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墨竹虽非始于文同 但历来评论墨竹无不先提文同

2016-06-06 11:56

  ■文同 墨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 竹石图 雅昌供图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学界一般认为,文同存世的墨竹有两张半,一张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一张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半张在上海,因为真伪仍存疑。尽管文同的传世作品稀少,但他在竹题材绘画史上的地位居高至伟。他开创了墨竹画法,对文人画影响深远。

  “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

  文同是我国北宋时期集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著名文人之一。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世称石室先生。

  苏轼曾在他的诗文之中多次表达他对表兄弟文同人品的赞赏,在《黄州再祭文与可文》中回忆了他与文同初次见面的印象:“我官于岐,实始识君,甚口秀眉,忠信而文。志气方刚,谈词如云。”当文同出知洋州时,他又作文称“与可之为人也,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与为不义,虽禄之千乘不顾也”。可见文同君子之气度。

  君子爱竹。文同对于竹的喜爱和熟悉程度,无论是同时代那些爱竹的士大夫,还是那些擅长画墨竹的专业画家、宗室画家,都难以与之匹敌。苏轼曾言:“与可所至,诗在口,竹在手。”他爱竹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种竹、画竹、咏竹、游于竹林之间,以竹命名自己的居所,取之为食,苏辙概括他“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竹子,几乎就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文同的母亲去世,他解官回到故乡丁忧。回乡期间,在家宅东向修建了一座房屋,将之命名为“墨君堂”,并为此作了一首五言诗:“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文同建成此屋后,心情非常愉快,便邀请苏轼、苏辙兄弟为之作记纪念。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从文同的墨竹创作取得声名,到其自成墨竹一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同从蜀中腹地来到京城,其所画墨竹和枯木开始为画坛所注意。第二阶段,从嘉祐六年(1061年)到熙宁三年(1070年)。这一时期的文同开始了与苏轼兄弟的交往,文同更引苏轼为平生知己。这段交往对文同和苏轼二人的墨竹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苏轼对文同走笔的速度印象深刻。苏轼记述文同教给他的用笔心得:“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在这里,文、苏二人强调绘画要以大自然的“成竹”为基础,充分发挥画家感受和理解的能动作用,深思熟虑,才能挥笔而就。

  第三阶段,从熙宁四年直到文同去世。在这一阶段,文同辗转三地(陵州、汉中、洋州)为官。每次任满待阙之时,他都会回到故乡“墨君堂”小住。而他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少不了咏竹之诗。他的诗中出现了各种情境下的竹子,姿态万千,如“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侵沙一万枝”……

  其间,文同修书给苏轼云:“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此时的文同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他自称“墨竹一派”,可见他的墨竹画创作风格和样式已经成为一个典范,并对此非常自信。

  在绘画史上,文同以墨竹享盛名,墨竹虽非始于文同,但历来评论墨竹画家,无不首先提到文同,予以极高评价。如元代画竹名家李衎,在所著《竹谱详录》中评云:“文湖州(文同)最后出,不异呆日升空,爝火俱熄,黄钟一振,瓦釜失声矣!”把文同的作品比为光耀夺目的太阳,声音宏亮的黄钟,说明文同的墨竹成就超过了前人。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