照片,并给这些照片授予了防伪证明书,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把一件作品认证为艺术真品。因此,它把事情整个颠倒了过来。我开创了一个项目,然后我给它了一个版权许可。因此,在这层意义上,我想了很多关于所有权和著作权的问题。
记者:这个想法就好像是tweets 或Instagram上分享的照片应该受版权保护的?
曼迪博格:我认为在这世界上受版权保护的东西也太多了。建筑现在也已经受版权保护了;你没有得到建筑全景图的自由。但是,如果你看一下版权法,你会发现版权实际上意味着用物质鼓励知识的出版,因此你独家使用这些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你分享知识就会得到一些物质鼓励。
记者:我曾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它把你的艺术作品描述为“徒劳的。”在你2001年的作品《购买曼迪博格》(Shop Mandiberg),就是你在网上出售你的所有个人物品的那个作品中,我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比如,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维基百科的物理副本,如果在网上都有的话?
曼迪博格:我未必会否认这一特征。我认为其中是有诗意的。在我以前的艺术项目中有一种乌托邦及反乌托邦的元素,而且这些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些纪念。关于《购买曼迪博格》(Shop Mandiberg)这个项目,我把我所有的财产挂牌出售,大约有450或500件物品,其中有三分之一都卖掉了。出于某种哲学的原因,除非有必要,不然我不会更换我的物品。在某种程度上,我为这个游戏设置了一定的规则,并且在一开始我试图遵守这些规则,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做到了。但后来有人买了我的电脑,我没有了玩游戏的工具,那我还怎么能继续玩游戏?所以我过了两个月没有电脑的日子,而当我终于又买了一台之后,这个网站又恢复正常运行了。
我不再是过去的自己了。而那些项目对过去的我来说是一些纪念;我从这一点上看到了“徒劳”。同时,这些作品都实现我在它们身上倾注的设计意图。我不做实物模型,也不做演示。它确实是成功了。
记者:你说这是乌托邦式的?这非常有意思,因为技术往往被描述为反乌托邦的。
曼迪博格:我所喜欢的维基百科的众多方面中有一点是——它是一个协作的网站。里面有99%的编辑是非常真诚地在工作,而剩下的1%实际上也拖不了后腿。问题是,维基百科确实在许多方面代表了结构性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全社会都是这样做的,但维基百科处在一个可以对其进行部分纠正的位置。
维基百科的客观性是它的特质,因为它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不是像谷歌或Facebook那样。
关于维基百科,另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它的其非异化劳动。也就是说维基百科让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贡献进来,然后允许其他人使用它,然后允许其他人再次使用它。我觉得,这跟我在脸书的工作非常不同。当我在脸书上工作时,我是为马克·扎克伯格,而当我在推特上工作时,我是为杰克·多尔西工作。我讨厌这样做,但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可是,维基百科就不同,因为它不属于某一个人,它是集体的一部分,是一个公共数字会议的一部分。
记者:你为什么称自己为“挪用者”?我在你的这个项目中看到了这点,但我认为从你的全部作品来看,它就不是很明显了。
曼迪博格:我大部分的作品所涉及到的都是已经变成自然艺术品的项目。挪用是一种我在自己作品中使用的策略。这是因为,试图弄清楚为了改变某种事物我所能做出的最小举动,那种虽小却足够造成真正改变的举动,是我的兴趣之一。
记者:这整套维基百科的售价是50万美元。你是如何定出这个价格的?
曼迪博格:这完全基于成本价格。
记者:艺术市场和通胀的价格是这个艺术世界的一块巨大组成部分。作为一位艺术家,你会因为上述原因而觉得跟艺术世界割裂了吗?
曼迪博格:在我身处的这个时代,艺术市场一直是艺术世界的巨大组成部分,实际上我见证了艺术市场对艺术世界的接管。这就是我们在我的艺术项目《纽约艺术实习》中所讨论的。这个项目把15位年轻的艺术家带到纽约,使他们有机会了解这里的艺术环境。他们能看到在纽约有多少个不同的艺术世界:比如说,拍卖市场的艺术世界就与博物馆的艺术世界完全不同。而这两个真正高端的世界又不同于布什克艺术世界,布什克又不同于下东区商人级的艺术世界。而这仅仅是纽约这个小空间。再加上所有的街头艺术家,然后还有媒体艺术家,再有就是社交方面的。艺术世界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集体。
记者:维基百科本身的团队是在什么时候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呢?
曼迪博格:我意识到我需要跟他们联系,因为涉及到商标的问题。当我这么做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亮了。每个人都在说:“我们一直在谈论做这事很多年了!”我当时想:“我还已经为这事工作好几年了呢!”他们对编辑者名单附录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没有人真正弄清过他们那儿有多少位编辑,也没人曾经以那种方式代表过这个团队。
记者:压缩维基百科花了你三年的时间吗?
曼迪博格:如果你去dumps.wikimedia.org网站,你可以下载整个数据库,并有多种不同的格式可供选择。这些数据是筛选过的,因此有一个版本是最新的版本,还有一个是所有的修订版。如果你想的话,你今天就可以下载。并且如果你有一台为它设置好的电脑,那么你就可以在上面运行自己版本的维基百科了。这可能有点过时了,但是..…
压缩这个词可能不恰当,但你从2009年开始做某些事情...
曼迪博格:2009年我开始做这个项目,然后它陷入到了一个瓶颈,变得太困难了。有太多的高难技术问题,而我没有足够的带宽,所以在这项工作进行了4?6个月后,我就决定停下了并把它搁置了。4?6个月在我的艺术世界里并不算很长,因为这些都是大项目,而它是其中唯一一个真正处于前期制作阶段的项目。 在2012年我重新审视了这个想法,我当时想,“我对此仍然感兴趣吗?”然后我想,“是的,我仍然对此感兴趣,而且是更感兴趣了。更相关的是,我真的需要这样做。”我又开始了这个项目,又开始编程,重新开始该项目的前期制作,开始写资金申请和一些居留申请。大约2年前我和一位程序员一起去那儿工作,努力实现和攻克它其中的一大块。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后就在那儿一直努力地解决进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你看看像克里斯托和让 - 克洛德那些人,他们的项目是长期的,因为他们有各种法律和技术上的问题。这方面看,这两者不是同样的事情。但就时长这一点来说,我之前做过的所有项目都不像这个项目这样长。
记者:在这之后你有什么计划?
曼迪博格:我正在做很多想法,但它们太新了还不能拿出来谈论。与这个项目最相关的事情可能是,我想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语言的版本来分享这个项目,也许在巴黎、柏林、北京或新德里。我认为这将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事情,而且我真的很想看到。
(尚智编译)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