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前段时间,添一境学艺术的小伙伴向我推荐了部动画—— 《美丽的森林》。
搜索宣传信息,大多是两个点:
一、 中国动画首次入围奥斯 卡。
二、 影片“复活”了宋代的多幅古画。
看完这部仅7分钟长的中国动画,我必须承认,确实是部好作品。
整部片子古意盎然,生机勃勃。然而,即使是有着“奥斯卡”的噱头,这部短片依旧“小众”。
给十个我的朋友发了信息,问可听说过这部作品,他们有的在高校读博,有的初入职场,有的在海外留学…… 得到的答案,却是清一色的“没有”。
询问友人微信截图
网络上的报道也是少的可怜。
我并不晓得在“艺术圈”、“国画圈”,《美丽的森林》是否有些影响力。但至少,像我们这类艺术“小白”,是没契机接触到这一类信息的。
“小白”是大多数的,但绕开广大“小白”,振兴国画、弘扬传统就是一句空话。
与《美丽的森林》之“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同一时间,张靓颖真人无缝对接西方十二幅经典油画的MV《Dust my shoulders off》,以及12月即将在中国上映的日本动画《你的名字》,在朋友圈里被疯狂转载和刷屏,各类媒体报导也是铺天盖地,管你关注不关注,反正就是想不看到都难。 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美丽的森林》,到底讲了什么?
开篇,影片以画卷切入境头。
悠然的乐声中,一只鸟儿停驻枝上,轻盈展翅,婉转啼鸣。
这一画面,来自宋代林椿的《果熟来禽图》。
宋 林椿 《果熟来禽图》 北京故宫藏
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出小鸟动态,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咬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大不盈尺却美轮美奂,画外的情趣、诗意与画意相结合,令人赏心。
美丽的森林状似平静怡然,林深叶茂,花舞蝶飞。
可在“静”的表象下,潜藏着一系列的“斗争”。
成熟的果实被任意享用,鸟儿对水中的幼虫虎视眈眈......
“斗争”的氛围在背景音出现汽车鸣笛和人的脚步声时达到了顶点。
圆形的瞄准镜头对准了枝头鸟。
随着一声枪响,一缕轻烟,万籁俱寂中,几片羽毛寂然飘落。
画卷出现空洞,仿佛在观者的心头也开了一个洞。 穿越残骸,背后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很多评者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解读影片。
然而,这古风古韵,岂仅仅是表皮? 若说除了画面、配乐,思想里竟无一点东方元素,便是对影片恶意的曲解了。
西方的“进化论”,东方的“天人合一”;西方不好,东方的好;西方锐利,东方包容;西方的暴烈,东方的柔美。其实都在一个地球上,东方西方,你的我的,中的西的,哪能泾渭分明地那样清楚。进化论强调“斗争”,“天人合一”强调“和”。可“和”里未必没有“斗争”,“斗争”也未必不是一种“和”。
啄木鸟喙啄树干,并未伤害树木,反为它取出了体内的害虫。
鸟儿捕食昆虫,一转头,喂养了自己的孩子。
万物轮转,各有其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都是“道法自然”。
即使“人”的出现使和谐的古乐声出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但这冲突也是瞬间的,复又回归陶然。
枪声纵然惊心,但若没成了枪林弹雨,“人”便也算得上“自然”的一环。 但“一枪惊落画中鸟”,到底比不得王维那个年代,“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得惬意安稳。古画中央的“洞”,大概也是一种告诫。
除了开头提过的《果熟来禽图》,影片还化用了《杨柳乳雀图》、《红蓼水禽图》、《碧桃图》、《芙蓉锦鸡图》等数十幅宋画。
动画短片截图
宋 佚名《杨柳乳雀图》 台北故宫藏
画中杨柳枝上幼鸟嬉戏的场景,清新生动。幼鸟描绘简括传神,头足以浓墨点染,双翅以浓墨勾写,中以淡墨晕染。幼鸟姿态的高下、腹背、俯仰、升沉,俱臻精妙。而柳枝的疏宕、交叉、穿插、飘垂,亦笔笔精到,不可增删。
动画短片截图
宋 佚名 《红蓼水禽图》北京故宫藏
传为北宋徐崇矩所作。图绘水边一枝红蓼,小花盛开。水鸟发现波中青虾,悄然飞落红蓼枝头,引喙而啄。红蓼被水鸟的体重与蹬力压弯,梢头、叶尖浸入水中。而青虾在水中灵活悠游,对眼前的危险浑然不觉。
动画短片截图
南宋 佚名 《碧桃图》北京故宫藏
盛开的碧桃红白相映,枝叶扶疏,娇柔妩媚。虽然画面上仅绘桃花两枝,但它的繁花簇簇、苞蕾盈枝则透露出浓郁的春意。花瓣用多变的细线条勾描后再以白粉或粉红色多层晕染,嫩叶用细红线勾轮廓和叶筋,然后填以花青和汁绿。
动画短片截图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北京故宫藏
锦鸡、芙蓉花、蝴蝶的刻画逼真传神,正是当时学风使然。宋人学风尚“理”、讲“格物”,画师们不是靠着感觉乱下笔,要实际去观察写生,钻研琢磨,方才 “笔笔生华”的。据说徽宗在考验宫廷画师们画孔雀飞升时,先抬左脚还是右脚,这个都要搞清楚。 “格物”精神如此, 便涌现出很多严谨的花鸟画。
做动画难,做“复活”古画的中国动画,更难。这部画面精良、古声古色的动画短片,却只是央美动画专业一名研究生的毕业设计作品。集导演、编剧、绘画于一身的杨春,在“复活”古画的过程中,绘制了上万幅工笔画。每一只鸟扭头、展翅、盘旋,都栩栩如生;每一片叶子,都要经过数小时的调色。
浮躁喧嚣的年代里,未必没有年轻人,肯踏实沉下心来,花上最好年纪里的三载时光,安静做好一件事。 “奥斯卡”是对杨春的褒奖,但对冷漠视之的国内“艺术圈”,却未尝不是一种讽刺。有人在努力,我们的媒体,就有义务发声;我们的眼睛,就有责任去看。无论任何时代,真诚和精细是优秀创作者的基本支撑。
当下喜欢看古人“遗物”和阅读的人也许不多,但是我相信总有那么一些人存在。
叔本华有句话: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
以此,献给你和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