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1-12 14:46
从年初“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年尾“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我国的非遗保护领域而言无疑是提振士气、激发活力的一年。
无论是广大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还是致力于非遗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这一年,都给他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将那些被提及最多的事件、最务实有效的举措和表现最为突出的发展趋势梳理出来,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这些关键词。
研培计划
2016年可谓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元年”。2016年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正式全面实施。计划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有助于带动脱贫增收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以提高传承能力为抓手,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开展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7所高校,160期培训,近万名培训学员……一年来,研培计划所取得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可以被量化的数字。研培计划促进了传承人群与高校的平等沟通,让学员们树立了自信、激发了潜能,同时还提振了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士气。一些学员还成为了当地非遗的领头人,他们将培训中学习到的理念、知识消化后,再传递给地方百姓,延展了研培的范围,持续释放了培训效应。在各高校开展的深入生源地和项目所在地的回访学员活动中,许多指导老师都惊喜地发现学员的作品比以前更有设计感、更实用、更有市场潜力。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展”上,学员们交上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许多作品都是他们在培训结束之后自发合作,将不同的工艺形式融于一体的作品,强强联合、相得益彰。
提起研培计划,凡是参与其中者总有讲不完的激动时刻,道不尽的感动瞬间。它让非遗保护事业得以有力推动,让许多有迟暮之感的非遗项目被重新激活。
振兴传统工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6年,从文化部到全国各地均探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传统工艺振兴。
文化部将研究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纳入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六大任务之一,研究起草的文稿将于近期报送国务院审议。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启动了省级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研究和起草。
在制定计划的同时,一系列振兴传统工艺的探索实践也陆续展开。2016年,在文化部的支持和指导下,雅昌集团、木真了服装公司、清华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大学、故宫博物院等企业、高校和机构分别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黄山设立了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的任务是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间手工艺人的前提下,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传承人群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目前,工作站已初见成效,有的已开发出新的系列产品,形成批量订单,帮助当地扩大了传承队伍。2016年10月,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的传统工艺创意生活展在北京恭王府举办,展览在展出工作站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提供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模式与范例。
许多社会力量也加入到振兴传统工艺的队伍中来。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同开展了“传统工艺互联网推广模式研究”课题项目,推动在淘宝网上设立非遗频道,为非遗传承人群搭建起传统工艺产品的网上展示和销售平台。
补助经费提档
2016年,对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而言还有一件喜事:自2016年开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至2万元。文化部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支持力度、落实好传习补助经费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协调财政部门,相应提高省级及省级以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标准。
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2011年补助标准提高至1万元。此次再度提高补助标准对于解决部分传承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提高传承人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传承人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采取了各种措施逐步加强对拿到补助资金的代表性传承人履职情况的监管、考核,积极督促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
非遗展会
2016年9月,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历届之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展览创新性地实施融展览、展演、赛事、论坛、互动体验和交易为一体的办会模式,不仅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而且向社会公众传达了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些地区的非遗展在办展形式上开始向艺术主题展的方向发展,2016年2月由上海朵云轩集团承办的“江南百工——首届长三角非遗博览会”主打江南气韵,巧妙借用展品的艺术形态进行再设计,展现展品的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此外,强调观众深度体验手工技艺的非遗展会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以“手造分享、快乐加倍”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刷新了观众的观展纪录,3天的参观人次从去年的近5万人次攀升至8万人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手工爱好者亲身体验各国手造文化、传承匠人匠心。
《公约》培训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到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准确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客观认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状况是正确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2016年,两个面向全国范围的《公约》培训班的开班,将全国非遗保护领域学习《公约》精神的热情推向高潮。
2016年10月,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培训班”。来自各省区市文化厅局、非遗保护中心、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保护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参加研培计划的57所高校的相关代表,共计26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受邀的国内外专家围绕《公约》的基本概念及精神内涵、保护非遗的伦理原则、国内外实践经验等进行深入的解析。对于许多一线的非遗保护工作者而言,此次系统地学习《公约》精神的机会难得,激发了他们思考和规划符合《公约》精神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非遗保护之路。
时隔一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等单位在上海举办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该培训的对象定位于参与研培计划的57所高校的讲师、教授和院系负责人,以期培训一批能使用中文讲解《公约》要义的师资力量,将公约精神传授给参加研培计划的广大传承人群、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和民众。
