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美国作家梭罗说:“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中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教给我而我却没有领悟到的。”画家艾安在远离城市喧嚣的石舍工作室中“隐居”,自我省察,用精致又鲜活的作品与简洁而舒适的工作室,诠释了一个艺术家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领悟。
艾安,1963年生于辽宁沈阳,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居北京。
艾安“竹子”系列、“竹笋”系列手稿与草图,这些都是他在石舍创作的作品。
图左:石舍工作室山后的竹林是艾安散步与获取灵感的必去之地。图右:蛋彩画又称木板坦培拉,这是艾安在石舍正在创作的一幅作品。
艺术家艾安的石舍工作室位于杭州西南方的桐庐县石舍香樟部落,美丽的富春江斜贯境内。桐庐县曾是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如今却成了艾安的“隐居”之所。当你看见石舍香樟部落那棵约有1300年历史的香樟树之时,就来到了这间远离都市的工作室。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画室,历经一年多的设计与施工,终于在2013年秋季正式完工。在工作室的窗前,可以看见流入富春江的溪水与鲜嫩的竹枝,艾安每天不是被繁华都市嘈杂的汽车鸣笛或者熙攘人群的噪音惊醒,而是被风声、雨声、鸟语和虫鸣唤醒。烈日骄阳的夏日正午,主人用过清茶淡饭后,推开窗,观赏雾霭的群山和敦厚的林海,一股子树木清香扑鼻而来。院前山后的树林里,鲜嫩的竹笋悄然生长,适时变为主人的盘中美味。
在石舍“隐居”
远观石舍工作室,好似一个巨大的调色板,在群山的环绕和映衬下,由浅灰白色构成的外墙中渗入些许蓝绿环境色,当暮色降临,工作室内橙黄色的灯光亮起,衬着淡黄绿色的嫩叶与绛绿色渐变的老叶,混着屋前溪水的靛青色,整个建筑俨然一幅静美的风景画。不知是建筑点缀了自然还是自然衬托了建筑。
进入工作室,即发现艾安的巧思,他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因势造型的“借景”方法,把自然环境变为建筑的一部分,将工作室的视觉效果延伸,使得这个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看起来极其宽阔敞亮。工作室的整体设计是简洁的,白色的墙面,室内家具以原木为主,墙体材料选择同样原木色的欧松板材质。一层是起居室、会客厅兼书房和客房等功能性空间,二层则是主人的住所。一层客房上面的空间变为二层的阳台,闲暇时可在阳台上静坐或者远眺大自然。谈及自己设计的工作室,艾安说这是他过去几年设计师生涯终结后的纪念品。当画家“遇见”大自然,他的生活开始慢下来,精致起来,懂得了向自然学习,也看到了自我的渺小。艾安说他希望“与自然为伍”。
自然滋养的艺术世界
出生于辽宁沈阳的艾安,在考上中央美术学院之前曾经当过十年兵,高个、浓眉,有着北方男人粗犷的外表和爽朗的个性,作品中却呈现出与外表相反的精致与细腻,有一种铁汉柔情之感。他的作品以蛋彩画和水彩为主,大多尺幅不大,却用笔精微,方寸间皆是他对于绘画的专注与痴迷。
石舍工作室的三层空间是艾安的画室,图为艾安正在创作的作品《竹》,透过玻璃窗,自然中的竹林与画布上的竹子相映成趣。
在艾安的画室,灰色的地面和镶在屋顶上的原木色“地板”别具一格。谈及自己设计的工作室,艾安说这是他过去几年设计师生涯终结后的纪念。
一层餐厅的屋顶成为二层卧室的露台,二层卧室的屋顶又成为三层工作室的阳台,艾安巧妙地将自然“借入”建筑中。
卧室墙壁上挂着艾安的作品《羊先生》。
一层的会客厅和餐厅等功能性空间也被主人设计得简洁而精致。
卧室的门外就是一小片竹林。
工作室的洗手间是完全开放式的,艾安笑说,这是石舍最接近自然的地方。
石舍工作室三楼的最深处就是艾安的大画室。阳光与微风透过落地窗充满整个空间,在这里最惬意的事不过是在石舍里“写生”。多少个午后,艾安一边望着窗外自然中的“静物”一边在画布上创作与“写生”,竹笋、丛林、远山都是唾手可得的素材。艾安的水彩画纯净而透明,他笔下的竹子显得那么“水灵儿”,画面中不难看出大自然对艾安的滋养。
从本科毕业创作起,艾安就坚持着蛋彩画的创作形式,在几十厘米的木板上一层层一遍遍涂绘与渲染着。艾安说蛋彩画独特的属性和他的性格有些相似:起稿时要很严谨,因为错了很难覆盖,但是作画时过于严谨又会丧失材料的生动性。这是蛋彩画或者水彩画的矛盾之处,更是艾安性格中两面性的特质呈现。艾安的蛋彩画提供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和图像,而是一种观看世界与接触自然的途径。艾安的画作和他的石舍工作室一样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简约却不简单。
当艾安“遇见”石舍,大自然给了他艺术的滋养,也让他的生活慢了下来。
编辑 张炜/摄影 Johan Seller/撰文 潘鸿/版式设计 高涵
作者:潘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