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18 09:34
当艺术界的“大人物”发表让人抓破脑袋想不明白的言论时,人们往往扬起眉毛,心里却想着:“其实我一点都听不懂”;当面对某些句句令人费解的新闻稿时,也有不少观众曾感到头晕转向。着迷于艺术界“黑话”的纽约艺术家比尔·克莱普斯(Bill CLaps)近期完成了他的纪录片《艺术话语》(Artspeak),克莱普斯说:“我多年来一直在收集艺术展览或活动的新闻稿,特别是那些异乎寻常的艺术鉴赏用语,我认为它们是荒诞语言的有趣范例。”这部《艺术话语》是这位艺术家艺术项目的其中一部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用摩斯密码来转译艺术界的用语,并思考语言与密码之间的关系,“我发现艺术界使用的语言其实是一种代码,一种独立的方言,只在艺术圈子里流通。”
他的纪录片中甚至出现纽约和欧洲城市中街头行人重重复复地使用各种颇为难懂的语句,如“某种衍生的隐喻”(certain generative metaphors)和“持久的谜题”(enduring conundrum)等等。这部只有16分钟的纪录片曾在11月印度科钦的All Lights国际电影节上展映。
并非只有这位艺术家认为在展览前言、新闻稿和不少评论文章中使用的语言令人摸不着头脑。在一些媒体中,也可以看到对艺术中的“黑话”的抱怨。今年1月,Art Hub网站作者吉娜·费尔利(Gina Fairley)发表的《10个能让你在艺术界装专家的新词》(10 New Words to Fake It in the Art World)一文中就提到了撰写艺术类文章的作家频繁地使用本体论(ontology)、物化(objectification)等以“o”开头的单词,和“空间性”、“视觉性”(visuality)等以“性”(-ality)结尾的词语,以显示出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之态”。文中提到,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2013年出版的《艺术话语:1945年以来的当代思想、运动和流行用语》(ArtSpeak: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 Movements and Buzzwords, 1945 to Present)一书中就有146个类目和玩笑般的“术语”词条。费尔利还在文章中总结了2014年的“新词”,其中包括了“超级高古轩”、“博览会疲劳症”等,如果没有解说,这词语也让不少非艺术圈里的人颇为困惑。(想了解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请点击你知道2014年的7个艺术界新词吗?)
英国《卫报》曾在一篇评论中引用了艺术类作家、伦敦奇森黑尔画廊(Chisenhale Gallery)总监波利·斯戴普(Polly Staple)的话:“很多人来看我们的展览,但是他们都不看我们印发的展览说明。他们不想看任何关于艺术的文章。”
▲ 社会学学者Alix Rule和艺术家David Levine在2012年合作的《国际艺术英语》项目网页截图(网址:canopycanopycanopy.com/issues/16/contents/international_art_english)
在2012年,社会学学者阿利克斯·鲁尔(Alix Rule)和艺术家大卫·勒维恩(David Levine)在Triple Canopy网站上发表了名为《国际艺术英语》的研究,这份研究引发了对艺术界语言的激烈讨论。这项研究统计了《艺术论坛》(Artforum)杂志网站和e-flux网站等网络艺术评论网站上所使用的艺术英语词汇,并试图以数据证明,不断国际化的艺术世界所依靠的正是一整套独特的语言。《国际艺术英语》网站中引用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的一段话不仅印证了克莱普斯的《艺术话语》中一般民众使用他们可能并不理解的语句的现象,也多少解释了艺术界“新词”不断出现的现象:尽管使用这种说话方式的人可能并不相识,但他们能迅速地认出彼此的阶层。精英圈子的说话方式往往会被并非精英的一般人模仿,而当精英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便会继续创造新的叙述来把自己和一般人区分开来。
认为艺术界人士所使用的很多语言空洞无物的人并不在少数,除了针对这一现象的记录片或数据外,对其进行的调侃、讽刺也不少。吉娜·费尔利在她的文章中就介绍了一个名为“艺术评论语句快速生成器”(The Instant Art Critique Phrase Generator)的网站(点击这里,试试用随机的数字生成讳莫如深的艺术评论)。
然而,尽管有不少人对艺术界的用语感到不满,但是每个学科和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词汇却是不争的事实。当中不少专业术语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这一领域内的各种讨论都将举步维艰。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