理念之辨
尽管如“二十四节气”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瑰宝,但单就非遗保护这项工作而言,我国不过开展了十余载,非遗保护工作的正确理念与认识也是在实践和探索中被逐步辨析、厘清的。
2016年,就如何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问题,在非遗保护领域展开了许多讨论。面对各方不同的声音,文化部在多家主流媒体发布《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就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答记者问》等一系列文章,就相关的理念和认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科学和透彻的解答。
进一步明确了:非遗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它是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非遗的传承是能动的而不是消极的。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非遗形成、保持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非遗的当代实践水平,对于保护并增强非遗的生命力、维护并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非遗的持有者是社区、群体或个人,他们既是传承者,也是实践者,更是创造者,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最为重要的力量。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是非遗工作的重要原则。有效的保护措施是能够确保非遗生命力的措施。努力实现传承非遗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提升年轻一代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非遗传承活力与后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遗工作的重要目标。
抢救性记录工程
提起2016年的一部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许多人可能想到的是制片人方励的一跪,但在非遗保护领域,大多数非遗保护工作者或许想到的是正在开展的抢救性记录工程。
截至2016年底,有近300余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去世,可见开展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业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之要务。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抢救性记录工程基础上,2016年,文化部又展开了对253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的记录工作。为确保抢救性记录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文化部组织编写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2016年9月,举办了全国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对抢救性记录工程中的文献搜集、田野调查、口述史访谈、非遗实践拍摄、资源后期整理编辑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
《非遗法》检查
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的第五个年头,为了进一步掌握各地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督促各方切实履行非遗保护法律责任,文化部部署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
在检查工作启动前期,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报告向社会公布。非遗司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开展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组成检查组对10个省份进行实地检查。检查成果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剩余省份正在积极推动出台地方非遗保护条例,有些省份正在向省政府申请加大非遗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使每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真正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保护区,2016年文化部开展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评估。福建闽南、安徽徽州和山西晋中3个实验区进行了自评估和交叉评估工作。《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评估报告》还通过文化部网站向社会公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对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已批复总体规划的实验区开展第三方评估。
同时,新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工作也在去年陆续启动。青海玉树、福建龙岩、西藏拉萨、河南宝丰等申报地区报送了申报材料。已经建立的1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了62个非遗传习中心、增设287个非遗传习点。其中,为向年轻一代传播格萨尔史诗文化,青海果洛成立了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2016年暑期,36名果洛藏族儿童在北京参加了艺术夏令营。
二十四节气
在2016年末的文化事项中,或许再也没有什么比“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更令人振奋了。社会各界对此都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关注和热情,全社会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激情也被重新点燃。
对于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是融于民族血脉的文化传承。相较于某个具象的非遗项目而言,二十四节气更像是一个文化的集合,它不仅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同时也蕴含着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深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哲学。
专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处在“关注传统”和“摆脱传统”两个倾向的“角力”中。借助“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契机,我们应该从顶层设计上去思考如何让传统与生活合拍,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不只停留在口号上。
全民乐享
在2016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800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展示宣传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参与、共享非遗保护的成果。《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和电影,从年初红到年尾,更值得一提的是最先掀起这一观看热潮的是一批“90后”“00后”粉丝。网友说,这部片子不板起面孔说话,而且让人“不明觉厉”。其实对于非遗,年轻人有自己的方式了解它、走近它,比如“直播”。2016年暑期,清华美院的硕/博士生就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将他们“探宝之旅”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广大网友,同时也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带来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去年,阿里巴巴文化中国还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一场“网络红人向非遗传承人一对一拜师学艺”的同步直播,据统计,当天的直播吸引了百万网友的围观。
可以看到,2016年,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加入到非遗保护行列,许多时候,这种源自社会的支持同样切中要害。如长期将非遗保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汽车企业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去年6月与清华大学正式携手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帮助传承人获得活化非遗的资源、技术和渠道,使传统工艺能够融入现代生活。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学思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