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画面语法的新尝试——“李昌龙”个展于今格艺术中心开幕

2016-07-16 20:07

  2016年7月16日下午4点,“李昌龙”个展在今格艺术中心如期开幕。该展览由策展人朱彤策划,展出艺术家李昌龙近七年来创作的六十余件新作。

左起:今格艺术中心执行董事汪频、策展人朱彤、艺术家李昌龙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在开幕式中,策展人朱彤介绍到,本次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反景观”、“色彩与边界”、“日常政治”。而在展览现场,观众很容易便会发现墙壁上穿插着细碎的语言片段。李昌龙本人补充介绍了这些文字的来源——它们从艺术家的创作日记中抽离而出,是艺术家平日创作的种种思考,展现了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反景观”:景观是一种由资本与权利的衍生出的结果,资本、政治、文化都是一种景观,而我们需要对这种结果保持质疑的态度。反景观系列的创作根源是依据《景观社会》一书作者对景观的一些观点延伸而出,作品多次提取了中国现实场景的残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如同景观一般的画面,并带有着艺术家对现实的理解。这些残片不一定仅仅是风景,也可能是物件或者是日常的某个事件。

景观!景观! 640cmX300cm(布面油画)2016年

我不听兔子讲故事 220cmX450cm(布面油画)2015

  “色彩与边界”:该系列是艺术家对绘画的语法尝试,也是一种绘画语言的演练,比如色层与线条边界的探索。该系列体现出作者近日的创作诉求:从图像的研究重新回到材料、笔触、形状的塑造,回到工作方法的生成和画面气质的营造。

色层与边界NO.7 25cmX30cm(布面油画)2016年

色层与边界NO.1 25cmX30cm(布面油画)2016年

  “日常政治”:该系列作品中多次出现了日常品与现成品的挪用,如手机、口罩、等等。我们每天都需要面对日常事物,对日常品的纪录,并不能说是一种批判,它也代表着一种立场与态度,是审视日常品得出的一种观点。关于日常事物,艺术家本人称“我把日常所见改造成作品,他无时不刻地触动我的痛觉神经。重大事件的痛感会引起广泛关注,而日常之痛却是持续着无处不在。”大事件对人的刺痛可能是一时的,而日常对人的刺痛却可能是每日持续的,使其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反应。“当我受小事件的冲撞,我会感到不适,于是,我就会渴望通过绘画将这种日常之痛倾泻出来。”

日常政治NO.69 25cmX30cm(布面油画)2016年

日常政治NO.72 40cmX30cm(布面油画)2016年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8月15日。

自画像 40cmX30cm(布面油画)2016年

台阶NO.2 160cmX120cm(布面油画)2016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