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苏新平最新个展:从未消失的“地平线”

“地平线”苏新平作品展

“地平线”苏新平作品展

6

会空间

已结束 1.9万+

“地平线”苏新平作品展海报

开幕式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著名批评家李陀、策展人舒可文和苏新平

现场嘉宾合影

  苏新平的艺术大多是源自于关于记忆问题的思考,其艺术中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为内在与外在的抗争,还体现为现在时的“我”与过去时间中“我”的循环往复的对话。2016年6月18日,苏新平最新个展“地平线”在会空间开幕,展览由舒可文策划,呈现苏新平20多年前创作的小幅石版画和他近期创作的由众多片断拼接而成的风景或人像,将创作中的这两个位置连成一条“地平线”,是贯穿了他创作始终、未曾消失的心像。

艺术家苏新平

范迪安和苏新平在展览现场

著名批评家李陀

策展人舒可文

  展览开幕式上,策展人舒可文谈到本次展览是以苏新平早期和新作的素描组成,反映了苏新平在不同时期对艺术和现实问题的探索。早期如《寂静的小镇》等版画,而新作《荒原》则由大量小张素描组成。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谈到,“苏新平具有刚毅的性格和持续的努力。中国的艺术创作面临一个很好的时期,文化交流产生的信息场给艺术家带来新的刺激,他(苏新平)的作品也在表达上把语言的本质性表现出来,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价值。”著名批评家李陀则谈到,中国的山水画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高峰,素描是舶来品。“苏新平将素描和中国的山水画结合起来,需要很大的气魄。”苏新平在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说到,早期的版画是他从草原进入城市后的不适应,于是从寂静的小镇中去寻找一种对过去的追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在日益碎片化,他也尝试用更纯粹的语言,通过小幅的素描,最后构成大型作品,用更加纯粹的方式展示对终极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现场作品

苏新平早期的版画作品

作品《荒原》的现场呈现

无题3号 纸本色粉 440×400cm(110×80cm×20)2015

  【看点一:苏新平的创作把时间及时间的流逝变成了什么?】

  本次展览的主题“地平线”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小说《地平线》,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回想往事的时候,习惯在笔记本上记下偶然想起的一些记忆碎片:一个日期、一个确切的地点、一个电话号码等,人在年轻的时候,地平线是许诺,几十年之后,地平线是丢去的时间,这时的地平线就将像拼图游戏一样被反复拼装。这个游戏需要一种经久不衰的信心,在错位的现代时间感受中,为自然时间的展开假设一个没有断裂的拼图,用意志去激发出新的地平线。

  在苏新平的创作中,知识、经验、行动、愿望、思考等的碎片交织重叠,同时在彼此的对抗中诚恳地讲述着他的迟疑和不确定因素。当人们观看苏新平的创作,以为他画的只是风景,其实他记录的是时间以及这时间对他艺术实践的改变。

  【看点二:看得见“地平线”的风景】

1992 网中之羊之一 58×43cm 石版

  提到苏新平,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风景”,这个明显带有古典美学质地的词汇,一再地被他用来命名自己的作品,当然这里的“风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而是一种人文风景或者说心理风景,苏新平通过外在的景象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情绪,而这种精神和情绪则带有着艺术家的生命痕迹。

  苏新平在谈到《风景》系列的创作时表示:“直观地说,我的风景不是现实的风景,它是人文风景、社会风景或者是心理风景,从语言角度讲风景也可以是人、静物,边界是不存在的,画人也是风景。”

  早期石版画中的风景:内蒙草原上的视线经验

1992 初升的太阳 77×105cm 彩色木刻

1991 宁静的小镇之三(寂静的小镇之三) 51×67.5cm 石版

  本次展览将呈现多件苏新平20多年前的小幅石版画,在这些内蒙草原题材的石版画中,他的空间感中有一个清晰的地平线,时间是在太阳升起和夜幕沉沉间流动的。苏新平很多次说过要“回到内心”,即使我们处在一个“人是物非”的现代状态,就像他的石版画原版都被磨掉了一样,只留下了印制的版画,石板上的痕迹也只能作为内在意识的对象,但仍可以留存在他的“内心”之中。

  在策展人舒可文眼中,苏新平要回到的“内心”中,则是有着一种视线经验,且这种视线一直在召唤着他,“从他这种自言自语式的表白里,我恍惚觉得我面对的是他早期石版画中人们,那些牧人们,无论男女,他们都有一种特别的视线,既木讷又敏锐,既尖锐又安详。他一定是从中借助了一种视线,将他们以及他们的草原框入画面,很多画面在结构上是没有中心的,而是以他们的视线带动一个关注方向,或是在给某种转瞬即逝的中心事件以片刻的对焦,他们都像是一个中心事件的目击者,有时是守护者,有时又是媒介,那个中心意象却一直都不出现,总是停留在画面之外。或许,正是因为他们不是作为画家的审视对象,也不是要借他们来审视自己,才使他画中的蒙古牧民区别于一度流行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

  《荒原》中的风景:在碎片中寻找新的地平线

荒原 168×1344cm 纸上铅笔 2015

荒原 (局部)168×1344cm 纸上铅笔 2015

  现在的苏新平对风景的处理较之前更加内在化,他会无限期地延长作品的未完成状态,或随时涂改,或添加画幅。而《荒原》似乎是在这种涂改添加中生成的一种更彻底的手法,他从一小片纸上素描开始,日积而成如拼图游戏里的大量小张素描。其中任何一个碎片都无法承担其责任,无论其精致程度如何,但其精致又是生成的条件。在一次次的拼装组合中,这些碎片表现出的诡异混乱,带有一种重新整理的动力。当然,最终它们可以被组合为一幅有着地平线的荒原。

  苏新平在创作时会画很多的素描作品,对于他来说,素描更能表现他当下的状态:“ 我早期是从素描开始的,比如石版画,这种语言和我有种血脉相连的感觉,非常舒服,对艺术家来说舒服很重要,绘画的时候感觉很自然,另外与我当下的状态、处境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我现在很忙,所以没有整块时间,这些素描全是分块、片断式的,我每天只面对一小块排线,画点儿很单纯的黑白灰效果,最后可以拼接的很大也可以很小,是自然的流露或者是释放,现在完全是碎片化的状态,因为生活很碎片,所以我的处境包括心态也跟着很难整合,当然这个碎片化的背后是有一个整体的思维在里面作支撑。”

  《肖像》中的风景:把人像风景化的暗示

2014 表情-2 405×243cm( 56×56cm×19) 纸本、木炭条-旋转

2016 肖像2016 282×204cm 纸本色粉

  从2006年苏新平创作《风景》系列作品开始,他便对风景进行了最宽泛意义上的使用,原因是“风景更能包含不确定性”,即使是作为肖像的作品,无论是手还是头像,也都做同样的处理,并且,这里的肖像有一种被风景化的暗示。

  在苏新平的作品中,无论是人像的形象,还是面部表情,都只是作为风景中的一个元素被使用,如同现代艺术中把肖像抽象化不仅是一种纯绘画语言对古典美学的拒绝,也是一种对内在意识的重新塑型。而苏新平对肖像的风景化,似乎是在用他石版画中的神性时空,重新装置碎片了的人像和身体。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地平线”苏新平作品展

  策展人:舒可文

  开幕式:2016年6月18日 16点-18点

  展期:2016年6月18日-2016年8月21日

  地点:会空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方东路19号亮马桥官舍南区2层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