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03 10:05
张伯驹曾收藏的展子虔《游春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伯驹书法
释文:
宝剑只宜酬烈士,山珍合应供饕夫。
张伯驹曾收藏的陆机《平复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行书七言联 释文:莺啼燕语皆朋友,石铄金坚到子孙。
“丛碧是当代文化高原的一座峻峰,从他广袤的心胸涌出了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姐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剧老名士,艺苑真学人。”刘海粟是“百无一个眼中人”的狂妄大家,对文人收藏家张伯驹如此相看相评,由此可足见其不凡。
■本版整理: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简介
张伯驹
(1898—1982)
号丛碧,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民国四公子之一。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著有《丛碧词》、《红毹纪梦诗注》等书。
长辈眼中是败家子
张伯驹6岁时过继给伯父张镇芳(袁世凯表弟,曾任署理直隶总督、河南都督),与溥侗、袁克文、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他幼年入私塾,又接受新学教育,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来到北平,1917年从中央陆军混成模范骑兵团毕业,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职,做到旅长。又因不满军阀腐败生活而离开军界,协助父亲打理银行业务,但对银行事情不感兴趣。1927年,他开始收藏字画。其女儿张传綵说, 他在长辈眼中其实是个叛逆者、败家子,但家人对此无奈,只好随便他自由选择。
谈及张伯驹的收藏,人所熟知的是他向溥儒三购《平复帖》以及卖宅购买《游春图》的往事。
《平复帖》是晋代陆机真迹,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书道瑰宝。经过有序流传,《平复帖》在清末民初年间转至旧王孙溥心畬手中。1936年,溥心畬旧藏唐代韩幹《照夜白图》经古董商人流失海外,张伯驹挽回不成,十分惋惜。有了前车之鉴,张伯驹让一中间人相商于溥心畲:请将此宝想让 ,伯驹愿收;如果不想转让,需用钱可抵押。中间人一番奔走相告之后,给张伯驹回答:要转让,价钱要20万元。次年张伯驹又请张大千说合, 愿以6万元求得,但溥心畲仍要价20万元,未成。
1937年年底,张伯驹在火车上与著名藏书家傅增湘相遇,从他口中得知,溥心畲母亲过世了,现需款正急,可以借机购得《平复帖》。但张伯驹忧虑,现正遇母丧,重提相求之事,有乘人之危之嫌。
“心畲急需用钱,我就先借给他一万元吧。”
“那就以《平复帖》作抵押。”傅增湘决定促成此事。
几日之后,傅增湘把《平复帖》抱来了。“心畲要价四万,不用抵押,一次卖断较为简便。”张伯驹立即先付2万元,其余2万元分两个月付清。
宁收一件精品,不收若干普品
日本宣布投降后,溥仪带到东北的书画文物比较集中地在市场上出现,张伯驹找到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提出收购流散文物的建议,并主张“宁收一件精品,不收若干普通之品”。范仲淹《道服赞》卷是宋人著名墨迹,张伯驹认为极富收藏价值,后经故宫理事会讨论,理事胡适、陈垣等认为价钱昂贵拒绝收购。张伯驹焦急之下自己举债购买了《道服赞》卷,事后他不无感慨地说:“盖胡适于此道实无知耳。”
这一时期,最使张伯驹振奋的是收得展子虔《游春图》。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的一位大画家,其《游春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画上并没有展子虔的签名,之所以被认为是展子虔的画作,是因为宋徽宗赵佶的题字。
张伯驹得知京城装裱名匠马霁川收有此图,立即前往探询,而马要价八百两黄金。对这样的珍贵书画,张伯驹认为不宜私人收藏,应归故宫博物院。马衡说:“故宫博物院经费困难,难以周转。”张伯驹则说:“院方经费困难,伯驹愿代为周转。”但马衡仍不答应将此卷买下。
无奈之下,张伯驹去找马霁川,向他讲述此卷重要文化价值,并警告:“此卷不能出境,以免流传国外。”后有人出面洽商,以黄金220两谈定。此时张伯驹屡收宋元巨迹,手头拮据,只好忍痛将北京弓弦胡同原购李莲英的一处占地13亩的房院出售,凑足黄金,以此付画款。
过了一个月,南京政府张群到了北京,亦对《游春图》有兴趣,认为故宫博物院应该收购,即使四五百两黄金也是值得的。但此图已归张伯驹所有,不愿相让。
《平复帖》与《游春图》都为张伯驹拥有,堪称“二稀合璧”。他随自号“春游主人”,集词友结社“展春词社”。
一生所藏精华大多归于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一生所藏文物精华,大多归于故宫博物院收藏,兑现了其“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初衷。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几乎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1956年,张伯驹向文化部做了一次捐献,文化部向他颁发了褒奖状,内写“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张好好诗》卷 、宋范仲淹《道服赞》、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文物八件捐献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模,特予褒扬。部长沈雁冰。1956年7月。”张伯驹夫妇把珍藏的八件国宝级书画捐给国家的消息,在中国文化界引起震动。文化部为此举行捐献仪式,并奖励三万元人民币,国内各大报都发了消息。
对于奖金三万元,张伯驹坚持不受,说是无偿捐献,哪能拿钱呢,怕沾上了“卖画”之嫌。后经郑振铎一再劝说,告诉他这不是卖画款,只是对他这种行为的一种鼓励,他才把钱收了下来,并拿去买了公债。
1956年12月,张伯驹作为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代表视察故宫博物院,并提出了7项内容详实的建议,涉及故宫博物院的性质定位、藏品保管、陈列、出版以及故宫古建筑的完整保护等多个方面。同时,他强调故宫博物院必须保持它的完整体系,不得内设其他无关机构;院内部队及眷属,应早为迁出。
交游
王世襄向张伯驹借《平复帖》
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曾向张伯驹借阅《平复帖》,堪称当代文化史上的一段美谈。王世襄一直想要研究《平复帖》,但想到东西太过珍贵,小心翼翼地向张伯驹提出能否在他家看上一两次。没想到刚一提出请求,张伯驹即回答:“你拿回家看去吧。”《平复帖》在王世襄家放了一个多月, 王世襄后来根据著录才完成《西晋陆机〈平复帖〉流传考略》一文。然而这段往事若不是后来经王世襄口中说出,则无人知晓。
红学大家周汝昌对张伯驹的印象是“温文尔雅,毫无俗气”。他曾回忆说:“我到了张先生那里,我不理张先生,张先生也不理我,我就坐在大客厅的外间,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要回学校了,也不告辞……一丝没有俗气、一丝没有富贵气。”
收藏家说
东坡为王驸马晋卿作宝绘堂序,以烟云过眼喻之。然虽烟云过眼,而烟云固长郁于胸中也。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多年所聚,蔚然可观。每于明窗净几展卷自怡。退藏天地之大于咫尺之间,应接人物之盛于晷刻之内,陶熔气质,洗涤心胸,是烟云已与我相合矣。 ——张伯驹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