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以当下的绘画趋向来看,创新已成为很多画家追求的艺术风向标,在缤纷繁杂、花样百出的艺术浪潮中,透过这种“创新”,我们发现很多作品内容苍白,人文积淀匮乏,只是流于表象化的尝试与探索,在艺术的本质阐述与思想性上并无深度。而画家王伟成的作品却有意规避了这些盲目与躁动,他不追随潮流,迎合风尚,而是在大量的写生素材中沉淀下来,力图梳理出一条鲜明的绘画主线,表达出以“人性为本”的持续关切,作品厚重深沉,颇为耐人寻味。
我知道,王伟成很善于画女性题材,以古典特质作为切入点表现东方女性的内韵之美,呈现隽美雅致的意境,恬适惬意;而画家新创作的“群英谱、山民及肖像系列”则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不仅画家的视角变得丰富细腻,同时在艺术追求上,画家不再刻意表现真、善、美的虚象,而是试图抓取人物的精神层面,更加关注自然真实的内心状态,逐步形成了从色、形、意到精、气、神的深度转变。
这批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群英谱”系列,刻画了一个有着明显社会化特征的群体形象,但也不乏个性化的塑造。有农民、有工人、有女青年,也有身材发福的老板,他们都神采奕奕,洋溢着笑容。画家所绘形象富有意态,充满生趣,并能通过笔墨语言合理准确的诠释出人物身上投射出的不同性格、思想、精神与情感诉诸。透过这些表情,画家试图展现他们更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并重于把精神感知作为刻画人物的第一要素。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被画家表现出了多样化的情态呈现:有的含蓄低调,有的豪迈自信,有的温文尔雅,有的自然真实,在这个以“笑”为面部主要特征的主题中,画家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奋斗与打拼后一点点的欣慰与满足感。但同时也有一种隐喻性的表达:过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断增大的精神压力、躁动与喧嚣、功利化的心态正消磨着人性中可贵的部分,冷漠与麻木正吞噬着健康的心灵,而画家正是想在这种“群英”中,更用心的捕捉真实的人性所在,关乎幸福与分享。于是,我们愿意接受画家提供给我们的精神文本,这是我们生存下去的精神依靠,彼此维系,默默守候,无需太多言语,却可以在眼神的交流中达成默契。幸福可以是简单、纯粹的,也可以是深入、细腻的,无论你体会到的是哪一种层次,却有着我们对幸福共同的期许,更为多元的理解与包容。幸福无法被量化,但它却是有弹性的……。
同时,我发现群英谱系列作品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即是人物作为主体进行了近景放大特写的处理,而背景却以青绿色山水作为依衬表现出传统山水的格调,这种表现方式较为少见,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照片影像”的雷同,却最大化的呈现出艺术的情致。画家描绘的背景不是简单、随意而为的,而是借鉴了与壁画内容有关的文化参照与形式要素,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表现。乍一看,似乎主体与背景间有些格格不入,但细细体会,却发现这是画家的巧妙安排,正是这种“格格不入”打破常规,将传统与当代相互冲融,在画面中传达出一种有意味的构成,主次之间更趋分明,在视觉上也把人物形象烘托的更加立体、饱满。虽然画的是“群英谱”,但却不乏对传统文化审美品格的追求。所以说,画家在这里展现出了进行艺术创作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是一种“迁想妙得”。把不同的景致构造纳入到统一的情境中,产生了虚处漫化,实处明晰的艺术效果。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画家以工笔技法刻画人物主体,线条流畅,讲求粗与细、刚与柔的变化,在脸部刻画上重于表现脸部肌肉形态与结构关系,刻画的生动自然,惟妙惟肖,而服饰的刻画恰当的展现出人物的细节特征。有的是粗陋的毛衣,有的是灰旧的皮夹克,有的是飘逸的衣衫,有的是笔挺的西装,还有条纹状的衬衣……在迥异的衣着打扮上画家也准确的刻画出了人物的不同身份与文化修养。总体来说,在“群英谱”中展现的内涵是多元的,画家将写意山水融于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使得画面更加灵动,不仅避免了人物塑造的僵化、模式化倾向,而且在整体上增添了鲜活的意境美,这种积极大胆的尝试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在看似不协调的搭配中却达成了审美内韵的统一与平衡。
如果说“群英谱”是画家一次有创新意味的尝试,那么在“山民系列”与“肖像”作品中,画家将笔墨写实精神推向深处。在形象塑造上,画家讲求明暗、转折及透视关系,注重以形体塑造为基点,挖掘到深层的人物神态。形中取神,以神驭形是这些作品最为鲜明的考量,而神韵的捉取是最难的。我们看到画家以敏锐的视角洞察了人性中最为真实的部分,并以此合理的建构、拓展出艺术化的形象,这就避免了“为了写生而写生”的刻意营造与生涩单薄,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艺术的“真”。正是这份真性情、真情感、真自我的深入体味,画家笔下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山民系列”即是如此,画家以沧桑感作为面部刻画的主要特征,生活的艰辛与憧憬,挫折与期盼形成了生命中一个个的交集,而他们的淳朴、善良、诚挚与担当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呈现出宽阔的人性厚度,那些坚定的目光,朴实的生活交织在鲜活的思绪中,构筑成一道触动心灵的风景。
可以说,在“真”的意味中,画家捕捉到了“神”,正是神态、神采、神韵的步步递进与深入刻画才有了饱满的性格、有血有肉的生命张力,在王伟成的这些作品中,我惊讶于画家内心深处的那份诉求是如此掷地有声,把那些表象的、琐碎的以及不易察觉的因素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归纳与提炼,透过外在深入到本质中。于是,这些形象的感染力也因此而生,画中的人物,沉默含蓄、内敛,画的虽然是山民,却无形中勾勒出了普天下中国人心中的父辈形象,这是一份维系在心的精神支撑,一个伫立在那里就让你感觉到力量的父亲形象。
画家善于运用笔墨进行“意写”,利用干的笔触皴擦形成斑驳的质感,浓重处厚而不堵,浅淡处虚而不薄,并由此形成虚与实的统筹,主与次的对比。再加上黑、白、灰的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感与视觉空间,在整体上更具艺术性,画面的节奏感也呼之欲出。
无论是工笔作品,还是写意人物,都可以看出画家王伟成有一种敢作敢当的特质,他没有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是将自我从艺术状态中解放出来,打破常规,用创新精神与探索意识打破固有的模式化创作,让每一幅作品都有其专属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形成借物言志,借境言心的风格,他的作品洋溢着现代感,也有着很强的艺术张力,每一个意境都对应着一个沉甸甸的思想主题,都包含着画家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姿态。
作者:马小依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