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黄家力《春山观瀑图》,纸本设色,1992年,44×95厘米
作为一个以传统绘画为依归的当代画家,黄家力的风格与中国大陆很多国画家相比,可谓别具一格。这是很多旅居域外的中国画家所具有的共性。他们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仍然坚持那种传统的私塾性质的设帐授徒、临习绘画,延续了晚清以来的中国画传统。与中国大陆经历了数次政治运动之后割裂传统所形成的形形色色的画风不同的是,黄家力们的画风更为淳朴,更为纯正。这是我在阅读黄家力大量的绘画之后所得到的深切感受。
黄家力本为广东南海人,1941年出生于广东。他很早便以绘事见长,在17岁时与陈金池合作的漫画参加广州市北区画展获得优秀奖。随后,他以画师和设计师身份分别受聘于广州市美术公司和广州市商标装潢设计公司,其作品获得广州市第一届商标设计展览之设计大奖。1962年,黄家力移居香港,仍然以画师和设计师的身份供职。1974年,黄家力进入香港万国艺专中国画系就读。他于1976年毕业后,随即跟随山水画家刘秉衡(1915—2003年)习画,从此走上中国画创作的道路。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他先后参与各类书画展览、前往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研习陶艺、在友邦画院教授山水画等,并于1992年移居加拿大。目前,黄家力往来居住于加拿大与广州之间,过着一个自由艺术家的悠闲生活。
黄家力《春溪垂钓》
黄家力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其画风基本沿袭了明清以来的山水画传统,在精心营造的环境中,表现出空灵、淡逸与出尘之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饶有趣味的是,在黄家力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早期线描和速写的习作,这和他后来所形成的传统意味似乎形成鲜明的对比。如1965年所作的《广州吉祥路中山五路口》以速写勾画出广州街道的实景;1972年的《香港来往离岛小轮》以钢笔勾出人物、楼梯、船舱轮廓之后,再赋之以淡褐色;1985年所作的《小儿国劲》以铅笔勾勒出简洁的线条,便刻划出“小儿国劲”酣睡的可爱造型;1994年的《温哥华黄昏景色》则是用炭笔勾擦出树木与房屋……其他如《MABEL WONG》(1964年)、《RITA》(1972年)、《少女像》(1973年)、《九龙深水埗天台》一景(1972年)、《香港天星渡轮》(1975年)、《江西思溪小息园》(1987年)、《安徽屯溪老街》(1988年)、《加拿大温哥华民居》(1994年)等作品之风格也大多如此。这充分显示出黄家力在物象的造型、透视、比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扎实功底。以这样的功底从事传统国画的创作,自然相得益彰。所以,在黄家力的传统山水画造型中,可以看出其准确刻划山石、树木、瀑布、渔舟、人物、茅屋的艺术技巧。
黄家力《山水》
不过,纵观黄家力的主要艺术成就,真正奠定其艺术基石的还是其孜孜以求、未尝稍懈的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大多为工笔与小写意相结合,浅绛设色与淡青绿相交融,赋色淡雅,意境深远。他的画贵有古韵,且在古韵中见其新意。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斗方扇面,都可见这种特色。《风帆出峡图》(1979年)、《西园雅集图》(1991年)和《萧苇图》(1992年)便是这种典型风貌。明代山水画家杜琼(1396—1474年)认为,画家应该“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物宜”,在黄家力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古人所崇尚的艺术理念。这类风格,既有颇类乃师刘秉衡一路的风格,又类似张大千在1949年以前的画风,这可看出黄家力转益多师的艺术师承。当然,在他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深山论道图》(1990年)和《春山观瀑图》(1992年)等一类画作中,可看出其在刻画山石和水流方面侧重形似的特点,这种画风在工整精细中不免有刻板之嫌,但却可反映出作者“应物象形”的写实功底。
黄家力《香港来往离岛小轮》,纸本设色,10.5×15厘米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书画家张式指出,“画山水以气韵生动为主”,“借笔墨以寄吾神耳”,并言绘画须“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化为师”,“从古人入,从造化出”。古人所倡导这种美学理念在在黄家力的山水画中得到生动体现。他的山水画,既有元代黄公望、王蒙、吴镇的影子,也不乏明代董其昌、清代方士庶、奚冈直到近代广东“国画研究会”如赵浩公、卢振环等人的痕迹。但更多的是,黄家力在这种古人的丰厚底蕴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更师法造化,中得心源,并在现代生活中融入古典情怀,使其画在守望传统、继承古人学脉的基础上散发出盎然的新意。
这正是黄家力绘画的魅力所在。
2009年12月28日于穗城东垣之明远楼
作者:朱万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